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施展工作室解读
《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施展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约瑟夫·马西(Joseph Massie)是18世纪的政治经济学家,他撰写了约15 本有关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小册子。他整理了1500篇当时著名的经济学资料索引,这些资料不仅帮助他本人的学术创作,也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便利。
关于本书
本书是对“自然利息率”这一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的定义进行梳理,马西在否定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认为“自然利息率”与利润有关,并进一步提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
核心内容
一、马西为什么要讨论“自然利息率”。 二、在马西看来,影响自然利息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三、今天回顾这场讨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讲的是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书名叫做《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可能会让你有点费解,不过,你可不要被书名吓到了,这本书在经济学领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利润”是经济学里重要的概念,不过,在这本书的作者是第一个认真研究“利润”的人。不夸张地说,马西对利润的研究启发了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利润是斯密的名著《国富论》里重要的分析工具。
这本书写于18世纪的英国,马西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他跟当时主流的经济学观点就“自然利息率”的问题产生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是工业革命以前经济学内部最为重要的争论之一。
马西的时代距今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书中所描写的经济情况、主张的经济理论,也和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有很大不同。那个时候,英国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对财富的认识还局限在谁能通过贸易获得更多的金银上。所以,这本书对今天的经济活动没有什么实际的指导作用。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本书的观点。因为这本书是了解经济思想史绕不过去的一本书,它也会带你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重新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关系: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里,人类社会的自然利息率总体是一个下降的趋势,这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今天的音频里,我将围绕书名中的“自然利息率”这个关键词,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本只有五十多页的小书。 第一,马西为什么要讨论“自然利息率”。 第二,在马西看来,影响自然利息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第三,今天回顾这场讨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第一部分,我要先给你讲讲作者马西为什么要研究自然利息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回到马西所处的时代。
这本书的作者马西出生在18世纪的英国,在他去世前夕,工业革命刚刚在这个国家兴起,所以马西并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英国的蓬勃发展。在他生活的时代,工业和纸币都还没有出现,英国每年的农业产出和商品产出都非常有限。当时英国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围绕着土地租赁和商品贸易进行。谁能从租赁和贸易中获得更多的金银,谁就占有更多的财富。
你应该想到了,在马西生活的时代,赚钱的方法非常有限。为了获得财富,人们只能围绕土地或者贸易做文章,在总量有限的金银中尽可能地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这就为借贷提供了土壤。人们期待通过借贷赚取更多的财富,这就对借贷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出钱的一方来说,什么时候借钱、借多少成了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对贷款的一方来说,什么时候给钱,给多少,也必须要精打细算。在这种情况下,利息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
利息的概念,你肯定不陌生,这里我再稍微解释一下。假设你跟银行借了一百万,要去做生意。对于银行来说,它会把钱借给你,有一个默认的前提:无论谁借了这一百万去做生意,最后赚的钱一定会比一百万多;而且,赚到的钱,银行有权收走一部分。银行多收的这些钱就是利息。所以说,借贷这个行为不仅涉及银行借给你的这一百万,还牵扯到这一百万能在当时的市场中带来多少回报。
既然咱们谈到利息这个概念,就不能不提到经济学中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利息率。你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把货币当作一种商品,那利息率就是货币这种商品的价格。这个概念在我接下来的讲述里很重要,我再重复一遍:如果把货币当作一种商品,那么利息率就是货币这种商品的价格。
今天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经济市场可以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的金融活动,就像整个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实体经济中的资源往来,都需要通过毛细血管,也就是金融来实现。如果没有利息率的话,毛细血管就会被堵住,虚拟经济也就没有办法运行。这样一来,整个经济活动就不会通畅。利息率这个概念重要,是因为它的变化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利息率和利息一样,都是金融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当时的英国,无论是土地租赁还是工商业贸易,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涉及借贷,都离不开金融活动,自然也都离不开利息率。
那你也许要说,作者只需要研究利息率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研究自然利息率呢?自然利息率到底是什么?
