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恐怖谷》 陈章鱼解读

《恐怖谷》| 陈章鱼解读

关于作者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英国小说家,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歇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了侦探小说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作家。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在一八八七年的《比顿圣诞年刊》上,他发表了《血字的研究》,从此,“歇洛克·福尔摩斯”这个名字出现在了世界文坛的华丽舞台上。

柯南·道尔一生共创作了六十个福尔摩斯故事,包括五十六个短篇和四部中篇小说,前后经过了四十年。

柯南·道尔影响了后世所有的侦探小说家,改变了侦探小说的历史,为侦探小说的发展,甚至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本书

《恐怖谷》是柯南·道尔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描绘了一个古老庄园中的离奇案件。案件的背后,又有一桩横跨英美两国,时间相隔20年的传奇故事。

不仅如此,在福尔摩斯系列中,有一个大反派——莫里亚蒂教授,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对决出现在好几篇故事中。柯南·道尔把《恐怖谷》这个故事,写成了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第一次交锋。这样,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对抗,成了福尔摩斯系列中一条完整的故事线。

核心内容

你将听到:

1、这部福尔摩斯的代表作,到底是一个怎样惊悚离奇的故事?

2、柯南·道尔的晚年,为什么会迷上神秘学?

3、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三巨头」,都和福尔摩斯小说有怎样的不解之缘?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英国推理小说家柯南·道尔的长篇小说《恐怖谷》,这是福尔摩斯系列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们解读福尔摩斯系列的最后一期音频。

《恐怖谷》首次发表于1914年,在《恐怖谷》之前,柯南•道尔已经12年没有出版长篇小说了,所以这部小说一发表,就引发了福尔摩斯爱好者的轰动。

这部的叙述风格,是典型的福尔摩斯系列的叙述风格,描绘了一个古老庄园中的离奇案件。案件的背后,又有一桩横跨英美两国,时间相隔20年的传奇故事。

不过这部小说又和其他的福尔摩斯故事有一些不同。在福尔摩斯系列中,有一个大反派——莫里亚蒂教授,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对决出现在好几篇故事中。我在解读《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时,提到柯南·道尔给莫里亚蒂和福尔摩斯的对决,安排了一个悲壮的结尾。柯南·道尔把《恐怖谷》这个故事,写成了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第一次交锋。这样,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对抗,成了福尔摩斯系列中一条完整的故事线。

这期音频,我会分成两部分为你解读《恐怖谷》。在第一部分,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不同寻常的福尔摩斯故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案件。在第二部分,既然是解读福尔摩斯系列的最后一期,我们就来聊聊,作者柯南·道尔的晚年,还有福尔摩斯系列对此后文学界的深远影响。

我们先来听故事。

大多数的福尔摩斯小说,都是华生和福尔摩斯在公寓里闲谈,一位委托人带来了一件离奇的案件。但是《恐怖谷》的开头,是福尔摩斯收到了一封密码信,寄信人是福尔摩斯的一个线人,福尔摩斯花了很多力气收买这个线人,让他监视莫里亚蒂教授。

莫里亚蒂教授是何方神圣呢?他是福尔摩斯系列小说里的第一号大反派。用福尔摩斯自己的话来说,莫里亚蒂教授是“犯罪界的拿破仑”“伦敦城中一半的犯罪活动是他组织的”。他的智力水平几乎与福尔摩斯本人相当,对外的身份是数学教授,实则是英国一个犯罪组织的头目,控制着伦敦大部分犯罪活动,甚至把手伸向了欧洲大陆。

在福尔摩斯系列小说中,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进行过多次交锋。柯南·道尔曾经想结束福尔摩斯这个系列,于是他写过一个故事叫作《最后一案》,在这个故事里,柯南·道尔给福尔摩斯安排了一个悲壮的结局:为了阻止莫里亚蒂,福尔摩斯和他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两个人一起跌落悬崖。

当然我们知道,柯南·道尔后来又继续了福尔摩斯系列的创作,在他的设定里,福尔摩斯虽然跌落山崖,但是侥幸逃生,之后福尔摩斯销声匿迹了好几年,就是为了彻底捣毁莫里亚蒂教授的犯罪组织。

虽然柯南·道尔创作《恐怖谷》是更往后的事情,但是小说中设定的时间则在《最后一案》之前,是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更早的一次交锋。

咱们说回这个故事,福尔摩斯接到了线人的密信,他还没有来得及破译出密信的内容,只能看出信中有“伯尔斯通”和“道格拉斯”两个词。这时一位警察来访,警察想要告诉福尔摩斯的信息,似乎和密信是相通的。警察告诉福尔摩斯,伯尔斯通庄园的道格拉斯先生昨天夜里被人残忍地谋杀了。

警察向福尔摩斯介绍了一下详细的案情。

伯尔斯通是个小村落,因为风景优美,所以吸引了一些贵族和富商到这里盖别墅,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伯尔斯通庄园。这座庄园历史悠久,不过废弃了多年,直到最近道格拉斯先生把它买了下来,并且修缮一新。

