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红拂夜奔》 朱伟解读

《红拂夜奔》| 朱伟解读

关于作者

王小波,1952年生于北京,著名作家。王小波在杂文、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影响深远。除此以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中篇小说《黄金时代》、长篇小说《万寿寺》《红拂夜奔》等。王小波以高级的幽默感、智识上的理性主义和奔放的想象力著称。1997年在北京去世。

关于本书

这本书的灵感来自唐代传奇。王小波先是根据唐传奇写了一个中篇小说,后来又扩充成这部长篇,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小说的想象力纵横恣肆,甚至还把费尔马定理的证明挪到了唐朝。在故事中,李靖、虬髯客这些唐传奇中的人物,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核心内容

在小说里,李靖是唐朝最聪明的人,但是因为聪明,引起了公差的注意,一路被跟踪。后来,李靖成了卫国公,为皇帝设计了长安城,还设计了一系列统治的制度。等他反应过来,最聪明也就是最愚蠢后,就开始装傻。他设计的制度,最终禁锢了他自己,也牺牲了红拂。小说的出发点是自由主义的思想,主题是声讨对自由的禁锢。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朱伟。我会在得到为你解读一系列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在这些作家成名的时候,我曾经担任过他们的编辑,了解他们,也见证了那个时代,希望你能喜欢这份特别的解读。

今天我们讲王小波《青铜时代》中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红拂夜奔》。上一讲我们已经说过,王小波《青铜时代》中的三部长篇小说,都是根据唐朝传奇故事的戏写。这个红拂其实是个虚构人物,她最早出自唐传奇中的《虬髯客传》。髯就是胡子,虬髯就是乱糟糟的、卷曲的胡子。《虬髯客传》里,红拂是隋朝末年杨素家里一个拿着红色拂尘的歌妓,拂尘就是毛掸子。杨素是个冷血战将,隋朝把控实权的人物,他辅佐隋炀帝继位以后,其实没多久就死了。他身边美女如云,红拂是专门给他的宝剑拂尘的。

红拂夜奔,奔的是李靖。李靖是名门之后,他本来就在后来成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帐下。他发现李渊有反意,打算去告密,到了长安已经兵乱,李渊抓住他要斩首,李世民欣赏他的才华,就收他为手下。后来,李靖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称卫国公,简称卫公。这是历史上的李靖。唐传奇中写他是以布衣身份给杨素献策说,天下正乱,英雄四起,你身为重臣,应该网罗天下的豪杰,不应该岔着腿就在榻上傲慢地会客。杨素那时候见他的手下都是在榻上岔着腿的。杨素听完以后,马上站起来答谢,和他交谈甚欢。

红拂就站在旁边看,等到李靖谈完了要走,红拂就问,隐士住在哪里?李靖回家以后,天快亮的时候,红拂就敲门来夜奔了。李靖当时就说,杨司空那么大的官,你来投奔我,这如何是好?司空就等于是现在总理的级别了。红拂就说,其实他已经老朽了,府上姐妹都已经知道他大势已去,走的不少,他好像也不追究。李靖看红拂像天下掉下来的,越喜欢也就越害怕,但等了几天,好像也没什么大动静,就带了红拂奔着太原而去,因为李渊在太原。

他们中途遇到了大胡子虬髯客,红拂正在梳头,长发垂在地上,这个大胡子就盯着看。李靖刚要发作,红拂就问他贵姓,虬髯客说姓张。两人就认了兄弟,一起去了太原,见了李世民。大胡子说,李世民十有八九会是真龙太子,但还是要道兄来见见,于是带了一位道士再来太原。这道士见了李世民,出门就对大胡子说,这世界不是你的,不要以此为念。大胡子就把家业都给了李靖和红拂,去了扶余国。扶余国就是现在的朝鲜。后来随着这个故事的流传,又改成了扶桑国,扶桑国就是现在的日本。

