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菲利普·迪克传》 苗炜工作室解读

《菲利普·迪克传》|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这本传记的作者叫安妮•迪克,是菲利普•迪克的第三任妻子,她也是一位艺术家、作家。她与菲利普•迪克的婚姻持续了五年,但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很了解迪克。在迪克死后,这种想要了解迪克的愿望促使安妮写了这本书。

关于本书

菲利普•迪克有过五次婚姻,还有不少情人,安妮尽量和每个人都坐下来谈一谈迪克。与其他传记相比,这本传记的特点是亲密。

核心内容

人们看到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会惊叹他的想象力,迪克的想象力从何而来?为什么说菲利普•迪克是一位把虚拟感发挥到极致的作家?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菲利普•迪克传》,这是美国科幻小说作家菲利普•迪克的传记。

菲利普•迪克和《基地》系列的作者阿西莫夫、《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克拉克一样,都是了不起的科幻小说作家。但是对很多科幻迷来说,菲利普•迪克这个名字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描述的世界扭曲、混乱、黑暗、荒谬又压抑。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过,写小说,特别是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工作,所以,他必须用跑步这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之平衡。而菲利普•迪克,正好是用很不健康的方式,来干写小说这个很不健康的工作。他是个精神状态不稳定、常年服用药物的作家。

菲利普•迪克54岁去世,留下了三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一百多个短篇小说,他的小说《高堡奇人》获得了雨果奖,小说《尤比克》曾被《时代》杂志选入1923年来最佳100部英文小说。好莱坞有不少影视作品都是根据迪克的小说改编,包括《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银翼杀手》和《银翼杀手2049》等。

今天这本传记的作者叫安妮•迪克,是菲利普•迪克的前妻。安妮是个艺术家,做手工珠宝。1982年,迪克去世后,安妮开始写这本书,英文版的标题是《寻找菲利普•迪克》,她采访了迪克的很多朋友,包括他的几任妻子和情人。迪克有过五次婚姻,还有不少情人,安妮尽量和每个人都坐下来谈一谈迪克。

安妮和迪克的婚姻维持了五年,但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很了解迪克,她想知道迪克年少时是什么样子,两人分手之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在迪克死后,这种了解迪克的愿望促使她写成了这本书。与其他传记相比,这本传记的特点就是亲密。作者曾是传记主人公的妻子,她想用这本书再一次接近迪克。

今天的解读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了解一下菲利普•迪克这个人,他常年服用药物,他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他在小说中描述的那个世界的样子。第二部分,我们通过《高堡奇人》和《尤比克》这两本小说,看看迪克描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好,我们进入第一部分。

1928年12月16日,菲利普•迪克和双胞胎妹妹出生。他的妈妈叫多萝茜,身体虚弱,没有奶水,也不知道该给孩子吃什么。三周后,护士到迪克家拜访,看到两个新生儿奄奄一息,立刻把他们送进医院。后来,妹妹夭折,迪克活了下来。

这件事后来成了迪克和母亲之间的一个心结,迪克认为,正是妈妈不负责任,害死了妹妹。他说多萝茜是一个糟糕的母亲,不喜欢孩子,他还说死去的妹妹就生活在自己的体内。按理说,妹妹去世,迪克不会有记忆,但妈妈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不断提及这件事,这对迪克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

迪克的父亲叫埃德加,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会给儿子讲一些战争故事,还给迪克看一战时使用过的防毒面具,小迪克被吓坏了。多年之后,迪克在加州居住时,说他在天空中看到了一张巨大的脸,那张脸跟防毒面具很像。

迪克成为作家之后,曾经给一位编辑写信,他说,我们从祖先那里获得的DNA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剧本,我的人生剧本是由我外祖父写下的。

迪克的外祖父曾经赚过不少钱,也亏过不少钱,多次离开家去寻找财富,找不到就再回家,过着一种游荡的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美国一些乡下人都会把四处游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边寻求挣钱的机会,一边克服孤独感。

很难说迪克后来的生活,就是外祖父浪荡子生活的翻版,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迪克的家庭缺乏稳定感。年少时,父亲和母亲离婚,他和姥姥、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负责挣钱养家,姥姥做家务活,然后他们又接纳了游荡的外祖父,外祖父和妈妈的行为方式都有点儿古怪。我们知道,很多作家、艺术家的生活方式都略有些古怪,给周围人带来不适,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原生家庭继承了不稳定的因素。

