Skip to content

《花朵的秘密生命》 陆一解读

《花朵的秘密生命》| 陆一解读

关于作者

沙曼·阿普特·萝赛,美国知名自然写作作家,2016年成为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的获得者,被赞为“将文字谱以音符”,著有《大地少年时》《杀了牛仔》《吹笛人之歌》等作品。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以花朵为主题的自然科普读物。作者综合植物学和科学史,以生动优美的诗意文字,描绘了花朵不为人知的生存与演化,并深入探讨了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其清晰的逻辑和灵动的文笔,能够带领读者重新认识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植物,开启花朵的探秘之旅。

核心内容

花朵的世界丰富多彩,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简单。花朵是百变的。它们会欢笑,也会争宠;它们不冰冷,反而有炙热的温度;为了生存,它们费尽心机,招摇撞骗;但是,它们又善良可爱,在点缀人类生命的同时,默默奉献着自己,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总之,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这些精灵般的花朵,你将意外地发现,植物的世界并不安静,它们正叽叽喳喳地说得热闹。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花朵的秘密生命》。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9万字,我会用大约21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花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沉默不语,相反,它们会低语,会欢笑,为了传宗接代,它们也会虚张声势、招摇撞骗,完全不亚于电视剧的后宫争宠。然而,它们又与人类关系密切,看似娇弱的花,也隐藏着改变人类生活的伟大力量。

说到花朵,你的了解有多少?花的用处,是不是只有点缀而已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花朵的秘密。花朵最大的秘密是,它们并不像你看到的那样,静静地陪在你身边,无言绽放,相反,它们是百变的。它们会欢笑,也会争宠;它们不冰冷,反而有炽热的温度;为了生存,它们费尽心机,招摇撞骗,但是,它们又善良可爱,在点缀人类生命的同时,默默奉献着自己,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总之,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这些精灵般的花朵,你将意外地发现,植物的世界并不安静,它们正叽叽喳喳地说得热闹。

或许,你会认为这是我的一厢情愿,在本来非常客观的科普作品里加入了太多拟人化的描述,但是这也正是本书的特点之一。作者沙曼·阿普特·萝赛正是因为其文笔极为优美,而被底特律《自由报》赞为“将文字谱以音符”。不过,语言的优美并没有削弱这本书的科学性,《花朵的秘密生命》是畅销全球16年的自然科普力作,也是中国较具影响力的科普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的第三届获奖图书。作者沙曼·阿普特·萝赛也在2016年成为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的获得者。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就来为你详细讲述书中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我们对花朵的存在知之甚少,哪怕是最基本的颜色和花香,都不是我们自以为了解的那样。

第二个重点是,我们被安静的植物误导了,实际上,花朵虚张声势,招摇撞骗,即使是最善良的花朵也会耍狠。

第三个重点是,看似娇弱的花朵,并不仅仅是点缀而已,在它们小小的身体里,隐藏着改变人类生活的伟大力量。

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对花朵的存在知之甚少,哪怕是最基本的颜色和花香,都不是我们自以为了解的那样。

人类之所以喜欢鲜花,往往一开始是基于对花朵色彩的喜爱,比如,娇艳欲滴的红玫瑰、纯洁如雪的梨花、紫色的勿忘我、充满活力的橙色非洲菊……我们被花朵簇拥着,欣赏着它们的美,内心也受到鼓舞,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然而,问题出现了——在花朵争奇斗艳的表演面前,我们鼓掌、赞叹,可事实上,我们对这场表演却知之甚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眼只能看见可见光,而扮演花粉传播者角色的蜜蜂,却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颜色。蜜蜂有三种感光细胞,对紫外线、蓝光和绿光的区域最敏感,而人眼敏感的区域则是蓝光、绿光和红光,因此,人类和蜜蜂的差别就在于眼中的物体反射或吸收紫外线的程度。比如,对人类来说,土荆芥花、油菜花和芜菁花都是黄色的,但是在蜜蜂眼中,这三种花朵因为反射紫外线的方式不同,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同时,大部分我们眼中白色的花朵,在蜜蜂看来都是蓝绿色的,而雏菊绿色的叶子,在蜜蜂眼中却是灰色的。这是颜色的不同。此外,科学家口中的“蜜蜂紫”“蜜蜂白”,甚至是“紫外色”,都是人类无法看到的颜色。草地上的鲜花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无从得知,因为我们看不到。

