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尤勇:观看之道,知道怎么看画
【终版】尤勇.MP3
在中国青年画家中,尤勇是极引人注目的一位,他拥有完备、成熟的学院体系,融古典精神于创作和思考的深处。你可以细看尤勇画上的色彩、线条,没有一处是“不对”的——当代的好画无定法,随心所欲到“处处不对”很惊人,而处处都对也惊人,这个“对”的感觉来自于传统,或者称之为古典、经典,要把天赋、审美训练成为本能,才可以随手去画而无处不对。
他的这条道路在唯恐不“创新”的当下是有一些孤独的。
汪民安老师对尤勇的画的评价是:“他的作品表明,一种学院派的绘画训练并不是不能和当代生活相结合。一种训练过的技术,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通向空洞的程式化,相反,尤勇的肖像人物通常充满了隐蔽的激情:沉默,冷峻,凝重,不苟言笑,似乎心事重重。”
他对艺术虔诚,时常在自己画室的窗子下沉思。我想知道他在想什么?什么样问题是值得一位极其有本事的艺术家如此苦闷?
他往往回答:我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虽然他一直在勤奋的画,不断在海内外的知名艺术机构办个展。
那么,这个回答是什么意思?
我不敢保证你能听懂他的话,因为我只记得我当时有很多听不懂的话,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富于沉思气质的艺术家的真实思考。
他试图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去看一幅画。
据我所知,极少有人知道这一点。
尤勇,当代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从央美附中到博士生阶段,师从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杨飞云院长,被陈丹青称为“近乎全能,也近乎全知”的画家。
00:00:13 开场前的闲聊:梵高
00:03:27 艺术创作选题的变化
00:13:48 画作的价值与价格
00:16:49 绘画的价值是什么?
00:21:10 继续聊艺术创作主题的变化
00:29:54 艺术创作的困境与解法
00:38:40 聊聊中国文人画
00:51:24 谈艺术的政治功能与创作目的
00:57:12 再聊尤勇老师自己的创作
01:10:02 绘画的立体主义
01:13:51 谈艺术批评
01:20:08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01:28:37 尤勇老师究竟在画什么?
划重点
-
现今的艺术创作主要关注人与自身的关系。从形式上看,艺术倾向于放大现象性的元素,而人的具体形象则逐渐“消失”。
-
为什么绘画一定要看原作呢?首先,原作的尺寸信息是不可复制的。只有在现场,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原本的质感和尺寸。这些特质是AI仍然无法完全复制或传达的。
-
绘画的动作就是塑造和组织。
-
永远保持一种无知和有张力的状态。
-
中国文人画旨在通过塑造外部世界来塑造画家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画中的山水不仅是视觉呈现,更是为了让画家能够神游其中,真正进入画境。
-
绘画艺术本身的动力就是热爱生活,因为我们每天不是带着钱包走路,而是带着我们的眼光走路的。
-
一旦对观众有了想象,你就会有所表达。
-
如果说组织素材是一定的话,那么人类的绘画一定就是立体主义的,所有的创作都是立体主义的。
-
所有能够影响创作的创作理论本质上应该是写给自己的。这意味着发出批评的人的意见主要是用来指导自己的,而不能真正指导他人。只有在特殊的关系中,比如师生关系,这种指导才可能有效。
-
艺术创作的目的还是幸福和互相成就。如果把这个目的摆在这,那一切的办法和价值的序列都会显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