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自然选中》 张凯解读

《自然选中》| 张凯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有两位作者,马克·范福特和安加娜·阿胡贾。马克·范福特,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心理学教授,也在心理学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担任副主编。安加娜·阿胡贾,伦敦帝国学院空间物理学博士,曾在《泰晤士报》当过16年专栏作家。是阿胡贾首次把范福特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公众,现在两人又合著了《自然选中》这本书。

关于本书

这本书中提出了进化领导理论,认为领导力和进化论息息相关,是生存的压力选择出了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组合。人类的领导行为带有本能性,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需强制。

核心内容

第一,什么是进化领导理论?它和其他的领导力理论有什么样的不同?

第二,为什么说成为领导者或是追随者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第三,进化领导理论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启示?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一期要说的这本书叫做《自然选中》,副标题叫做“领导和追随的秘密”。这本书从进化的角度来讲领导力。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领导和追随并不是人类社会特意设计的结果,而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出现的。

市面上研究领导力的书籍大多数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先介绍一位成功人士,然后通过他们的故事梳理出各种各样的做事风格和独特品质,有的勇敢,有的坚毅,有的聪明,有的关心他人。但是我们也能发现,几乎没有人能集所有优秀品质于一身,而且很多看起来很糟糕的人也是非常伟大的领导者。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成为领导者,有的人就成为追随者?要深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它。这一期我们要说的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书中提出了一个理论,称为进化领导理论。这个理论认为,领导力和进化论息息相关,是生存的压力选择出了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组合。人类的领导行为带有本能性,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需强制。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本质。

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马克·范福特,他是荷兰的一位心理学教授,也在心理学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担任副主编。他率先从进化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领导力,提出了进化领导理论。还有一位作者是安加娜·阿胡贾,是一位空间物理学博士,当过16年专栏作家。阿胡贾首次把范福特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公众,现在两人又合著了这本书。这本书出版后受到广泛的好评。和其他大多数都是建立在故事和案例上的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中的内容是建立在严密的观察和真实的实验数据上的,既通俗易懂,又不缺乏学术的严谨,可以帮助我们对领导力有一个全新角度的理解。

下面我们通过三个部分来说说这本书的精髓。

第一部分,什么是进化领导理论?它和其他的领导力理论有什么样的不同?

第二部分,为什么说成为领导者或是追随者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第三部分,进化领导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启示?

先看第一部分,什么是进化领导理论?它和其他的领导力理论有什么样的不同?

谈起领导力,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可以聚焦于领导者的个人品质,聚焦于他们的行为方式,聚焦于他们发挥能力的情景,还可以把关注点放在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关系上。粗略地统计一下,目前有十几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领导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后面我们要解释的进化领导理论,我先为你简单介绍几种比较主流的理论。

首先是大人物理论,它的核心观点就是伟大的领袖是天生的,很难培养,他们就是上帝的宠儿,是一种集智慧、能力和美德于一身的超级存在,这些人生来就被选中在世界的舞台上表演,也只有他们能做一些让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事情。比如说朱元璋、丘吉尔、亚历山大大帝、罗斯福等,你看这些人的人生机遇,充满了各种巧合和幸运,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大人物。这个理论在一个世纪之前都是很流行的,主要是因为它确实能解释很多伟大人物的出现。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瑕疵,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时代的其他人就没有被选中。这些人被选中,一定是有某个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他们身上存在某些特质的组合,比如正直、聪明、自信、勇敢等,对于领导特质的研究所发展出来的理论就被称为是特质理论。你看,很多关于领导力的传记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先讲一个大人物的经历,最后提炼出几种特质。似乎是说,只要具备这些特质,你也可以变得超凡脱俗,变成极少数的幸运儿。特质理论确实给人们以希望,毕竟普通人只要努力修炼,似乎也有成为大人物的可能。

