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运气的诱饵》 朱步冲解读

《运气的诱饵》| 朱步冲解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朱步冲,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娜塔莎·道·舒尔写的《运气的诱饵》,副标题是“拉斯维加斯的赌博设计与失控的机器人生”。

提到拉斯维加斯,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它是美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娱乐博彩业之都,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赌客。它的标志,就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刺激感官的歌舞演出和永远人潮汹涌的赌场。作为一名文化人类研究者,舒尔从1992年到2007年,断断续续在拉斯维加斯待了15年。当然,她的目的不是娱乐和赌博,而是想搞清楚几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赌博上瘾而无法自拔?赌博对他们的生活和心理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拉斯维加斯的博彩业,在最近几十年有什么变化,包括它的技术、管理和盈利模式。所以在这15年中,舒尔断断续续采访了许多赌客、博彩娱乐行业高管和技术专家。

这一调查不要紧,舒尔发现了一些让人意外的现象:比如,到了21世纪初,拉斯维加斯各赌场的利润,居然有85%都来自赌博机,而不是曾经占据主流的真人互动扑克牌游戏。根据统计,1996年,全美国境内有50万台电子赌博机,而到了2008年,就增加到了87万台。

其次,定期来拉斯维加斯娱乐的赌客群体,是越来越大。从1980年到2008年,来拉斯维加斯的游客数目增加了4倍,达到了4000万人次。火爆的娱乐博彩业,让拉斯维加斯本地人口也有等额增长。更令人警惕的是,在400万拉斯维加斯本地居民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赌博上瘾,78%的拉斯维加斯本地人说,赌博游戏机是他们最喜爱的赌博方式。很明显,赌博上瘾,已经在美国乃至全球成为一种对上瘾者身心危害极大,增加社会不安定程度的严重问题,如果任其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美国人对赌博的沉溺越来越严重?赌博游戏机为什么如此让人上瘾?带着这几个疑问,舒尔凭着人类学家的敏锐眼光,经过扎实的调查,写成了这部鸿篇巨著,从认知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分析,玩家为何沉溺于赌博机,以及娱乐博彩业是如何通过产品和消费场景设计,把游客一步步拖入上瘾深渊的。

接下来,我就分两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首先我们来看看博彩企业是如何通过分析游客行为模式和心理,来设计赌博游戏机,以及赌博消费场景的。其次,我们再跟着作者舒尔,从心理学和行为学角度,剖析一下为何赌博游戏机,能让如此多的人,迅速沉迷,变成了赌博上瘾者,以及为何这种独特的赌瘾,让人难以自拔。

在书的一开头,作者舒尔写到了一个自己在拉斯维加斯遇到,并愿意接受采访的女赌客,叫莫莉。莫莉说,自己是米高梅大酒店的服务员,搬到拉斯维加斯来生活工作后,整天耳濡目染,也开始沉迷赌博,尤其是随处可见、方便快捷的赌博游戏机。她甚至在两天之内,就能把工资输个精光。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点诧异,赌博机每次下注的金额可以很小,为什么莫莉就能沉迷到这个地步,让自己的财务状况变得一塌糊涂了呢?

作者舒尔一开始也很不解,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她逐渐拆解出了赌博游戏机的生财之道:游戏机的设计者想尽一切办法,不断迭代设计,从整体结构、游戏界面到多媒体效果都进行优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善游戏体验,提高用户黏性,让赌博者持续、高频率地进行游戏,并且输钱。

比如,赌博机设计师去掉了老虎机上的拉杆设计,换成了按钮。这是因为,拉杆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而且耗时更多。改成更方便快捷的按钮之后,赌客每小时的下注次数立刻翻了一倍,从300次左右飙升到600次。

为了让赌客下注更多,设计师还把赌博机上的投币口,换成了类似ATM取款机上的入钞口,这样,就显著提升了玩家的单次投注额。而且,原来的投币式赌博机的设计是,玩家中了大奖,游戏就会暂停,大量硬币从出币口源源不断地涌出。其实这对赌场没有好处,因为它给了玩家一个明确的信号:停止吧!这就是你今天运气的巅峰了。于是,玩家立刻会从“游戏心流”模式里跳出来,把这些硬币换成钞票,然后离场;但现在,如果玩家赢了,奖励直接变成了会员储值卡里的点数,游戏进程本身不会被打断。