迪克成长在伯克利,这里的文艺氛围很好,有书店、古典音乐唱片店,有电影院和咖啡馆。迪克13岁学会了打字,开始给报纸写稿子。14岁时,他就写了第一篇小说。

青少年时期,迪克喜欢上了古典音乐,还学会了德语。他喜欢德国文化,还自称有四分之一的德国血统。他上中学时开始在一家店铺里兼职打工,店里的业务包括修理收音机、卖冰箱卖留声机,还有一个卖唱片的区域。这个小店铺的场景后来多次出现在迪克的小说中。

迪克还和同学一起去交响音乐会的现场做引座员,他后来跟本书的作者安妮说,他得过一种眩晕症,在某一场音乐会上,内心发生了一种奇妙的转变,灵魂好像在那一刻沉入海底,从此之后,他只能通过潜望镜看着外面的世界,好像身处潜水艇中,无法再直接感知外面的世界。

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看来,年少的迪克很正常,喜欢古典音乐,偶尔抽支烟,非常聪明,也很固执,喜欢拼图游戏,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体育锻炼。当然他也有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他总害怕自己内急的时候,没法及时赶到厕所。迪克的想象力异于常人,我们总想寻找青少年时期的他有哪些怪癖,探究一下那种想象力从何而来,但对迪克这样的作家来说,他不会觉得自己古怪,外部世界才是古怪的。

迪克在伯克利上了大学,学的是哲学专业,但不到一个月就退学了,据说他患上了幽闭恐惧症,无法待在教室里。他在唱片店打工,遇到了第一任妻子珍妮特。两个人结婚时,迪克才19岁,珍妮特26岁,迪克的妈妈并不看好他们的婚姻,但妈妈认为,一段失败的婚姻也有教育意义。果然,这段婚姻六个月就结束了。珍妮特抱怨说,迪克在家里播放的唱片,都是她非常讨厌的。

还是在唱片店里,迪克遇到了第二任妻子克丽奥,朋友们说,迪克和克丽奥都喜欢音乐,而且音乐口味很相似,都喜欢意大利歌剧,所以他们两个才结婚,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情感基础。两个人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屋子里堆满了书和唱片,迪克总是坐在一把大安乐椅上看书,他看乔伊斯、贝克特等严肃作家的作品,克丽奥外出工作养家,但她不喜欢家务活,也不喜欢穿衣打扮,两个人整天都穿着破牛仔裤,养着一堆猫。

迪克在这个阶段开始写小说,他写科幻小说,也写奇幻小说。简单介绍一下,科幻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设想和创作,而奇幻小说的背景更偏向非理性,会涉及魔法、神等等。迪克给《奇幻与科幻杂志》投稿,但经常被退稿。他和克丽奥两个人非常穷,会从宠物食品店买食物吃。迪克在这个时候患上了广场恐惧症,不能外出就餐,也不能去看电影,只要处在多于两个人的环境中就感到不自在,他开始吃去氧麻黄碱,治疗广场恐惧症。他不能去音乐会,也不能去剧院。

从1951年到1958年,迪克一共发表了85个短篇科幻小说和5个长篇科幻小说,他还写了七本严肃文学小说,但这些严肃文学都是在他死后才出版的。迪克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中有一篇叫《琼斯创造的世界》,讲述了七个人形生物住在一个人造环境中,他们无法在现实世界生存,只能透过保护罩远远地看着旧金山,一旦离开保护罩,他们就会分崩离析。还有一个小说叫《福斯特,你死定了》,写一个住在防空洞里的小男孩福斯特。这些作品都是迪克精神状态的写照。

迪克逐渐有了名气,写小说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广场恐惧症也得到了缓解。1958年,迪克和克丽奥卖掉伯克利的房子,在加州的小镇雷斯岬买了一处小房子,这里有田园风光,可以种菜,养鸡养马。

就是在这个小镇上,迪克遇见了本书作者安妮,他们很快相恋。1959年愚人节,他们结婚了。安妮与前夫生有三个女儿,她们靠丈夫的遗产生活。迪克每年能写两个长篇科幻小说,但版税收入还不足以养活这个五口之家。这家人起初过得和谐快乐,他们养羊,种了一个菜园,安妮开始学着做珠宝设计,很快怀孕,生了第四个女儿,这是迪克的第一个孩子。