但是这个理论还是有问题,它不能解释为什么也有很多人具备这样的特质,但是依然没有成为伟人。人们发现,很多大人物具有领导力的特质组合,但是在生活的大多数时间却都是很平凡的,比如丘吉尔,他是在二战时成了民族英雄,但是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政界的无名小辈而已。其他很多人都一样,他们通常是遇到了某种特殊的社会情景才会变得伟大。丘吉尔如果不是遇到二战,也许他一辈子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政客;朱元璋如果遇不到社会变革,他很可能一辈子就是个流浪的和尚。简单来说,人们发现大多数时候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由此人们又发展出了情景领导力理论。

除了我们说的几种理论,还有很多关于领导力的理论,比如权变理论,强调其他人的影响;分布式理论,强调民主;魅力领导力理论,强调个人魅力;独裁式领导理论,强调暴力。这些都能局部地解释某一种现象,但是依然没有一个根本性的理论能告诉我们,领导到底是怎么养成的。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进化领导力理论,则可以为我们整合框架,来解释领导者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模式。

进化论你可能已经很熟悉了,达尔文认为,某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适应环境,跟那些不怎么适应环境的人相比,他们会留下更多的后代,也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大自然的剪刀下,活下去、繁衍后代就是生物最大的动力。那么进化论能不能解释领导力呢?想象一下,在人类的最早期,在充满危险的非洲大草原上,一个人只有跟其他人在一起才更安全,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后代,也就是说我们天然就有追随别人的冲动。比如一个原始人如果饿了,他只要追随最优秀的猎人就比较容易获得食物,如果被攻击了,只要追随最强壮的人就能免受伤害,有这种原始设定的人慢慢变成了普遍的现象,绝大多数人都有了原始的追随本能。进一步说,光有追随者也不行呀,得有人领导才行,因此追随的兴起就创造出了对领导者的需求,最后的结果就是,进化选择出了既有领导者也有追随者的人类社会。有研究发现,只要把一群人聚集到一起执行某个任务,那么不出25秒的时间,就会有一个领导者被选出来,这种领导和追随的关系完全是自发产生的。人们是怎么选出领导来的呢?靠直觉。直觉又是参考哪些标准呢?进化领导理论认为,其实大脑早就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知道一个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个理论有个优点,就是给出了一个大的框架,它可以让我们从头开始,追根溯源地回归到领导和追随的本质。假如抛开所有眼花缭乱的领导理论,回到人类最早期我们祖先生活的环境,仔细去观察他们的世界,那么很多现代社会发展出来的理论就都有了一条主线,那就是为了在群体中活下去,我们的祖先必须团结一致,发展出最优的资源分配策略。不管是什么领导理论,本质上都是为生存服务的,所有的行为也都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和繁衍后代。由此看来,所有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有领导别人的欲望,而追随者也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被人领导的欲望。简单一句话,领导或是被领导的欲望都被写在了基因里。

总结一下,这一小节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领导理论,它们都具有某种局限性,但是进化领导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它认为其他的理论本质上都是为生存和繁衍服务的,领导或是被领导都是生物的本能欲望。

说完了进化领导理论的概念,我们来说第二部分,为什么说成为领导者或是追随者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前面我们说了领导还是被领导是一种本能,那么作者有没有什么依据呢?首先是从其他的物种里可以看到这个特性。领导者其实并不只是我们人类才有,看看自然界中的鸟群、鱼群,就知道这个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动物中,只要是这个物种想要做点什么,比如觅食、睡眠或是迁徙,只要需要协调,领导和追随的行为就会出现。