花朵们还会变色。花朵一旦受精就会变色,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告诉花粉传播者自己不需要它的帮忙了,它们可以去找其他有需要的花朵。比如可能今天还是漫山遍野的白百合,明早就会变成粉色和红色。花朵在交流,使用的暗码就是颜色,但是人类却是盲眼的窥探者,懵懵懂懂,看不清真相。

除了颜色以外,吸引人类的还有花香。我们希望自己闻起来像一朵花,比如玫瑰或者茉莉,然而,花朵却有自己的打算。为了传播花粉,大多数花朵都希望自己闻起来像食物,也有些花希望自己闻起来像腐烂中的尸体,还有的花朵希望自己闻起来像真菌。仅仅一朵花,就能产生多达100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随时变化,混合成不同的香味,但是它们传达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就是:快来我这里产卵!花蜜在这里!吃我吧!花朵与花粉传播者之间也保持着专一性。一方面,花朵为了把自己和其他花朵区分开,会让自己闻起来不一样;另一方面,花粉传播者也会对某朵花或某种特定的花保持忠诚,在它们满载花粉离开后,找到相配的花朵来授粉。不过,因为不同的花朵开花的时间不同,比如紫茉莉在黄昏时开放,而月见草选择晚上,所以,花粉传播者也可能同时忠于好几位主人。和颜色一样,花朵的气味也是百变的。花朵利用不同的香味,向花粉传播者传达“来吧”或者“走开”的信息,来吸引或者拒绝花粉传播者。更彻底的方式,就是许多花朵还会在受精后完全停止制造香味。

除了花朵的颜色和香味之外,人类还愿意把花跟爱情联系在一起。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风信子的传说。传说有一位叫希亚金斯的美少年,深受太阳神阿波罗的喜爱,但是两个人的感情却遭到西风之神的妒忌。有一天,当两人正在比赛投铁饼时,阿波罗用力投出去的铁饼突然被风吹斜,打中了希亚金斯的额头。这正是西风之神搞的鬼。希亚金斯的额头上不断地涌出鲜血,一会儿就把四周的草地染成了鲜红色,接着开出了一串紫色的花。这种花,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风信子。

红玫瑰,自古以来就象征着炽热的爱情,所以它的传说自然是跟爱神阿弗洛狄忒有关。传说爱神虽然掌管着天上人间一切的爱情,可是她自己的爱情却相当不幸。她的丈夫金工神,是奥林匹斯山上面目最丑陋的神,不仅驼背,还瘸了一条腿。爱神虽然不情愿,也不能违抗众神之母赫拉的旨意,只有在心里怨恨不满。所以美丽的爱情,在甜蜜和浪漫中总是少不了嫉妒、纠纷和重重挫折。后来,爱神爱上了一个人间美少年阿多尼斯,二人形影不离,如胶似漆,却招来了她从前的情人战神的嫉妒。战神凶猛好斗,性格暴躁,而且非常残忍,他决心要杀死自己的情敌。有一天,美少年阿多尼斯趁爱神熟睡时偷偷和一群同伴去打猎,好胜的他追逐一只野猪消失在树林里。这只野猪正是战神放出来的,他使阿多尼斯的同伴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孤立无援的阿多尼斯最终葬身于野猪的腹中。之后的传闻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爱神在寻找美少年的时候,被荆棘割破了双脚,洒下的鲜血渗入泥土,开出了一朵朵鲜红的玫瑰,象征着女神无比炽热的情感。另一种说法则是,爱神在森林的地上发现了一滩鲜血,伤心欲绝,施法让自己心爱人的鲜血中长出了比血色还要浓烈的红玫瑰,从此将红玫瑰作为爱情的象征,永远纪念着年轻的阿多尼斯。

但是,你以为将花朵比喻为爱情只是人类一厢情愿吗?并不一定。花朵实实在在有自己的温度,并且会随着周遭温度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的热产量。天气冷的时候,喜林芋的温度设定在37摄氏度;天气热的时候,它的温度可能保持在46摄氏度。而裂叶喜林芋,哪怕周遭温度只有10摄氏度,它也能保持46摄氏度的体温。热带植物伏都百合,甚至能把自身的温度提高到比外界温度高出50摄氏度左右。

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对花朵的存在知之甚少,哪怕是最基本的颜色、花香和温度,都不是我们自以为了解的那样。