王小波戏写这个故事,最早是先写了一个4万多字的中篇,今天讲的是他后来又写的18万字的长篇,我先讲这个中篇。

他把李靖写成洛阳城里一个欺行霸市的无赖,周围有一帮卖酒的风流寡妇。有一天他喝醉酒以后,说隋炀帝是色情狂,得了精神病,醒来已经躺到了杨素家的软床上。杨素以他攻击圣上要挟他,要把红拂许配给他,一开始就显出了荒诞。杨素说,公了就把你斩了,私了我就把干女儿嫁给你,你到我府上,但这种福你也享不了多久,过两个月你就会气虚、血虚,死在花前月下,老夫也就没了滥杀之名。杨素说,你也就别做逃跑的梦了,老夫已经把天下的剑客都收罗到了门下,你上天入地也跑不出我的掌心。李靖就说,你有本事就跟我打赌,给我三天的时间。杨素说,好,我就给你三天,你跑出洛阳,我就杀,要是你能跑出洛阳城700里,我就不予追究了。

李靖出了杨家的门,到他的情人卖酒的李二娘家里喝酒,混到晚上回家,红拂已经在他家里了。李靖说,不是还有三天吗?你怎么现在就来了?红拂说,郎君休得这样看奴家,奴要拼死救郎脱险。红拂在后人改写的戏剧中成了剑客,王小波也就把她写成有武艺的。她和李靖出了城,一直逃到山里,哪里难走走哪里,好不容易进了河北。一天晚上,红拂叫床引来了杨府的第一剑客。小说里细说,叫床是杨素的奸计,他府中的女子都要训练,做性事的时候要发出怪声,马上就能暴露了。红拂当然是不知道杨素的诡计了。李靖杀死了这个第一剑客,骑上他的千里马以后,就遇到了杨素请出的超一流剑客胡公和虬髯客。胡公骄傲,完全不把李靖当对手,他的刀法了得,很快就砍伤了李靖二十多处。但是李靖使计,从马上一脚离蹬,就把他踢下马去,把他撞倒踩死。

然后,虬髯客就来了。王小波描写他是身高不过七尺,却头大如斗,肩有别人的两个宽,胳膊有常人的腰粗,体重至少400斤,黑脸上一双牛眼,卷曲的胡须。李靖就说,你是名士,为何去做杨素的走狗?这大胡子就哈哈大笑说,我怎么会看上杨素,实话告诉你,我们师兄弟合谋要取隋朝的天下,现在我在杨府算个卧底。李靖说,原来是个义士,我正要去太原,先生是否同路呢?大胡子说,不同路,不同路,你要走就先把脑袋留下来。这李靖就诧异了,你我都反隋,为什么要杀我?大胡子说,我知道你3岁读兵书,5岁开始习艺,20岁就重读《孙子兵法》,俺今天不收拾你,10年后你有了兵就不好办了。李靖说,我猜先生的意思是要逼我入伙吗?大胡子说,俺兄弟10个,得了天下一人当一天皇帝,还得小半个月才能轮得过来,谁要你入伙,快快和我比剑,让我把脑袋割下来。李靖就说,我身上已经有二十多处刀伤,这样比不公平,有种你跟我比慢剑,比招不比力。

他们俩就下马划好了中间线,隔线而立,大胡子就让红拂给唱个小曲,红拂就发出床上的声音,使得大胡子浑身绵软,根本出不了招。等到红拂叫声一停,他出的每一招都无法破解,李靖只能后退。大胡子就说,输了就割头吧。李靖就耍赖说,三局两胜,结果大胡子又胜了,李靖一见躲不过,就吓晕了。醒来,大胡子已经离去。原来,大胡子在李靖昏倒以后,他就拜红拂说,曾于杨府见妹妹惊为天人,现在李郎昏死,你能跟我远走高飞吗?如果不能,我就杀李郎,再强暴你,你肯定无法抗拒。红拂答应了,但是说李郎现在昏死,望能宽限,10日后到太原相见。10天后,红拂如期而至,却拿了匕首对他说,李郎是我的丈夫,名节不可越,我是侠,游侠一诺也不可追,那就先按公的意愿,我再自裁。死后无颜见李郎,你就挖了我的眼睛,割了我的鼻子,封我的嘴巴和耳朵,不答应我就不从。大胡子因此羞愧极了,说妹妹冰雪贞节,令人无地自容,于是把家产都给了红拂,流窜到海外去了。