为了让赌客延长游戏时间,设计师还优化了赌博机整体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座椅更舒适了,而且屏幕倾斜的角度也变成了从上到下,大概是38度。这样,即使赌客选择瘫坐姿势,也能和屏幕保持一个舒适的距离和角度。另外,赌博机的游戏屏幕也加上了触摸感应系统,点击后会让玩家感受到实打实的震动和回弹,增强玩家的感官体验。这还不算,设计师还给赌博机配上了丰富的音效,搭配屏幕上多彩鲜艳的视觉形象,比如超级英雄、美女,以及卡通动物。这些加在一起,就给玩家一种操控感和冒险感纷至沓来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和赌场整体格局设计相比,赌博机这点把戏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作者采访了一位退休的著名赌场经理弗里德曼,他同时也是建筑设计师。弗里德曼曾提出了13项赌场建筑设计原则,还注册了专利,就叫“弗里德曼设计法则”。他对作者说,赌场的建筑设计大有讲究,关键要给客人带来私密感、安全感和控制感,最终让他们流连忘返,沉迷赌博。

虽然每家赌场酒店的建筑风格和主题都不相同,但有一些基本格局,是共同的:比如低矮的天花板、迷宫一样的走廊、封闭的空间,通常没有窗户,但有柔和偏暗淡的灯光。这是因为,玩家在这样的环境里,被剥夺了时间概念,也不会被其他视觉元素转移注意力,更容易沉浸在面前的赌博游戏里。

另外,赌博游戏机放置的区域,面积虽然大,但总是曲里拐弯的,被各种墙壁、隔板、走廊分割开,如同迷宫一样。弗里德曼解释说,这个设计有两个原因:首先,他精心研究过拉斯维加斯很多赌场的营业数据,发现越是放置在犄角旮旯里的赌博机,每天投注金额反而越高,这是因为赌客感觉在这样的狭小空间里,不会被打扰,也会减轻赌博产生的道德内疚。所以,弗里德曼设计的赌博游戏机区域,都精心切割成一个个的小区域,在任何一个位置,都无法看到整个区域的全貌。这种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给每个赌客都尽量营造出一个小小的、不被人注目的私密空间,让他们能够彻底沉浸在游戏的小天地里。

其次,这种曲径通幽,让游客无法看到全貌的空间设计,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让赌客的注意力集中在周边环境,也就是各式各样的赌博机或者真人牌桌上,不断诱惑他们坐下来,试一把。如果再加上一点暗示性的路标指引,就能操控他们沿着设计好的路线,不断向更深处走去。例如,拉斯维加斯米高梅大酒店有一家“绿野仙踪”主题的赌厅,地面上就有一条指引带。它是什么样子呢?是一条蜿蜒的金砖之路,金光闪闪,仿佛沿着它走下去,就能发现更有价值的宝藏。作者说,这种煞费苦心的设计,目的只有一个,让游客感觉自己是在不断探索未知,最终在一台赌博机面前坐下来,开始游戏。

而且,对于玩家来说,电子赌博机最致命的问题,不是成瘾性,而是它能通过电脑操控,精确控制赔率,让你根本不能赢。

拿老虎机举例子,它的游戏原理很简单:屏幕上横着一排格子,3个或者5个,每个格子里有不同的图案在快速滚动。玩家先下注,然后按一下开始键,图案就开始旋转,再按一下,图案就逐渐停止滚动,最终定格。随后,机器会根据这一排图案的数量和分布,来确定玩家得到的奖金数量,图案组合越罕见,得到的奖励越大。比如,一排五个图案全是黑桃A,那就是至尊大奖,能够得到本金几百倍的奖励,但抽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玩家之所以青睐老虎机这样的赌博游戏机,首先是因为最低投注金额小,其次,是因为玩家能通过按键,来决定那些图案何时停止滚动。这会给我们产生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在游戏中,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也就是通过精确判断和操作,提高自己赢的概率。但是作者说,很遗憾,这个点,正是赌博机生产商和赌场联手制造出来的错觉,为的就是要玩家上当。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舒尔采访的过程中,游戏机设计师就告诉她,电子老虎机的工作原理是,当你第一次按下那个开始键,机器内部的计算芯片就随机生成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决定了你屏幕上最终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组合。至于那个第二次按下开始键终止图案滚动的设置,纯粹是个欺骗玩家的摆设,你的命运,早就在第一次按键时已经被决定了。

更恐怖的是,电子老虎机里的图案排列结果完全是由电脑芯片控制的,所以赌场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多排列结果的数量,大幅度降低玩家的中奖概率,保证赌场稳赚不赔。同时,赌场还不断提升最高奖金额度,诱使玩家来碰运气。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赌博游戏机里还集成了数据收集和上传技术,帮助赌博娱乐企业收集越来越多的用户行为数据,从而让赌场不断对赌博机的游戏机制,和整个赌场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升级改良,营造出更加沉浸式的体验。作者舒尔毫不客气地把这种行为,称为利用高科技出老千。

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线下实体赌场的流水已经不能满足娱乐博彩企业那颗贪婪的心了。进入21世纪后,它们瞄准了互联网这个连接世界的平台,开始搞在线赌博。