在讲自然利息率之前,请你先回忆一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商品的“价值”。我们高中学过,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请你再想想,刚刚我和你说到了,如果把货币当成一种商品,那么利息率就是货币的价格。那么,按照这个逻辑,自然利息率就像是货币的价值。
那么自然利息率这个“货币的价值”该怎么衡量呢?你可以这样想,如果市场上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也就是借钱需求和贷款供给完全相等,自然利息率就等于利息率。当然了,自然利率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真实世界的利息率,应该是围绕着自然利息率上波动的。
站在今天看,自然利息率这个概念,还挺重要的,因为它能帮你把握经济变化的趋势。比如说,过去40年,全球利率为什么持续下降?经济学家就会告诉你,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然利息率的降了。这就和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道理一样,只有知道了商品的价值是多少,在面对实际生活中不断波动的价格时,我们才能对经济形势有个基本的判断,才能在经济生活中掌握主动性。自然利息率也是一样,面对不断变化的利息率,有自然利息率作参照,才能判断眼前的利息率是过高还是过低,才能知道以后利息率的走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了解了自然利息率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影响自然利息率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这本书在书名里就直接提出的问题。
作者马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建立在对当时主流观点的批判上的。
说到当时对自然利息率的主流看法,就不得不提这本书的副标题,“对威廉·配第爵士和洛克先生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的考察”。作者马西在副标题里提到的这两个人,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他们的观点就刚好代表了那个时代对自然利息率的主流看法。威廉·配第是统计学的创始人,被后世的经济学家推崇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约翰·洛克的名气更大,是当时英国公认的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学家与经济学家。这两个人都是当时英国最顶尖的思想家,他们的影响力也远远超出了英伦三岛。不夸张地说,这两位大师怎么看待自然利息率,当时的英国乃至欧洲就会怎么看待这个概念。
当时,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都一致认为,既然自然利息率是货币的价值,那么决定货币价值的,当然就是货币的供求关系,也就是货币数量,他们的看法就叫做“货币数量论”。他们的意思就是,假如现在市场上货币的供给比较多,远远大于货币的需求,供大于求下,货币价格肯定就会降低,货币的价值,也就是自然利息率也会降低,反过来也是这样。所以,想要衡量自然利息率,只需要衡量货币的供求关系就行了。
那具体怎么衡量呢?配第和洛克认为,当时只有两种场合需要用到货币,一个是借贷,一个是交易。根据货币的这两个用途,他们认为衡量货币供求就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借贷关系,一个是商品价格。
先来说借贷关系,这事回到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好理解。假设张三现在有100万元,李四和王五都想借100万元,一共200万元,这时候,借钱的需求,就比货币的供给大了,对不对。那么现在谁占主动?当然是张三,我们都知道,谁占有资源,谁就有定价权。张三肯定会把这100万元借给承诺给他更高利息的那个人。反过来说,如果现在没什么人需要借钱,那么张三就算有100万,也没有机会借出去。这时候,就算有人给很低的利息,张三也会愿意把钱借出去。这就跟一般商品的定价是一个道理,商品大量积压,没人要,商家就会降价销售,反之,消费者排着队买,商家就会涨价。
配第和洛克就是这么看待自然利息率的,他们认为自然利息率首先由借贷关系决定。在借贷关系里面,如果借钱的需求很高,就说明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货币价格就会高,自然利息率就高;反过来,假如人们借钱的需求很少,货币的需求小于供给,货币价格就会降低,自然利息率也会随之降低。
再来说第二个标准,商品价格。我们还是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请你想想,假如现在所有的商家把价格都涨了一倍,会发生什么?市场上的钱肯定就不够用了,对吧?这个很容易理解,假如你计划明年买辆车,但车涨价了,你存的钱肯定就不够用了。如果这种物价上涨不是因为货币供给增加,那么,涨价就都会导致钱不够,也就是货币短缺,这时候,货币的价格,也就是利息率,就会提高。这个规律,我们可以概括成,利息率和物价水平成正相关关系。现实中,如果大家看数据的话,会发现利率变化跟通货膨胀率的走势非常一致。
说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配第和洛克的观点很合理啊。可是,作者马西却对这种貌似合理的论证产生了怀疑。因为按照两位大师的观点,借钱的需求越多,自然利息率就会越高。可是马西结合当时的市场上的实际情况,一合计,就发现了问题。社会上的债务确实越来越多了,因为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市场上的利息率却没有越来越高,这和两位经济学大师的分析明显不符。难道是大师的分析错了吗?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借着巨人的肩膀,马西继续深入思考下去,他透过借贷关系的表面,找到了当时影响借贷关系的真正原因。
在那个时代,并没有今天这么多的消费选择,所以没有今天很常见的贷款消费现象。马西认为,那时候人们借钱做生意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获得利润。人们通过借贷能获得多少利润,就愿意为借贷付出多少利息,所以真正影响自然利息率的根本不是货币数量,而是利润高低(也就是利润率)。如果借钱不仅带不来利润,反而还要还利息,谁还会去借钱呢?同样的道理,如果用借来的钱做生意,能赚到的钱比利息少,也不会有人去借钱了。再来举个例子,假如现在用100块钱能挣到110块钱,那么利息就肯定不能比10块钱高,不然就没有借钱的意义了。甚至,当利息到8块钱或9块钱的时候,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人借钱去做生意了,因为利润大部分都给了银行,借钱做生意,就成了给银行打工了。
这就是马西的核心观点。马西认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一定是本金的利润率,也就是你能用借来的钱去赚多少钱。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商业头脑不一样,运气也不一样,同样的100块钱在不同的人手里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但是如果把所有人都考虑进来,肯定存在一个平均利润率。自然利息率不管怎么变化,不可能比这个平均利润率高,而且一定会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变化而变化。