这是王小波中篇小说《红拂夜奔》的故事,接下来再说他怎么改编了这个故事,变成了一部18万字的长篇。

王小波把李靖和红拂的故事时空给延长了,从隋朝时候李靖原是洛阳城里的流氓,一直写到大唐,他成了李卫公,设计建造了长安城,意识到自己的聪明被皇帝利用,装成老年痴呆,最后60岁时候和红拂性交,猝死在床上。他一猝死就穿帮了,因为他死的时候是直撅撅的,两眼都睁着,皇帝看了他遗容就说,卫公不是患病,眼睛睁不开吗?他不仅出卖了自己,也出卖了红拂,明知道他装病而不禀告。李靖死后,红拂就只能申请自杀殉夫,因为如果她表示对活下去有兴趣,人家就会讨厌她。程咬金夫人就说,这女人好没廉耻,死了丈夫还跑出来。她对程夫人说,明天我就殉夫了,今天是出来看看熟人。程夫人马上就对她肃然起敬。

时空跨度拉大以后,夜奔传统故事里头,剑客围堵格斗的具体情节都没有了,王小波腾出笔墨来写,使得三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更搞笑,更有意味。这三个人的故事脉络变成什么样呢?

小说开头就写隋朝时候的洛阳城到处都是泥水,所以人们出门都要用拐,像踩高跷一样。也有“出租车”,就是把人装在麻袋里扛过去,身上保证溅不上泥浆,写得很好玩。李靖的出场很不一般,因为一般人是踩在三尺的拐上面蹒跚而行,三尺就是一米,而他是架着两丈高的双拐,两丈就接近七米了,一开始就营造出极端的夸张。说这李靖夹着双拐,一脚踩在街道的左边,一脚踩在街道的右边,马车只能从他两腿中间冲过去。说他使别人都蒙受胯下之辱,因为他的长袍下什么也不穿,毛茸茸的腿,生殖器就像一只展翅要飞的鸟。他走过来就像一个影子从天庭飘落,遮住了阳光。

李靖下了拐,遇到了穿皮衣皮裙、像个古怪妓女的红拂。这当然是王小波小说的描写,红拂不再拿拂尘了。小说里就说,红拂怪,是因为她太苗条、个子太高、皮肤太白。李靖要钱,她包里没钱也没有避孕套,却有很多进口货,比如西域的镜子、南洋来的香粉。王小波写那时候的避孕套是羊尿泡做的。李靖就什么也没拿,包还给红拂,就让她走了。这是他们的相遇,红拂因此把李靖看成古怪而有趣的流氓。而洛阳市民的说法,就说两人都像雷子,两个雷子也就是便衣碰到了一起。

这个小说里的李靖是被杨素派的公差给盯上了,盯上他是因为他暴露了自己的聪明,他把所谓的费尔马定理的证明,写在一本他画的春宫画小人书里头。小说里说,证明了这个定理,就证明他是最聪明的人,每月就能收到一张50两银子的汇票。隋朝的汇票是一块皮子,收到牛皮就是50两,马皮就是100两,收到汇票就等于暴露了聪明。而李靖每次聪明地摆脱公差以后,跟他的人数就会翻倍。费尔马定理是这部小说里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这部小说又是套装结构,在李靖、红拂、虬髯客的故事外,套着第一人称“我”王二的荒诞故事。“我”是数学家,除了在证明费尔马定理,还在写《红拂夜奔》。“我”后来证明了这个定理,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系主任署名才得到认可,变成了大家都认为的最聪明的人。反过来说,证明了这个定理,也就证明了自己是傻瓜,李靖当年在隋朝就因为证明这个定理才惹祸上身的。