安妮发现,迪克对神秘的东西很有兴趣,他会读荣格的书《炼金术研究》《弥撒中的转换象征》,还会用《易经》占卦。迪克这一阶段写的小说《高堡奇人》中,就有很多用易经占卦的描述。怎么做珠宝首饰、怎么推销珠宝首饰,也出现在《高堡奇人》中。然而,迪克去世后,安妮写这本传记,去见了迪克的朋友才得知,当初迪克会向朋友抱怨,安妮在逼迫他不断地写作,高强度的工作弄得他筋疲力尽。

这是家庭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表面上很平静,可夫妻双方都在暗自处理生活的压力。妻子写丈夫,或者丈夫写妻子,虽然有外人无法达到的亲密,但也有很多疑点。

迪克和安妮婚姻生活的后半段总会发生争执,有家庭暴力事件发生,他们也曾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多年之后,安妮才从心理诊所获得自己的医疗记录,迪克向医生说,安妮花钱大手大脚,几乎把全家人逼入绝境,说安妮想抵押房子,拿五万美元去开一家唱片店,还曾拿刀威胁丈夫,想开车撞死丈夫。安妮说,迪克想把她送进精神病院,医生给她开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在这本传记中,安妮说,在当年的婚姻中,她无法帮助迪克克服内心深处的不信任感和恐惧感,她还说,小时候她觉得男人是有骑士精神的,后来渐渐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男人都会联合起来对付女人,她这里指的是迪克和医生联手想把她送进精神病院,她说,原来许多男人内心都非常惧怕女人。这是妻子给丈夫写传记非常奇妙的地方,有浓浓爱意,也有男女之间永远的敌意。

为了拯救婚姻,迪克和安妮开始去教堂做礼拜,他们结识了一位中年妇女,这位女知识分子带着女儿到迪克家做客,那个19岁的姑娘叫南希,留着长长的黑发,沉静内向,几乎不说话,她后来成了迪克的第四任妻子,还给迪克生下了第二个孩子。然而,这段婚姻也没有维持太久。1973年,迪克又遇到了一位17岁的姑娘特莎,特莎成了他第五任妻子,给迪克生下了儿子。

迪克的这几个孩子,现在在处理他的文学遗产。除了后两任妻子,迪克后来还有过好几位情人。这一阶段的迪克,靠吃药醒来,靠吃药入睡,他同时服用安非他命、苯丙胺和抗抑郁药,还有镇静剂,肌肉松弛药,胃松弛药,他找不同的医生给他开药,去不同的药房取药,还会向街头的毒品贩子买安非他命,会服用迷幻药LSD和冰毒制品。

迪克曾经向一位朋友描述自己的状态,他说,我现在不想死了,这是一种进步,但比抑郁症发作时更疯狂了。一天之中,恐惧、愤怒和性欲来回交替。他跟医生说,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正在窃听他的电话,偷闯进他的家,拿走他的文件。从精神状态来看,菲利普•迪克简直像个黑洞一般。

迪克在小说《暗黑扫描仪》中,从毒瘾者的角度描述了毒品的世界,小说中有一位警官,伪装成瘾君子,到一群吸毒者中卧底,他发现自己渐渐成为毒品世界的一分子,身体机能退化,大脑也坏了,最后成了个植物人,被送到康复中心。安妮说,她在描述迪克这一段的生活时,总想放弃写这本传记。迪克的这一段生活跟毒品缠绕在一起,显得太黑暗了。

实际上,安妮写迪克的青年时代,写他们的婚姻,都很有条理,但写两人分手之后的生活,就有一点儿破碎。她采访了迪克的朋友和情人,讲述了迪克后来的生活片段,也引用了很多信件来表明迪克的精神状态,但一对夫妻,似乎只能对彼此的前传有足够的了解和足够的把握,分手后,另一方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就总显得有点儿飘忽不定。

迪克在雷斯岬和安妮及四个女儿度过了一段正常的家庭生活,此后他对毒品的沉溺越来越重,在他生命后期,小说版税和电影改编给他带来丰厚的收入,迪克会资助前妻和朋友,却一直没有给安妮付过赡养费,他对安妮说,因为你很强大,很独立。安妮的确强大独立,她把几个女儿抚养成人,把自己的珠宝生意做大,还跟女儿一起养马,进行马术训练,这是这本传记抚慰人心的地方,在生活拮据、精神崩溃的困境之后,安妮和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明朗起来。

