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向前一步》 苏菲解读

《向前一步》| 苏菲解读

关于作者

谢丽尔·桑德伯格,拥有令人羡慕的履历,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之后出任Google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现在担任社交网络Facebook首席运营官。

关于本书

在本书里,桑德伯格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在职场多年的观察和感受。她分析了女性事业发展的障碍,给出了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做法的建议,并谈到了女性很关注的家庭工作如何平衡的问题。桑德伯格鼓励女性追求更高远的梦想,破除障碍,向前一步,实现自己的潜能。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在职场中,女性领导者非常缺乏,职位越高,男女比例越悬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性给自己制造了内在障碍。女性在事业发展中,应该更加勇敢、自信、积极主动。女性需要学会抓住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对于同时追求事业和家庭的职场女性,需要让伴侣成为自己真正的生活搭档。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向前一步》,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26万字,我会用22分钟左右的时间和你分享这本书的精髓:女性如何突破内在障碍,积极主动地发展事业,并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毋庸置疑,相比于几十年前,现代女性的地位提高了很多。更多的女性可以从事工作,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也对女性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在职场上,她们和男性同场竞争,然而在中高层的领导岗位中,女性凤毛麟角;在家庭中,她们为了不能充分陪伴孩子,要面对时不时的内疚感,也要繁忙的工作之外承担起妻子和母亲的责任。那么,女性到底怎样才能达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怎样才能在事业上更进一步呢?

本书作者是谢丽尔·桑德伯格,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职场女强人”。桑德伯格拥有令人羡慕的履历,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之后出任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 Google 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现在担任全球最大社网络 Facebook 的首席运营官。福布斯评选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桑德伯格排名第5。

这本《向前一步》是一本为职场女性而写的书。桑德伯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女性在工作、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分享了自己的应对经验,以及对男女平等等问题的理解。在这本书里,她没有抱怨职场对女性的不公平,而是明确提出:女性要想发展事业,需要首先打破自己的内在障碍作为职场女性,完全应该追求更高远的梦想,努力破除障碍,向前一步,实现自己的潜能。她认为,实现这一点,不仅对女性有益,也对男性、整个社会有益。

《向前一步》的出版引发了广泛关注。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这本书对于处理女性职业发展上的挑战,给出了实际建议。 Facebook 创始人及 CEO 扎克伯格评论说,这本书可以帮助所有读者,尤其是男性读者,更加理解自己的妻子和女性同事。桑德伯格目前还创建了与这本书同名的非盈利组织,希望借此鼓励女性勇敢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上就是这本书和作者的概况。下面,我就分三个部分为你解读桑德伯格眼中的女性成长,第一个是女性职业发展的内在障碍是什么?第二个是女性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第三个是女性如何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下面,就为你来一一展开。

首先,是作者为我们讲述的第一个观点,女性往往在职业发展上为自己设置了内在障碍。先来看一组数据。财富500强的首席执行官里仅有4%是女性。在美国,企业主管人员和董事会中女性比例分别是14%和17%。在薪酬待遇方面,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0.77比1,然而女性在学校的表现却很好。在美国,本科毕业生中女生的比例是57%,硕士毕业生中女生的比例是63%。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高等教育人才中有很多女性,但职场中到达领导职位的,却是大量男性。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淘汰过程?桑德伯格认为,虽然原因众多,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性缺乏想当领导的进取心。在各个行业里追求高级职位的人,基本都是男性多于女性。麦肯锡在针对财富500强企业的调查中发现,男性中有36%的人想要成为 CEO ,而女性只有18%。在大学毕业生中,有更多的男性,而不是女性,把“进入管理层”确立为职场前三年的目标。

为什么女性为自己设置了这样的限制?一方面是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比如女孩从出生起就被更多地期待讨人喜欢,被更多地注重外貌。而当一个女孩尝试领导者角色时,她经常就会被贴上“爱使唤人”的标签,积极进取和作风强硬违反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被认定为不被接受和喜欢。另一方面,女性被社会施加了很大的家庭压力,一个婚姻失败的女性,即便事业上再成功,也难影响人们对她的看法。人们很少问男性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问题,而对于女性,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于是,女性产生了恐惧之情,害怕不被人喜欢,害怕失败,害怕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害怕成为失败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只有放下了这样的恐惧,女性才可能去自由地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幸福。桑德伯格给全体女性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克服了恐惧,你会做什么?她认为写《向前一步》这本书也是在鼓励自己放下恐惧,不去想可能遭到的评价,专注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得。