在线赌博的繁荣,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设备的普及,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屏幕互动技能,养成了玩游戏的习惯,这无形中为电子赌博业创造了一批潜在的用户。

作者舒尔说,比起线下赌博来,在线赌博其实是更恐怖的洪水猛兽,因为玩家甚至都不用前往赌场,只要有一台手机或者个人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全天24小时持续不断地游戏,输钱。同时,玩家还沦为了娱乐博彩企业的数据奶牛,他们的个人信息,连同在线时间、下注额、游戏选择,诸如此类,不知不觉就成了博彩企业用户数据库里的资料,反过来被博彩企业用来优化迭代自己的产品,让玩家更加难以自拔。

好了,在刚才的第一部分中,本书作者舒尔为我们详细叙述了当代美国娱乐博彩企业是如何通过不断改善体验,借助赌博游戏机这种人机交互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人染上赌瘾的。那么接下来,我就继续带领大家,跟随作者舒尔一起,来探究,为什么通过赌博游戏机染上赌瘾的人,往往长期都在痛苦挣扎,难以治愈。

在拉斯维加斯采访期间,舒尔参加了许多戒赌互助小组,和很多赌博机重度上瘾者有过深度交流和沟通。让她震惊的是,此前心理学或者社会学专家分析赌瘾时,首先归咎于赌客贪财,说白了就是想不劳而获,快速致富。但是舒尔这一路聊下来,发现并不是这样,在拉斯维加斯沉迷赌博游戏机的这些人,追求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两个看似虚无缥缈、精神层面的满足:一是掌控感,二是稳定性。

舒尔说,现代人的生活每天都按部就班,工作内容相对固定而琐屑,人们普遍缺乏成就感,和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更匮乏的是冒险的经历。而赌博,能给他们提供一种独特的体验,在这种游戏行为里,你的人生似乎有无限可能,你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是输是赢,结果马上揭晓。

换而言之,赌博最吸引玩家的,不是赢钱带来的物质满足,而是提供了一种理想化的虚拟生活方式,在这里,你貌似能随时作出抉择,主宰自己的命运,拥有一种平常生活不能提供的冒险体验。咱们在开头中提到的那位赌博上瘾者莫莉就说,到了最后,她赌博的目的似乎都不是为了赢钱,而是为了待在那个赌博机营造的迷境里,把其他一切都忘掉。

得到听书解读过一本《我们为什么会上瘾》,里面说,上瘾通过大脑的学习而产生,涉及一种人类天生的、强迫性的脑神经回路。这种神经回路帮助人类在面临生存和繁衍问题时,产生强烈的动力,甚至促使他们去做非理性的事,通常是为了寻找安全感,而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

那具体到赌博上瘾这个问题上,有一位研究专家就跟舒尔提了一个观点,就是只要人和某种特定的对象持续互动,而且能从中持续获得愉悦体验,就会迅速成瘾。说白了,赌博,尤其是赌博游戏机,能够和很多违禁药物一样,通过不断重复行为,刺激人脑中的脑神经回路分泌多巴胺,让人上瘾,这种重复行为的频率越快,上瘾也就越迅速。

我们在上一部分介绍过,赌博机和网络在线赌博的游戏节奏,比线下真人赌博更紧凑,而且图像鲜艳,操作便捷,从下注到揭晓输赢,过程非常快,有的只要3到4秒。也就是说,大脑奖励系统受到刺激的频率前所未有地加快了:赢了,大脑就分泌多巴胺,感到愉悦;输了,那种“赶紧再来一把扳回来”的焦虑就会迅速产生。根据作者舒尔的统计,在老虎机上赌博的赌客,陷入赌瘾的平均时间,只要一年左右,比其他赌博者快三倍。

在采访中,舒尔就发现,很多赌博上瘾者,首先是生活不如意,各种不可控事件接踵而来,让自己蒙受了许多损失。于是,在接受了太多打击之后,他们宁愿退回赌博这个避风港里,因为赌博过程中,损失反而显得可控。

舒尔曾经遇到过一个女赌客,叫亚历山德拉,原来的工作,是赌场里的荷官,按说她应该更能洞悉赌博背后的内幕机制,不大可能陷进去。但是亚历山德拉说,自己开始沉溺赌博机,是因为几年前,自己的儿子突然患病去世了。亲人的离世,让她在悲痛之余,感到了一种世事无常,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失控感。于是,为了自我安慰,或者逃避,亚历山德拉辞掉了工作,在自己家附近的24小时超市里,每晚玩赌博机玩到天亮,她对舒尔说,“赌博的时候,我能够什么事情都不想,虽然赌博和儿子的死亡一样,不可控制,但是好歹我能控制我的损失。” 还有另一个赌博上瘾者,也对舒尔说,至少,她自己能决定,每次玩赌博机的时长,还有自己能承受的最高损失是多少钱。当然了,一旦开始游戏,玩家就出于游戏体验带来的黏性,不断作出调整,延长游戏时间,购买更多的筹码,但他们依旧认为,这些决定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说完了掌控感,我们再来看看稳定性。其实很多人不能理解,赌博明明是一种在信息和技术极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持续作出决策的高风险行为,它怎么能给人带来稳定感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者舒尔从一位名叫莎伦的赌博机上瘾者那里,找出了一点头绪。