举个例子,比如有研究发现,在蚂蚁平时的行动当中,有一种被称为“串联跑动”的行为,就是两只蚂蚁会组队旅行,寻找食物,一只领队,另一只跟随。在跑动的过程中,领队的蚂蚁会调整自己的步伐来适应对方的节奏。一旦领队的蚂蚁走得快了,它就会慢下来等等后面的那只,而跟随的蚂蚁如果觉得自己熟悉地形了,它就会把后腿搭在领队的肚子上,发出信号,意思就是可以继续走了。你可能以为这样串联跑动的行为会更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实不是,实际情况是串联跑动的时候,领队的蚂蚁需要花费4倍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信息在蚁群中更有效地传播,就和教学一样,虽然教学很费时费力,但是对群体来说收益是最大的。这样,蚂蚁中领导和追随的长期收益大于短期成本,就为整个群体带来了实惠。同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蜜蜂会通过舞蹈来告诉同伴花粉大餐的位置,小鸟会通过叫声来警告同伴危险的来临,鱼群会通过周围伙伴的方向来确定自己的方向。这些情境中,那些发出信息影响其他个体的动物本质上就是领导者。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还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让群体的收益最大化,更有可能活下去。

既然动物世界也遵循领导力法则,那我们前面说的那些适用于人类的各种领导理论是不是也适用于这些动物呢?如果仔细观察,它们还真是适用的。

比如说孔雀鱼,这是一种观赏鱼,它们经常被拿来做各种实验,因为它们繁殖得很快。在孔雀鱼中,就是有些鱼胆子大,有些鱼胆子小。面对新放进鱼缸的食物,就是有的鱼每次都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去,而有的鱼每次总是犹犹豫豫慢半拍,确定胆子大的鱼吃过之后才开始吃。你看,这是不是可以用我们前面介绍的大人物理论来解释?这似乎就是天生的特征,有些鱼就是天生胆大妄为。

再比如说鸡,它们选择领导的机制就比较暴力,遵循的是逐咬顺序,就是看谁的实力强。鸡老大可以咬任何一只其他的鸡,鸡老二则是能咬除了鸡老大之外的任何一只鸡,以此类推,逐咬的顺序就建立起来了。黑猩猩也是,谁能打,谁强壮,谁就可以做老大。你看,这是不是强调个体的暴力?独裁式的领导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比如说狒狒,它们遵循的是分布式的领导风格,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民主。当一群狒狒决定去哪觅食时,就会开启一套复杂的决策程序,一只狒狒向前先走几步,接着停下来,脸朝向它想去的方向。如果有其他的狒狒跟上来,大家就会一起朝这个方向走,要是没有其他狒狒理它,它就会被迫重新回到群里,重新选择。你看,分布式的领导理论是不是在这里也适用?

总的来说,适用于人类的大多数领导理论都适用于其他的物种,领导还是被领导是有生物遗传本能的。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和单独行动相比,跟随领导行动就会处处都占有生存优势,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我们天生就爱跟随。

既然进化领导理论认为,人类的领导和追随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又会选出一些不靠谱的领导呢?不靠谱的领导,或者说是坏领导,经常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比如希特勒,那也是人们一票一票选出来的,为什么大自然就没有把这种坏领导的基因给剪掉,反而保留了下来呢?

作者给出了这样一种解释,他认为这些坏领导通常有三种特征,分别是自恋、权谋和心理病态,这被称为是暗黑三合一性格。自恋者想要被人推崇,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健康的自恋者可能是个富有激情和创意的战略家,经常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危险和挑战,相比于总是低估自己能力的人,他们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追随。不健康的自恋者就不关心他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要是在和平时期,这类人总是会受到排斥,可是在动荡的时期,这种不健康的自恋经常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他们不会想太多,比如牺牲别人、解雇别人,这些事对不健康的自恋者来说不是什么包袱,这反而能让群体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可能性更大。其他两种特质也是同样的道理,善于使用权谋的人和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心理病态者,他们一样是无视他人,缺乏同理心,不会自责,他们的优势是能够面对极端的威胁。而反观我们人类的大部分时期,实际上都是处于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或是在战争中,所以自然的剪刀把具有暗黑三合一特质的领导者基因给保留了下来。至少相对于道德谴责来说,他们在繁衍方面是个好手。在一项囊括了57个国家三万五千人的调查中发现,在各种文化环境下,暗黑性格的人在短期择偶方面都更活跃。这类人不怎么受人欢迎,但是如果遇到社会的动荡时期,他们经常能爬到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因为我们很难在他们表现出自私自利之前辨识出他们到底是好领导还是坏领导。进化是不讲究好坏对错的,所以这些被我们现代道德观所谴责的基因在进化中没有灭绝。