费尔马是一位法国数学家,大约在1637年他提出了费尔马命题。1637年已经是明末了,和隋炀帝的时代差了1000年,所以,王小波这个戏说的跨度很大。这个命题提出以后,就引发了一代代数学家要证实它。这是数学,我不懂,王小波是对数学和物理都兴致盎然的,我想他是要用这个命题论证来说荒谬。因为,后来很多数学家的论证都是错的,直到计算机发明后,突破才有了机会。但是,1993年完成证明后又被质疑,被否定,参与者包括了小说中写的那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系主任。王小波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证明还不成功,所以他说,最近三四百年,所有人都在证它,谁也没有证出来。也有不少人在否定这命题,也没证出来。其实,1995年修补漏洞以后,这个定理已经被证明了。

我们回到小说里李靖的故事。这个李靖的身份,除了在市场上向小摊要保护费,在酒馆里和卖酒的寡妇混,还想考数学博士,自认为是知识分子。他懂波斯文,从波斯文转译过《几何原本》,还想出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证明,刻印了散发,结果被抓进去打了一顿,罪名是妖言惑众。李靖的情妇是卖酒的李二娘,但李靖找李二娘幽会的时候,李二娘其实也已经被发展成监视他的线人了。李二娘每月能领25两银子,卧底和李靖做爱,要随时汇报情况。小说里写,拿银子意味着她受领导重视,生命就有了价值,而拿了银子她做爱就更卖力了。

李靖和她幽会后,出门就被监视他的公差围上了,前面已经说过,他甩脱一次,公差的人数就会增加一倍,这时候已经翻倍到128人。他回到家,红拂已经夜奔到了在等他,告诉他,杨素准备法办他。刚说完,就听到屋子四面都响起很猛烈的水声,屋子就像淋浴房。红拂就问,下大雨了吗?其实是监视的公差在李靖的草房周围一起尿尿,泥墙本来就不结实,一下子就被冲倒了,李靖拉着红拂就跑了。是搞笑版。跑到一块菜地里,有个破土地庙,李靖就在庙里用各种方法和红拂做爱。红拂私奔的理由本来是因为有趣,她觉得李靖是个有趣的人,但她说,谁知道一见面他就用肉棍来扎我,无趣得很。

后来,李二娘知道李靖藏在菜地里头,因为他们常去破庙里偷情,李二娘就给李靖送吃的,公差跟在后面,就把庙给围住了,叫里面的人手抱着脑袋出来投降。李靖出来后,弯下膝盖撞倒一个公差,拉着红拂又跑,公差追,就掉进了他事先挖好的坑里。李靖和红拂逃出洛阳城,虬髯客就在后面跟踪。在这小说里头,虬髯客是个玩剑玩腻了的剑客,他先用剑刺白天的蝴蝶,夜里的萤火虫,再刺清风明月。都失去兴趣后,他就喜欢上了用麻绳编鞋子,编完了,他要用牙把鞋再嚼一遍,让鞋变得更结实,一辈子都穿不坏。但腮帮子因此撑坏了,胡子垂下来了。小说里就写,他的脸就像一个大海蜇。

他教红拂学剑,是师徒关系,他送了红拂一双他嚼出来的麻鞋,红拂因此穿上就想狂奔。大胡子单恋红拂,他本来可以轻易杀死李靖夺回红拂的,但因为他是伟大的剑客,他还爱着红拂,就不能这么干。他的结局是,眼看李靖和红拂在绿油油的水里脱光了衣服洗澡,上岸性交,就受了刺激,必须要当上领导才能消除刺激,就到了扶桑国当上了国王。当了领导,需要什么女人,就有什么女人,他就造出了几百个孩子。

这个小说里头其实没有很多关于追杀围堵的故事,跳过了过程。开头第二章和最后一章用了很多篇幅写李靖成了李卫公后的装傻,和他死后红拂殉夫的遭罪。

李卫公装傻是因为不但要有证明自己聪明的智慧,还要有证明自己傻的智慧。而王小波写的最浓墨重彩、淋漓尽致的是结尾的红拂殉夫。红拂成了李卫公设计的制度的牺牲品,她的殉夫过程按李靖设计的程序,先要申请死亡指标,因为非正常死亡是有指标控制的,红拂于是只拿到一个吊死的空出来的名额,吊死形象不好。给了名额还要到礼部去办手续,因为殉夫涉及到意识形态,就安排专家指导,安排给她的魏老婆子偏偏是个同性恋。工部下文,调来上等的金丝楠木,搭了一个三丈多高的门框,底下有自动升降的台子。原来上吊就是头伸进绳套里头,那搭起门框来,三丈多高,就必须要用自动升降的台子了。自动升降的台子要用拉绳子的办法来升降,红拂就说,底下的台子像肉铺的柜台,我挂在上面岂不像一口猪?