在明确了内在障碍这样的症结后,女性该怎样发展自己的事业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桑德伯格的看法。

作者的第二个观点:女性应该在职业发展上勇往直前,自信主动,积极争取。女性的一个倾向就是低估自己。比如说,当让一个男性解释自己为什么取得成功时,他通常会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问女性同样的问题,她通常会归因为外部因素。而如果把问题换成解释失败,男性通常会认这是外部因素,女性却会认为是自身能力不足。即便是像桑德伯格这样成功的女性,也会经常走进这个误区。当她看到自己在福布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榜单中排在第5位,甚至排在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前面,她感觉到了难堪和羞愧,于是禁止同事称赞祝贺自己,直到被助理提醒这样的行为不妥之后,才意识到了自己又不经意间陷入了不自信的心理模式。

在应聘一个新工作时,女性总是过于担心自己不具备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惠普公司内部的一项报告显示,女性只有在认为自己100%符合条件时,才会公开申请职位;而男性只要觉得自己有60%的条件符合,就会申请。这样缺乏信心和规避风险的做法,会导致女性错失机会。其实,很多时候,没有所谓的完全合适的机会,即便不能百分之百符合,也不一定妨碍从事这项工作,因为快速学习的能力才是更重要的。有了充分的学习能力,就能很快缩短差距,适应新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会,尤其是在发展速度很快的今天,上级主管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仔细考察每一个申请职位的人,更不大会主动邀请沉默寡言、不敢向前一步的人。不要期望着工作表现良好,就会有人发现并主动送上相应的认可和奖励,女性需要学会抓住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主动为自己争取利益。

当桑德伯格获邀加入 Facebook 时,她觉得扎克伯格提出的报酬已经足够公平,但她的丈夫和妹夫却觉得一个男人不会接受这样的报酬,他们鼓励桑德伯格再和扎克伯格进行谈判。桑德伯格不太自信,担心这样的“不知好歹”的态度会让她失去这个机会,但最终她还是决定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期望,争取应有的利益。最终扎克伯格给了她更好的条件,解决了分歧。如果没有主动的争取,她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在一项关于卡耐基梅隆大学硕士毕业生的研究中发现,57%的男生试图跟雇主争取更高的薪酬,只有7%的女性去做同样的事情。

女性不愿意积极争取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社会刻板印象期待女性关爱他人,当一个女性为自己争取利益时,她就违背了默认的性别规范,被认定为自私。男性的事业成功度往往和他的受欢迎程度成正比,而女人却恰恰相反,事业成功的女人往往遭到人们的非议,比如强势、像个男人。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来测试男性和女性在职场中的感受差异。他们让学生阅读关于一个成功商业人士的案例,所不同的是,一半的学生材料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叫海蒂;而另一半学生材料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男性,叫霍华德。除了性别不同,所有的内容都一样。随后询问学生对材料中人物的印象,所有学生都认为海蒂或者霍华德很有能力,但更多的学生愿意和霍华德共事,而不是海蒂,他们认为海蒂比较自私,不太令人喜欢。

怎样才能既不被人讨厌,又能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呢?桑德伯格提出了几个策略。首先,女性在谈判时可以使用“我们”,诉求利益的共同化,就可以避免说“我”时被贴上“自私自我”的标签。还有,女性可以为谈判提供合理的解释,比如“我的经理建议我跟你谈谈我的报酬”,或者是“按照行业标准,这样的工作性质的报酬范围是多少”。另外一个常用的策略就是,告诉对方自己还有别的工作机会供选择。

除了勇敢谈判、积极主动为自己争取利益之外,为了更主动地抓住机会,女性还需要在事业上更加敢于冒险。当桑德伯格加入 Facebook 时, Facebook 还比较小,不够成熟,但是正在快速发展。她原先 Google 团队中想要跟她一起离开的女性很少,而男性下属却更加敢于冒险,对新的机会充满了兴趣。当 Google 团队中的许多女性在若干年后最终表现出对加入 Facebook 的兴趣时, Facebook 那时已经是一家成熟的公司了,这样追求稳定规避风险的代价导致错失高速成长的机会。