说完这个,咱们接下来说第二个重点内容:花朵虚张声势,招摇撞骗,即使是最善良的花朵也会耍狠。

过去我们认为,大自然是沉默不语的,花朵也不意外。同时,我们也被花朵误导了,以为它们不会动,就一定比动物善良。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为了传宗接代,花朵虚张声势,招摇撞骗,即使是最善良的花朵也会耍狠。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存心欺骗的花粉传播者似乎比行骗的植物要少得多。花朵的行为,和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后宫争宠,几乎如出一辙。

先来说说虚张声势。很多花都有过分夸大自己长处的坏习惯。比如,有的花的雄蕊上长有浓密的毛,或是带了一抹亮黄色,使雄蕊的花粉看上去比实际要多得多。再比如,有的花当花粉传播者靠近、碰触到花的任意部位时,花朵就让承载花粉块的茎如弹簧般猛烈弹起,给花粉传播者喷上一大团黏黏的花粉,只可惜,这些花粉经常会误伤花粉传播者,要么喷到了它们的眼睛里,要么喷到了它们的舌头上,让它们因无法进食而死,当然,在死之前,它们已经帮花朵完成了传粉。

除了虚张声势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花选择招摇撞骗。它们这么做,不仅对昆虫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是个祸害。深谙这一点的,正是深受各地园艺人士喜爱的兰花。欧洲的兜兰,会通过果香和艳丽的黄色引诱蜂类进入自己的唇瓣。大型蜂类通常可以逃脱,小型蜂类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只能一直在光滑且下倾的表面上打滑。振翅乱撞一阵后,受到唇瓣底部空隙透出的光亮的指引,蜂类经过柱头、雄蕊一路挣扎而出,遗落下本身携带的花粉,而新的花粉则因为它们经过这次濒死挣扎而被抹到腹部,随着昆虫向另一朵花飞去。

更残忍的是,有些花甚至懒得提供逃生出口,比如某种海芋。如果昆虫在花朵的雄性阶段来访,花朵正释放花粉,昆虫则可以自由通行,且顺便抹上厚厚的一层花粉,然而,碰到雌性阶段的花朵,昆虫就没这么好运了。雌性阶段的海芋正等着花粉到来,而且会关闭逃生出口。如果昆虫恰好携带花粉,只能说它没有白白牺牲,但是,无论它有没有携带花粉,都只能命丧于花室底部。

我们通常认为,植物和花粉传播者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婚姻关系,然而作者认为,将二者的关系比喻成军事竞赛反而更恰当一些。比如,睡莲不能杀死太多食蚜虻,三叶天南星不能杀死太多蚋,之前提到的引诱昆虫的兰花也不能做得太绝,不然它的花粉传播者就会饿死。植物和昆虫始终处于交战的状态,一方制造出导弹,另一方就要发展出更强大的反导弹系统。如果花朵最后没有办法战胜敌人,那要怎么办?它们会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比如行军虫以雏菊为食,雏菊的防卫方法则是制造出一种在黑暗下呈微弱毒性而在紫外光下呈剧毒的化学物质。昆虫吃下植物后,该物质会经由循环系统到达表皮,然后在一个晴朗的春日,一切本应宁静、祥和,可是昆虫则会发出日光灯般的光芒,然后就蜷缩成一团,全身发黑而死。

作者认为,科学常反映人世,而我们常希望社会反映出我们所了解的大自然。19世纪,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强调了竞争的重要性,而后又出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仍在这两端之间摆动。政界如此,植物界亦然。合作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准则,竞争,亦是如此。

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花朵虚张声势,招摇撞骗,即使是最善良的花朵也会耍狠。

下面,我就来为你说说最后一个重点:看似娇弱的花,隐藏着改变人类生活的伟大力量。我们一直欣赏花的美丽,除此之外,却想不到花还能有什么其他用处,《花朵的秘密生命》这本书告诉我们,看似娇弱的花,隐藏着改变人类生活的伟大力量。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花粉对考古非常有帮助。花粉被作者称为“旅人”,它们天生就适合飞行,要么是被风吹到6千米的高空,要么被带到五万米以外。也正因为如此,它们需要强硬的外壳来保护自己。花粉的表面具备强力防腐、抗压、耐得住极端温度条件等特性,科学家就曾在冰冻的猛犸象胃里找到未消化的花粉粒。因此,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气候学家、地质学家、法医科学家都自然而然地爱着花粉。1994年时,德国马格德堡发现了一个集体坟墓,里面埋葬了32具年轻人的尸骨。遇害者的身份,要么是早春时节被盖世太保所杀的德国人,要么就是1953年6月,因拒绝镇压德国人叛变而惨遭苏联秘密警察杀害的苏联军人。怎样才能判断这群人的身份呢?这时候,花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科学家在其中7个头骨的鼻腔里发现了平车前、青柠以及黑麦的花粉,而这些花粉只会在6月时漫天飞舞,因此可以断定,这些尸体的身份是6月时遇害的苏联军人。