遭罪的是先要清肠,因为人死的时候大小便都会失禁,红拂不能死得太难看。清肠子先是要吃泻药,清空了以后,最后是吃棉花,用棉花把肠子擦干净。然后把她五花大绑上了吊架,拉了绳子,脚尖却还在地上,吊而不让死,形成一个优美的姿态,魏老婆子就猥亵她。等她断了气,就要马上割开血管放血,灌上水银再灌上铅,尸身就可以永不腐烂,肤色如血,端坐在灵堂里头供人瞻仰。小说里说她生前90斤,灌了水银就变成了800斤。王小波还另写了个红拂失踪的恶毒结尾,说她女儿开的妓院里多了一个脖子上总缠着围巾、说话嘶哑的妓女,有人说那就是红拂。

好,再简单说说这部小说的创作特点:

其一,我们在前两讲已经说过,王小波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这部小说的主题其实还是声讨自由的禁锢。小说里有一些题记,开头和题记就提到了“领导”这个词,说领导古已有之,领导就是决定了意志的那个人。对洛阳城里的公差而言,杨素是领导,但杨素之上还有皇帝,所以,杨素编了以他自己命名的杨代数、杨几何,就都被禁掉了。李靖成了李卫公,数学成就却留在了大唐的历书里头,这是因为他用数学符号指代了圣上、王后,万岁是平方,万万岁是立方,万寿无疆是常数。这是原文,书里就是这么写的。

在这部小说中,李靖的成功是因为他发现了做假的好处。征战的时候一箭射到他的脸皮上弹回来,好厚的脸皮,实际上他脸上挂着的是面具;他骑在马上,一打仗就挺着亢奋的生殖器,显得威风凛凛,鼓舞了士气,刀砍上去都崩坏了刀口,其实也是假的。明白了做假的好处以后,他就靠做假和打小报告获得了领导的信任。虬髯客听说了,就说,装神弄鬼不是真本事。什么叫装神弄鬼呢?王小波在小说里后来说明了,他说,凡是人类,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性交以前硬,性交以后软,听报告就犯困,这些都是不能改变的,谁要说他不是这样的,就是装神弄鬼。

李靖功成名就以后,皇帝就委托他设计长安城。起先,他不明白领导要他设计的目的是,要想防止想入非非,就要由擅长想入非非的人来制定实施,于是他造了一座城。为了保证城的牢固,就要用制度使得城里的人都安分守己。城建完了,他才意识到,这城也禁锢了他自己。小说里有个细节,按照他制定的国法,一品夫人只能穿一件粉红色的厚法兰绒睡袍,这个睡袍只能是李靖设计的式样,长到脚跟,有24个扣子,就像一个布口袋。在这口袋里,红拂一尺七的腰身和肥婆三尺三的没有差别,红拂因此就每晚都要骂他。他建了城,建议称新洛阳,因为他和红拂当年从洛阳逃出来,就立志要建一座新城,结果头盔上就被砍了一刀,才明白这是皇帝的城,不是他李靖的城,他李靖不是领导,因此他才回到做假,伪装老年痴呆,以每天睡觉为工作。王小波形容他那张松弛的脸说,就像降下的风帆。