总结一下,这一节我们从其他物种的角度证明了进化领导理论。除了人类,其他很多物种都有领导和被领导的现象,人类的很多领导理论用在其他物种里也合适,这就说明领导还是追随就是我们的本能。还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选出坏的领导,因为在动荡时期,我们很难区分好领导和坏领导,坏领导表现出的特质也能帮助群体走出困局,尽管在和平时期他有可能做出自私的行为来伤害大家的利益。

说完了进化领导理论的可靠性,下面我们来说第三部分,进化领导理论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了哪些启发。

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出于本能,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带着一个石器时代的大脑进入了21世纪,那这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书中给出了一个定义,叫做错配假设。错配是个进化科学的概念,意思就是我们的大脑早已经适应了原始时代的各种环境,现在突然进入到现代社会,周围的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错配,从而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说在远古时代,蜘蛛和蛇经常是人们的天敌,所以我们对这些有毒小动物的恐惧被深深地刻在了基因里,现在虽然我们很少见到有毒的蜘蛛和蛇,但是见到它们还是会本能的害怕。再比如说肥胖,现在很多人都受到肥胖的困扰,主要原因是吃的高热量食物太多,在现代社会食物是很充足的,但是大脑依然保留着看见食物就要吃、吃了就要储存的习惯,但是现代人跟原始社会相比,运动量又减少了,所以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变胖了。你看,这本质上都是我们带着一个远古时代的大脑进入了现代环境,一下子还不适应。

那么错配假设能用来解释领导和追随吗?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在领导和追随的问题上,我们经常受到原始大脑的影响。

比如说在选择领袖方面,我们天然就喜欢给身材高大、外表威武的男性领导者投票。就像我们提起政治家这个词,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个男性,他聪明、坚定、威武,他还必须有某些特质,比如能说会道、充满激情和信念坚定等。你很难想像一个说话结巴、容易紧张的瘦小人物当政治家。你看,我们似乎对政治家应该是什么样子早就心里有数了。政治学家发现,在选择总统的时候,身高是影响一个人是否能当选的主要因素,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据说奥巴马在当选总统的时候,是故意把自己的头发染得有点泛白,这样能增加他的权威气派。这个现象其实稍微推理一下就不合理了,执政更多的是脑力运动,和一个人的外貌并不产生直接的因果关系,没有证据显示矮小的人就不适合执政,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是会一直投票给看起来像是政治家的人呢?还是因为我们在远古的环境中大多数时候就是依靠外表来选出领袖的,这个习惯也被我们带到了今天。进化领导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植入了一套选择领袖的模板,当我们遇到特定的问题需要协调时,这些模板就会被激活。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动用自己的智力,但是一涉及到心理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命于直觉,依照本能行事。

如果遥远的过去影响我们现代人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那么未来的领导者就需要理解什么是自然领导。自然领导就是指那些能够清楚认识领导本质的人。作者认为,自然领导是这样一群人,他们驾驭自己组织的方式和我们远古祖先们的心理契合,但是他们能依靠现代的智力克服种种心理偏差,能更好地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而作为追随者理解了自然领导理论后,能够选出更合适的人来做领袖,而不是经常会被他们的外表所欺骗。

作者在书的最后为我们列出来了十条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偏差行为。我为你挑出其中的三条来详细说明,其他的建议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打开文稿查看。

  1. 不要高估领导的浪漫
  2. 找到一个生态位,发展你的威望
  3. 保持小而自然的状态
  4. 善待追随者
  5. 实行分布式领导
  6. 留意薪酬的鸿沟
  7. 从内部寻找领导者
  8. 提防裙带风
  9. 抑制领导的阴暗面
  10. 别靠外表判断领袖