桑德伯格本人的职业发展就很有借鉴意义。她在职业生涯早期时没有接触过科技行业,在克林顿政府执政结束时,她也结束了财政部的工作,准备去硅谷找工作,花了快一年的时间才找到了 Google 的机会,职位是“业务部总经理”,但当时Google并没有建立业务部,具体的工作内容一点也不清晰。 Google 前 CEO 施密特对桑德伯格说,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让你快速成长。当公司快速发展时,要做的事情就会多到人手不够;而当公司发展缓慢时,就会人浮于事。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不要问上去之后能去哪儿,只要坐上去就可以了。

这段话对桑德伯格影响很深,于是她加入了当时规模很小的 Google ,上了这艘火箭。几年之后,她又加入了当时规模很小的 Facebook ,上了另一艘火箭。尽管不断地有人问她为什么为一个才23岁的年轻人打工,她很明白,选择机会首先考虑的是一个公司成长的潜力,而不是工作职位的头衔。

相对于抓住机会,沟通可以说是女性的一个优势,桑德伯格给女性的建议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让办公措辞模糊了自己的意思。比如,老板提出了一个战略,作为下属,一般不愿意说“我不同意这个战略”,而是会委婉地说类似这样的话:“我认为采纳这项新的战略有很多好的理由,也相信管理团队了做了周密的分析,不过,我不太确定我们是否充分考虑到这样策略的影响。”这样的措辞会让听众很难搞清楚说话人心里真实的想法。

除了清晰地表达自己,还需要拥有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他人给自己的反馈,尽管有时候批评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比如桑德伯格会公开地谈论自己的缺点,她知道自己经常在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失去耐心,过于催促他人,于是她在会议上坦率地承认自己缺乏耐心,真诚地请同事们在必要的时候予以提醒。“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有什么是我没注意到的而导致没做好的?”提出这样的问题会获取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让自己改进和成长。

总结一下,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应该勇往直前,积极争取,更加自信,更加敢于冒险。低估自己的能力,过于规避风险,会导致错失机会。当机会出现时,女性要敢于谈判,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在沟通方面,女性可以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说那个困扰女性的经典问题,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第三个观点:在事业上,女性不要踩刹车;在生活中,女性要让自己的丈夫成为真正的生活搭档。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5岁的小女孩参加完课外活动后,沮丧地回到家,跟妈妈说她和她喜欢的男孩都想当宇航员,妈妈不明白为什么这会让她困扰。小女孩回答说,如果我们一起上太空了,谁来照顾我们的孩子呢?一个5岁的孩子,就已经认为飞上太空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照看孩子。女性确实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今后要在发展事业和照顾家庭之间做出选择,这种想法会影响到她们在事业上是否全力以赴。曾经有一个年轻女员工向桑德伯格请教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提出了很多问题。桑德伯格问她,是否已经有孩子了?她说实际上她连男朋友都没有,但希望能提早计划好。

女性的这种未雨绸缪常常会让她们在职场里踩着刹车。在结婚的时候就想到了生育的问题,在备孕时就已经退缩了,主动让自己发展放缓,拒绝新的机会,尽管她那时还没有面临任何实际的困难。产假结束后,女性通常会主动选择更少挑战的工作,一般来说,这样的工作成就感和吸引力也比较低。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女性选择离开工作。在美国,三岁以下孩子的母亲的就业率为54%,6到14岁孩子的母亲的就业率为75%。

女性当然可以自由地抉择是选择事业,还是选择家庭,但完全没有必要在还没到必须选择的时候,就踩刹车,让自己为了所谓的将来的计划做出牺牲。实际上,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位越满意,成就感越高,越不可能轻易地辞职。而女性似乎落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将来照顾家庭,不敢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到了必须选择时,又会因为这样的没有吸引力的工作而轻易离开职场。还有一部分女性,由于丈夫的事业发展良好、工作繁忙,而必须迁就丈夫的发展,承担起照顾家庭的任务,这部分女性大多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高学历女性离开职场也是导致女性领导人较少的一个原因。

如果女性决定在成为妈妈后,继续返回职场,她怎么做到兼顾工作和家庭呢?桑德伯格认为女性需要帮助丈夫成为自己真正的生活搭档。作为女人,很重要的一个人生决策就是,人生伴侣是否理解和支持她。在事业成功的女性中,绝大多数都拥有全力支持她们事业的伴侣,没有配偶的支持,女性难以在事业上全力以赴。一项研究表明,教育背景良好的离职女性中,有60%是因为配偶原因而离开职场的,比如配偶不愿意承担家务,很少照顾孩子。