花朵直接用来治病,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民间药方里,马达加斯加的长春花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而其萃取物,可以降低白血球的指数,抑制骨髓的活动。此外,实验者从长春花中分离出了两种化学物质,可以对抗儿童白血病。有了这些药物,患病儿童的存活率就由10%增加到95%。在非洲,行医者发现,苦可乐树内的化合物可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在新墨西哥峡谷的路上,橡树被发现可以清洗伤口,是最基本的止血剂。在每一个有植物的地方,我们都能发现具有疗效的植物。月经痛的时候,当归、矢车菊、月见草、甘草、益母草等可以缓解阵痛;患扁桃腺炎时,锦葵、灰毛紫草或鼠尾草颇有疗效;被晒伤了,吊钟柳和蓟罂粟就能派上用场;同时,蓟罂粟的汁液也能治疗角膜浑浊和前列腺炎。

最后再来聊聊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科学的新领域和市场的新商机。有些植物能摄取并吸收有毒金属,可以被用来清理被污染的土地。在波士顿郊区,有一户人家的后院土地中的锌含量超过500 ppm,小孩子已被禁止在那里玩耍。这样的浓度大部分植物根本无法忍受,但是高山菥蓂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储存高达25000 ppm 的锌,可以帮忙吸收被污染土地里的铅、锌和镉,最后只要被连根拔起、安全销毁即可。其他植物也可以派上用场,比如,白杨可以清除地下水中的氯化溶剂,苜蓿可以清除石油,曼陀罗能带走铅之类的重金属,甘蓝菜可以降低放射性粒子的含量。

说到这,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我们对花朵的存在知之甚少。我们分别从颜色、花香和温度三方面,讲述了花朵的客观存在远不是我们自认为的那样。在颜色方面,我们虽然陶醉于花朵的美丽,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由于人眼可见光的局限性,我们眼中同样是黄色的花朵,可能在蜜蜂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花香方面,我们了解到,和颜色一样,花朵的香味会依据自己是否要受精而改变,甚至会变得没有味道。在温度方面,我们了解到花朵并不是冰冷的植物,相反,它们有着炽热的温度,也会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其次,我们说到了花朵会虚张声势,招摇撞骗,即使是最善良的花朵也会耍狠。 为了传宗接代,花朵使出的招数完全不亚于电视剧中的后宫争宠。它们可能过分夸大自己,以吸引花粉传播者;它们也可能引诱花粉传播者,甚至可能让花粉传播者失去生命。总之,合作和竞争都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

最后,我们说到了花朵与人类的关系,即使是看似娇弱的花,也隐藏着改变人类生活的伟大力量。花粉为考古学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花朵也可以直接用来治病,并且疗效显著。而植物修复,作为科学的新领域刚刚兴起,在清除土地污染、水污染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大自然中,万物静默如迷,花朵也不例外。我们习惯了大自然的沉默,殊不知,花朵一直在低语,在欢笑。作者沙曼·阿普特·萝赛在《花朵的秘密生命》这本书中,引用了环保人士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一句话:“我们对美的物理研究好像仍停留在黑暗时代,科学家推演着弯曲时空的数学公式,却不曾试着解答美的方程式。”是的,美的物理属性自有一套独一无二、自成体系的组织架构。科学家已经知道,花朵对外界的敏锐度、采取行动时的个体差异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花朵有自己观察、触碰、品尝、嗅闻、聆听这个世界的方式。

撰稿:陆一 脑图:摩西 转述:杰克糖

划重点

1.花朵在颜色、香味、温度等方面,都有着鲜为人知的属性。

2.花朵会通过“虚张声势”的方式吸引花粉传播者,甚至可能导致花粉传播者丧生。

3.花朵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用于考古、医疗、生态恢复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