当然了,今天来看,马西跟配第和洛克对货币和自然利息率认识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都属于货币数量论范畴,他的观点可以说是对配第和洛克观点的补充。但是站在今天回过头来看,马西提出利润决定自然利息率这个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意义,不仅体现在它对自然利息率的衡量方式上,更体现在他强调利润率。在现代社会,利润依然是所有经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做生意,没有人会不关注利润率,利润率就好像是我们与生俱来就知道的概念一样。但在马西生活的时代,由于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商业远没有达到繁荣的地步,利润也没有表现得像现在一样重要。那时候,几乎没有经济学家会把利润率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研究,更没有人会认为利润率能起到独立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地位。所以,如果我们将马西的观点放在整个人类经济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放在经济学的学科地图来看,马西对利润率的强调,对利润率和利息率关系的论证是非常具有超前性的。
最后第三部分,我想跳出书里的内容,给你讲讲,马西的研究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示。
在发现利润率与自然利息率的关系之后,作者马西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顺着这个结论继续深入研究,想找到这个结论的现实意义。他提出,对于国家来说,要实现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增长,就必须拥有一个充分竞争的、足够繁荣的市场。
如果自然利息率是由利润率决定的,那么利润率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马西认为,工商企业的利润率,说白了,是由贸易的规模和数量决定的。在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比较多,贸易的规模和数量就比较大。对于个人来说,竞争变多了,有可能就意味着较低的利润率和较低的利息率;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充分的竞争就意味着商业的整体发达,整体利润当然比商业不发达的时候要高,财富增长也就更快。相反,在一个充满垄断的市场,对于从事贸易的个人来说,因为没什么人去做生意,没有人去和他竞争,他个人得到的利润率会比较高,但是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一个充满垄断的市场对宏观经济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它会导致国家整体利润率的降低。
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马西内心当然认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并且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做生意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才符合18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其实我们也知道,对企业而言,如果能够以更低的利息借到更多的贷款,他们就会更积极地用贷款投资实业。而一旦借贷有可能导致倾家荡产,愿意冒险的人也会减少。所以,在了解了竞争、利润率、利息率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之后,马西勾勒出了一个他眼中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理想国家。
生活在18世纪的马西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一定要有鼓励工商业发展的土壤,一个让人们能够放心去做生意的社会环境。具体来说,马西列出的这个环境包括三个条件。第一,这一定要是一个自由的并鼓励贸易的环境。具备了这个条件,即使地理位置不好,人们也会愿意去那里发展,在那里,大家能够不被束缚;第二,保护私人财产。马西认为这个国家一定要保护私人权利,或者我们说,一定要保护私有财产,人们不愿意活在一个连自己的财产都保护不了的社会里。第三,马西认为这个社会一定要安全,因为人们只有觉得自己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做生意。
这么一看,你可能会觉得马西的话都是大白话,今天咱们谁不知道呢?但是,他这三条几乎每一条都切实地戳中了18世纪商人的心。
所以马西这些朴素的大白话,放到今天的经济活动中依然适用。正如马西所说,在利息率低的时候,市场一般也会更加繁荣的,而利息率过高往往代表着萧条的市场、艰难的民生。所以在经济学中,自然利息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从马西至今的两三百年里,人类社会的自然利息率总体是一个下降的趋势,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其实是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尽管自然利息率听起来好像是一个离我们生活很远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的背后,与我们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经济学最为有趣的地方之一。
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马西从利润和利息率关系的角度对主流观点进行反驳,并最终将利润率,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引入了经济学的讨论。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马西既回应了当时关于利息率的问题,又描绘了实现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基本路径。
撰稿:施展工作室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转述:宝木
划重点
1.利息率:如果把货币当作一种商品,那利息率就是货币这种商品的价格。
2.自然利息率: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按照这个逻辑,自然利息率就像是货币的价值。
3.真正影响自然利息率的根本不是货币数量,而是利润高低(也就是利润率)。
4.工商企业的利润率,是由贸易的规模和数量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