1982年,迪克中风,随后去世。去世后不久,电影《银翼杀手》上映,这是根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改编的。这部电影有一种迷离的似幻似真的末世感,是后世无数赛博朋克电影的开山之作。赛博朋克电影是科幻电影的一个分支,通常以信息科技或网络空间为主题,气氛阴郁。在这类电影中,科技高度发展,但大多数人都过着低质量的生活。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内容。菲利普•迪克,1928年出生,1982年去世。他有过五任妻子和更多的情人,他曾经患有广场恐惧症、幽闭恐惧症、抑郁症、妄想症,他依赖镇静剂、抗抑郁药、迷幻药和安非他命,他是个了不起的作家,留下的长篇小说超过三十部。

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来看看菲利普•迪克的小说《高堡奇人》和《尤比克》。

安妮和迪克在雷斯岬的时候,看过一本架空历史小说,这本书说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南方联盟取得了胜利。我们知道,真实的历史中,美国北方联盟要废奴,打败了南方联盟,但这本小说的设定与历史相反,是南方联盟获得了胜利。这部小说中还提到另外一本书,讲述的是北方联盟获胜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本书里还套着另一本书,有一个“书中书”,外边这个故事讲的是与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同的历史,里面提到的书,可能记载着比较真实的历史。

这类架空历史的小说,大多来自一种疑问:如果历史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会是什么样子呢?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写过非常著名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其中有这么一段,讲法兰克王国在公元732年打败了阿拉伯人,重新统一了法兰克王国。吉本说,如果当年阿拉伯获胜了会怎么样?他说,阿拉伯舰队可能不经什么海战就驶进了泰晤士河口,如果真是这样,那牛津大学的教授现在就要讲《古兰经》,讲台上就要讲穆罕默德的真理了。

吉本是18世纪的历史学家,他这个假设只是在文章中随口提一句,讲历史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但后世的小说家,会不断幻想,如果一个未曾发生的历史真的发生了呢?比如纳粹入侵了英国,那会怎样?如果没有独立战争,英国一直占据着美国,那又会怎样?

迪克看了那本讲述南方联盟获胜的架空历史小说之后,就用一台价值十美元的打字机写下了《高堡奇人》的开头。纳粹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了,他们瓜分了美国,东部地区是纳粹德国的一部分,西部地区是日本的一部分,中间有一段中立区。整个故事就在这个背景下展开,希特勒已经病入膏肓,纳粹马上面临着权力更迭,他们想炸毁美国。我们还可以看一看美剧《高堡奇人》的开头,纳粹的标志占据着时代广场那个大屏幕,旧金山街道上全是日文和汉字的招牌,美国人都热衷于空手道、茶这些东方文化,视觉效果还是很震撼的。

《高堡奇人》中有个叫韦格纳的纳粹高官,他向日本透露,纳粹德国要执行蒲公英计划,和日本开战。韦格纳也面临着纳粹德国的权力交迭问题,纳粹党卫军的海德里希将军跟总理戈培尔在对抗。韦格纳有一段心理独白,说,“即便戈陪尔被推翻了,蒲公英计划被取消了,那又如何?他们仍然存在,那些黑制服警察,那些纳粹党徒,他们还会在其他地方作恶,比如火星和金星……这就是人类生活的可怕困境。无论事态如何发展,全都是深重的罪孽。那么,为什么还要抗争呢?为什么还要选择呢?如果所有的选择都是同样的结果……在另一个世界里,可能会不一样,可能会更好一些。那里善恶分明,不像我们这里,善恶混淆在一起,辨别不清。”

在《高堡奇人》所描述的这个世界里,也提到了另一本虚构的书,叫《蝗虫成灾》,这本书讲的是英国和美国打败了纳粹德国和日本,丘吉尔一直担任英国首相,把英国变成了一个独裁国家。这和真实的历史有点儿接近,但又不是真实的。纳粹德国一直封禁这本书,谁持有这本书谁就在谋反,他们派出一个杀手,去刺杀《蝗虫成灾》的作者。