首先,不要高估领导的浪漫。这里的浪漫就是指的领导光环。在远古时代,一个领袖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生死,所以人们总是倾向于夸大领导者的个人能力。这种心理偏差会让我们过于美化领袖,事情搞砸了,就指责他们,事情顺利了,就把他们捧到天上。就像丘吉尔经常被描述为凭借一己之力击败了纳粹分子,实际上这是整个盟军以及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而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支持率非常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卡特里娜飓风摧毁了整个新奥尔良,人们责怪他,好像是他策划了飓风一样。所以我们应该用公正的眼光看待现代的领导者。

其次,保持小而自然的状态。这是说我们的大脑早习惯了小规模的互动和关系。英国人类学家邓巴提出过一个数字,150,后来被命名为邓巴数。它告诉我们,我们通常能紧密维持关系的朋友上限在150人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数,那么新的圈子就会产生,这是我们大脑应对关系时天然的一种障碍。但是现代人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合作变得异常频繁,每个人手机里的联系人早就超过了150人,那么怎么维护和这些人的关系就成了一个问题。幸运的是,依靠通讯工具,我们是可以定期和不常联系的人保持一种连接关系的。作为大公司的领导者,定期发邮件、发短信和下属培养亲密关系,维持一种小而自然的关系状态,可以让团队更有凝聚力。比如通用电气的前 CEO 杰克·韦尔奇就不定时地慰问底下的基层员工,维珍集团的掌门人理查德·布兰森也经常和员工进行非正式沟通。这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善待追随者。虽然作为领导者有很多权力,但是领导者也受制于追随者,如果追随者感受到领导者的不公正,那么就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推翻他们的统治,人类学家把这种行为称为逆向支配等级,就是说领导者的影响,其合法性主要来自于下属的授权,因为下属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正是因为这种机制的存在,领导者才不会胡作非为,从而让领导者和追随者维持稳定的平衡。

总结一下,这一小节我们说了进化领导理论给我们的启发,首先我们经常会受到错配假设的影响,用古老的习惯应对现代的环境。还说了作者给出的建议,不要高估领导的浪漫,保持小而自然的状态,善待追随者等。

这本书就讲到这里,为你整体总结一下。

第一部分我们说了几种常见的领导理论,有大人物理论、特质理论、情景理论等,最后发现这些理论都具有局限性,而作者提出的进化领导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大的框架,它认为其他的理论本质上都是为生存和繁衍服务的,领导或是被领导都是生物的本能欲望,这个理论可以囊括前面的所有理论。

第二部分我们证明了进化领导理论的可靠性。通过举例发现,除了人类,其他物种也有领导和跟随的本能,而且这些物种也适用人类发明的各种领导理论,这就说明领导还是追随就是我们的本能。还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选出坏的领导,因为在动荡时期,我们很难区分好领导和坏领导,坏领导表现出的特质也能帮助群体走出困局,尽管在和平时期他有可能做出自私的行为来伤害大家的利益。可以看出,进化领导理论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三部分我们说了进化领导理论给我们的启发,首先我们经常会受到错配假设的影响,用远古的环境习惯来应对现代环境,从而产生很多不好的后果。最后还说了作者给我们的建议,不要高估领导的浪漫,保持小而自然的状态,善待追随者等。

最后来分享一点我的感想。这本书给我们理解领导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还能结合现有的各种领导力理论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不管是领导者还是追随者,都能从这本书里获得启发。听完这本书以后,你可以试试用进化领导理论的框架去理解其他讲领导力的书,比如每天听本书栏目解读过曼联主帅弗格森写的《领导力》,你可以把这两本书对照来听,思考一下如何用进化领导理论的框架来解释弗格森的领导力。

撰稿:张凯 脑图:摩西 转述: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