莎伦回忆说,和赌博机打交道,不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那样,充满不确定性,而是互动清楚,反应迅速直接,在下注、选牌、揭晓胜负的过程中,你只要简单选择“是”或者“否”就可以。她对舒尔表示:“在赌博中,我确定的是,我投进去一个筹码,屏幕上就肯定给我五张牌,我就能按下游戏机上的按键,继续玩下去……虽然我知道自己肯定要输,但这反而让我感觉到安全,就像完成一个既定任务。”

最后,舒尔总结说,赌博游戏机或者电子在线赌博最大的诱惑在于,让玩家保持一种“失神的专注状态,保持这种状态就能给人以莫大的满足”。这种人机长期连线的状态,一方面能让玩家“远离人群,感到安全”,另一方面,玩家竭力想摆脱的风险、损失、控制和依赖感,又成为他们沉溺赌博的驱动力。总之一句话,赌博游戏机和在线赌博提供的,是一种比真实生活更机械,更容易管理,一种看起来更可预测的东西。

好了,关于这本《运气的诱饵》,它的基本内容,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很明显,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以赌博游戏机为切入点,对拉斯维加斯的博彩行业进行了一个大起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博彩业唯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盈利。赌博机对玩家就是一场骗局,玩家以为自己可以操控游戏,把握机会,获得财富。但是,只要走进赌场,每一项设计都在营造一种沉浸式体验,让赌客一步步走向沉迷,不可自拔。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后,试图以赌博作为治疗方法和避风港,这更是百害无一利,而且更难治愈。

最后,作者舒尔又进一步做了调查发现,在美国,要根除这种赌博机和在线赌博引发的新式赌博上瘾行为,实在是困难重重。

首先,这些重度赌博上瘾者发现,戒除赌瘾的治疗流程,和他们坐在赌博机前全神贯注的状态太相似了;而一些配发的治疗药物,对消除兴奋的效果并不太好。

另外,作者指出,美国拉斯维加斯当地娱乐博彩企业为了盈利,对玩家也非常不负责任,专家已提出关于游戏时间和金额的监管,但博彩企业始终以各种借口推脱,不会对赌博者发出负责任的警示,因为任何有效措施,都会影响赌场的收入。

不过,那些沉溺在赌博游戏机前,或者互联网电子赌场里的赌博上瘾者,他们问题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要从美国社会与流行文化的趋势上去找。作者舒尔在叙述中,从各个侧面触及了这个根本问题。她提出,拉斯维加斯的赌博文化,实际上就是美国的缩影。

首先,美国各种流行文化和娱乐的运作机制,都越来越像赌博,也就是以高额但不确定性的奖励,来吸引用户:比如游戏中越来越多的氪金抽卡,购物消费中的各种盲盒,返券与限购资格抽取,等等。另外,舒尔还援引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拉图尔的观点,说由于手机、平板、电脑这些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我们越来越依赖它们来与世界和社会发生关联,这种人机交互看似稳定,可控,但实际上却创造了一个个彼此隔绝的虚拟空间,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疏离。从某种意义上说,赌博机上瘾,不过是电子产品与人机交互上瘾中的一个分支。

通过作者舒尔对赌博老虎机产业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今天,大家的购买力、注意力和可支配时间都变成了稀缺资源,所以就出现了无数设计巧妙、令人上瘾的产品。所以说,我们要时刻对自己可能出现的上瘾倾向保持警醒,防微杜渐。那么怎么做呢?首先,赌博这种违法的行为,其实也是诱惑性的骗局,是万万不能碰的。同时,我们要建立一道健康的生活习惯护城河。那怎么做呢?美国有个知名媒体人都希格,写过一本《习惯的力量》,里面有个观点非常精彩,我在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下。那就是,要想避免上瘾,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个上瘾背后潜在的心理需求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专业人士和亲友的帮助下,首先在物理空间和时间分配上,让自己远离这个上瘾物;其次,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更加健康积极的爱好,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同时取代那个不健康的上瘾习惯。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红包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划重点

  1. 赌博机对玩家就是一场骗局,玩家以为自己可以操控游戏,把握机会,获得财富。

  2. 要想避免上瘾,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个上瘾背后潜在的心理需求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专业人士和亲友的帮助下,首先在物理空间和时间分配上,让自己远离这个上瘾物;其次,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更加健康积极的爱好,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同时取代那个不健康的上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