其实,李靖设计长安城和红拂殉夫的过程,都是为了深化束缚这个主题。王小波以希腊人和埃及人的对比,调侃了我们古人的天圆地方认识论。他借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观点说,埃及光秃秃的,除了圆形的地平线,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他们呆头呆脑;希腊有山有水,风景如画,所以满脑子古怪。而李靖学贯中西,明白要保住一座城,就要让里面的人呆头呆脑,不想入非非,所以他要把这座城造得方方正正。大家看着方方正正的城池,只知道天圆地方,像个茅坑的模样。李靖设计的长安城里,所有人都在阴影里走路,因为没有经过批准走到阳光里是被禁止的。李靖后来也意识到自己愚蠢了,他说,自己去造一座城,然后自己住在里头,再也没有比这更糟的了。自己拉一些屎,尿一些尿,然后自己在里头沐浴,只有猪才会这么干。这就是王小波的语言,他的恶毒就是他的锐度,李靖和红拂的命运真远不如后来成了扶桑国领导的虬髯客。王小波说的是这样的故事,他们能逃出洛阳城,却被自己设计的长安城禁锢了。

第二,王小波使用费尔马定理,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怪圈的象征,证明了它就变成最聪明的人,最聪明的人就会被迫去做越来越多的蠢事,其实,也就会变成最傻的人。证明费尔马定理代表着聪明,又代表着愚蠢。王小波让小说中的“我”,把李靖的身份也改成数学家,是为了表达对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的态度。领导决定权力意志,隋朝的领导简单地用围捕、封杀的方法,导致隋朝只有不到四十年的历史;大唐的领导懂得了利用想入非非去管理想入非非,才有了大唐盛世。王小波这部小说的深度,其实在表达这荒谬的悖论。因此,他写洛阳城,是为了对比李靖后来设计长安城;写李靖的聪明,是为对比他后来意识到自己愚蠢的追悔莫及;写红拂夜奔,是为了对比她最后在李靖设计的程序中身不由己。所以,第一、第二章和最后一章是他写得最得意、最好的。

第三,还是感叹他的想象力。这部小说的主角其实是红拂,她是义无反顾奔赴自由的牺牲品。她的特征是长发委地。王小波在写《唐人故事》的时候,说长发是四尺多还是正常的,到了这部长篇里头,夸张成了三丈多,洗头的时候泡在水桶里头,就像一桶海带发起来的样子。一米是三尺,三丈多就是十米了,洗头发的时候需要十担温水和三斤鹅油肥皂,洗完头,头上就有二百斤。头发这么长,当然什么也干不了,她在杨府就变成专门养头发的。王小波描写,杨府里头养着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养指甲,养到一尺多长,两个手合在一起,就像豪猪。红拂养头发,头发垂下来就成了观赏植物。这都是杨素的收藏品。

蓄头发的好处是冬暖夏凉,她不需要睡衣,裹在头发里头就睡觉了,像个巨大的蚕茧。带着这十米长的头发,当然是没法夜奔的,所以王小波就说,离开杨府之前,红拂把头发剪了,改为三尺多了,三尺多才能出门。但是,一根头发到了末梢是十四五根,所以这些头发会自动膨胀,于是她就披着一头散发,像一团黑雾一样捉摸不定。这就是怪才,发明各种各样奇思怪想的王小波四十多岁就英年早逝,真可惜。

总结一下这一讲的知识要点:

第一,《红拂夜奔》也是对唐代传奇的改写。王小波一共写了两个《红拂夜奔》,先写了一个中篇小说,“时代三部曲”《青铜时代》里是他后写的长篇小说。

第二,这部小说借古讽今,现在的数学家“我”和《红拂夜奔》里李靖的故事对应,其实是写知识分子的处境,主题是写禁锢。

第三,这部小说还是一个套装结构。第一人称“我”王二,既是数学家,还改写了《红拂夜奔》。他把李靖的身份改成数学家,是为了给他一个自以为知识分子的称号,为了说对待想入非非的不同态度,因为知识分子经常会不安分守己。王小波要说的是,处理想入非非的不同态度,造就了历史的不同结果。

第四,这本小说确定了红拂是主角,私奔是自由的象征,小说故事就变成红拂奔向自由的悲剧。因为李靖成为了设计禁锢程序的工具,红拂最后身不由己的殉夫过程,就变成这程序展示的牺牲品。因此,这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开头和结尾。

撰稿、讲述:朱伟 脑图: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