迪克在《高堡奇人》中要处理的问题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虚构的历史是不是更接近真实?这听着有点儿玄虚,我们都是具有现实感的人,我们读现实主义的小说也不会障碍。但有个作家提出过“虚拟感”这个词,虚拟感也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我们总忍不住会想,事情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我们只是随便想想,或者像吉本那样假设一两句,说阿拉伯人占领了英国会怎么样。但对某些人来说,虚拟感是很神圣的,它包含着一种建设的意愿,一种乌托邦激情,可以说,《高堡奇人》就是一本描述虚拟感的书。如果我们看电影《黑客帝国》,主人公尼奥发现自己原来生活在一个设定的程序之中,这也是一种虚拟感。菲利普•迪克吃很多药,是为了保持身体的现实感,但他也会吃迷幻药,想保留头脑中的虚拟感。

《高堡奇人》这本小说获得了雨果奖,这是迪克和安妮相处那段时间内写出的最重要的小说,小说原版的题词是“献给安妮”,后来两人离婚,小说再版的时候,迪克把题词改为“献给特莎”,也就是献给他的第五任妻子,这让安妮非常伤心,你不能一本书献给两个人啊。现在我们看到《高堡奇人》的中文版,扉页题词是“献给安妮”,这也算是尊重历史。在迪克和安妮分手之后,迪克还会时不时和安妮有联系,打电话说他和国税局之间的问题以及他的写作。安妮说,这些电话也许就是小说《尤比克》的灵感来源。

我们来看看《尤比克》写了什么。这本小说发表于1969年,正是美国登月成功的那一年。迪克在书中设定了一个“亡灵馆”,死去的人冻在里面,处在一种半死人的状态,活着的人可以去访问,用一种技术手段和半死人对话。小说开头就是一个叫朗西特的老板和他死去的妻子对话,他们一起经营一家公司,是联合创始人。老板娘死了,老板还可以去亡灵馆和她商量公司的运营。但半死人每次被激活,和活着的人讨论问题,就会向真正的死亡迈出去一步。

尤比克是一种防止衰亡的喷雾剂,用了它,就可以避免彻底的死亡。小说中的人物有心灵感应之类的超能力,能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但有时候,他们搞不清自己是活着还是处于半死的状态,整个小说像是在一个噩梦之中。我们很难说,亡灵馆中的交流是迪克给安妮打电话得来的灵感,但离婚之后,两个人之间会渐行渐远,一个人的离去,好像也带走了自己的一部分生命。

好,这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高堡奇人》和《尤比克》的设定,这两部作品都算得上菲利普•迪克的代表作,如果你对原作感兴趣,这两本小说的电子书就在本期文稿的最后,看一看菲利普•迪克是怎么把虚拟感发挥到极致的。

好,《菲利普•迪克传》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我们总结一下本期的知识要点。

第一,菲利普•迪克生于1928年,死于1982年,那一年,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上映。对于迪克迷来说,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科幻大师。《三体》作者刘慈欣就说过,科幻作家有很多,菲利普•迪克只有一个。

第二,迪克在小说中描述的世界扭曲、混乱、黑暗、荒谬又压抑。他得过幽闭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得过抑郁症,试过自杀,他生活中离不开药物和毒品,精神状态不稳定,他有过五任妻子和很多情人。本书的作者安妮是他第三任妻子,在迪克去世后,安妮访问了迪克的朋友和亲人,写下这本传记。

第三,迪克的小说大多描述一个奇异的世界,比如某种超生物,在太空中游荡,回到地球之后,就会像吸血鬼一样感染与他接触的人,此后地球上就会有很多游荡的超生物。简单来说,菲利普•迪克把虚拟感发挥到了极致,这也许是他的小说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他想象的世界和我们熟知的充满现实感的世界截然不同,所以,我们会感叹他的想象力,会好奇他的想象力从何而来。

撰稿:苗炜工作室 转述:杰克糖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划重点

  1. 在很多粉丝眼里,菲利普•迪克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科幻大师。

  2. 菲利普•迪克在小说中描述的世界扭曲、混乱、黑暗、荒谬又压抑,他本人的精神状态也一直不稳定,生活中离不开药物和毒品。

  3. 菲利普•迪克把虚拟感发挥到了极致,这也许是他的小说最让人着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