尽管女性已经走向职场很多年了,但社会传统还是期待女性从事更多的家务,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在美国,当夫妻双方都有全职工作时,母亲在做家务和照顾孩子方面比父亲多出了30%到40%。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社会传统不仅限制了女性发展事业,也限制了男性参与家庭生活。当男性因为孩子生病等家庭原因想调整工作安排时,很难得到理解和支持,会被认为是没有事业心。而那些想要退出职场专心照顾孩子的男性更要承受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当女性和男性都突破固有的性别分工角色,婚姻会更加平等,也会提升满意度。一方面,丈夫多做家务,妻子就不会那么郁闷,两人的冲突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当女性在外工作,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时,夫妻关系也会更加稳固。据说,当妻子贡献一半的家庭收入,丈夫分担一半的家务劳动时,离婚的风险率也会降低一半。通过承担不同的职责,夫妻双方也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全面能力。比如,男性在家务劳动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耐心和同情心,这些素质对提升人际关系很有帮助,而女性在工作中会锻炼自己的决策思考能力。

这样的生活伙伴关系,不仅使得夫妻双方受益,对孩子的成长也很有好处。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度高的家庭,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不良行为更少,同时,父母的婚姻模式对孩子的婚姻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男孩的父亲更多地参与了家庭劳动,这个男孩长大成家后,也会比别的男性分担更多的家务。

让丈夫成为真正的生活搭档,首先就要把丈夫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伙伴。很多女性控制欲过强或者太挑剔,常常指责丈夫做得不好,打击了他们分担家务的积极性。女性除了要抑制住自己的控制欲,还要让对方和自己一起分担责任。当妻子给丈夫指派家务活时,就如同老板给下属下命令,这会给丈夫一种暗示,家务活都是妻子的责任,他只是在帮妻子的忙。妻子应该让丈夫感受到家中的事情,夫妻双方都有责任,两个人应该共同分担。

让丈夫分担更多的家务,解决了女性的实际困难,然而职场妈妈还要面对自己的心理难关。兼顾工作和家庭,有时候会因为自己不能像男性同事那样加班而对工作感到内疚,有时候又因为自己不能像全职妈妈那样更多地陪伴而对孩子感到内疚。这样的双重内疚感让职场妈妈困惑,到底怎样才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

桑德伯格认为,拥有一切是女人最大的陷阱,全能女人根本就是个神话。没有人能做到一切,能拥有一切,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分清主次,在一些事情上妥协,打破完美主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完美主义会阻碍人们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也会影响幸福感,所以,既要发展事业又要做母亲的女性,必须放下完美主义,否则很容易感到焦虑和压力。完美主义者一旦发现自己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很可能会彻底放弃,比如说辞职离开职场。“完成,胜过完美”,是桑德伯格的座右铭,她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达不到完美的状态就选择放弃。

当然,职场妈妈需要更好地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精力。比如说,更好地安排工作,为工作和生活之间划一个界限。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为自己能外出工作提供解决方案。但是,和时间管理一样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内疚感。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全情投入,确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仅心情会更好,也会更加高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显示,设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幸福的关键。我们需要的不是追求完美,而是以可持续、可实现的计划为目标。我们需要问的不是“我们能做到这一切吗?”而是“我能不能做到那些对我和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事?”于是,桑德伯格在TED演讲大会上公开坦承,她无法做到一切,分享了她在工作上和家庭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也是每个职场妈妈都会遇到的困难。她的这种坦白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

总结一下,女性可以同时拥有事业和家庭,但是必须打破完美主义,消除自己的内疚感,更好地安排资源,抓住重点。另外,这一切也需要伴侣的支持,女性要帮助自己的丈夫成为自己真正的人生搭档,这对提升婚姻满意度和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

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说得差不多了,让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

第一,在职场中,女性领导者非常缺乏,职位越高,男女比例越悬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性给自己制造了内在障碍,比如低估自己的能力,规避风险,追求稳定。

第二,女性在事业发展中,应该更加勇敢、自信、积极主动。女性需要学会抓住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不是什么坏事,要敢于谈判,不要担心因此而不受欢迎。在职场中,女性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第三,对于同时追求事业和家庭的职场女性,需要让伴侣成为自己的真正生活搭档。丈夫有责任分享更多的家务劳动,妻子不要求全责备,打击丈夫的积极性。同时,职场妈妈要遏制住自己的内疚感,分清主次,更好地规划时间,分配资源,打破完美主义。

撰稿:苏菲 脑图:摩西 转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