道格拉斯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邻居们也不太清楚,只听说他是在美国开金矿赚了大钱。不过,道格拉斯先生慷慨大方,热爱福利事业,也喜欢和邻居们聚会,很快获得了邻居们的喜爱。

和道格拉斯先生一起住在庄园里的,还有比他小20岁的道格拉斯太太、一位管家、一位女仆人,最近还有道格拉斯先生在美国认识的朋友巴克先生。惨剧发生的那一夜,就是这位巴克先生跑到附近的警察局报警,说道格拉斯被人杀害了。

警察来到伯尔斯通庄园,发现道格拉斯倒在自己的卧室里。警察在现场发现了凶器,是一支被锯断了枪管的霰弹枪,显然射击的距离非常近,道格拉斯的头几乎被崩得粉碎。窗户打开,窗台有血迹,地上有污泥,这让警察相信,一定是有人从外边闯了进来。

警察询问了巴克,他是在半夜听到一声枪响,马上来到道格拉斯的房间,却没有看到凶手。这座伯尔斯通庄园周围挖了一圈护城河,只靠一个吊桥通往外界,夜里巴克先生听到枪响时,吊桥是被吊起来的,巴克为了出去找警察,这才把吊桥放下。警察又询问了管家,得知当天道格拉斯太太在庄园里招待了客人,晚上六点客人们离去,管家这才把吊桥吊起来。警察推测,如果有外人进入庄园,他一定是在六点前顺着吊桥走进来,藏进了道格拉斯的卧室,杀死道格拉斯之后,渡过护城河逃走的。

除此之外,警察还在现场发现了两个蹊跷的事情,第一,管家告诉警察,道格拉斯先生习惯在手上戴三个戒指,而此时的尸体上,只有两枚戒指,丢失的那一枚,是道格拉斯的结婚戒指。第二,现场有一张奇怪的卡片,上边写着“V.V.341”。

福尔摩斯决定接受委托,亲自去伯尔斯通庄园调查案件。经过调查,福尔摩斯排除了自杀和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他也认为是外人潜入庄园作案。至于为什么会有一张卡片,福尔摩斯推测,这是凶手在向其他党羽报信,当地报纸一定会报道这起案件,神秘卡片的细节也肯定会被记者写下来,这样凶手的党羽看到报纸,就知道凶手已经得手了。

但是有两件事福尔摩斯自己一时也想不清楚,一个是凶手为什么单单拿走了道格拉斯的结婚戒指?另一个是凶手为什么没有选择一种安静的武器,而是选择了霰弹枪?毕竟巨大的枪声,太容易暴露自己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案情,福尔摩斯询问了道格拉斯太太,道格拉斯太太也不知道丈夫得罪了什么人,只是说道格拉斯偶尔会提起一个地名,叫“恐怖谷”。尤其是前几天,道格拉斯先生进了一趟城,回来之后,就变得心神不宁。

福尔摩斯还发现了一处疑点,道格拉斯太太说案发当时,自己下楼查看,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被女管家劝说上了楼。福尔摩斯感到奇怪,怎么会有妻子不看一眼丈夫的遗体,就跟着女管家上楼呢?他认为,道格拉斯太太一定在隐瞒什么。

福尔摩斯又继续调查案发现场,结果发现,窗台上的脚印竟然和巴克先生的脚印一模一样。这让福尔摩斯坚信,巴克先生和道格拉斯太太,肯定是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为了引蛇出洞,福尔摩斯谎称要在第二天抽干护城河的水,在水下打捞线索。当天夜里,福尔摩斯果然发现,巴克来到护城河边,从水中打捞出一个包裹。

福尔摩斯当即出现,拆穿了巴克。不过他并不认为,巴克就是杀死道格拉斯的凶手,他抓住巴克,是为了逼出另一个人,那就是真正的道格拉斯先生。

原来,道格拉斯先生并没有死,而是一直潜藏在庄园中。为了不让巴克蒙冤,他只好出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道格拉斯先生给大家说清了事情的始末缘由。这要从很多年前讲起。

原来,在20年前,道格拉斯是美国平克顿侦探社的一名侦探。这里我要补充一点历史背景,平克顿侦探社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他们的“侦探”和福尔摩斯这个侦探很不一样,与其说是侦探社,不如说是安保公司。当时的美国,西部地广人稀,警察人力有限,大量不法之徒融进西部,袭击火车、抢劫银行,平克顿侦探社的主要业务,就是保护富人、政客的安全,还有代替警察消灭这些不法之徒。小说中所写的年代,正是平克顿侦探社的全盛时期,号称雇员人数超过美国陆军。

咱们接着讲故事,道格拉斯先生当年就是平克顿侦探社的一名侦探,为了消灭一伙名叫“死酷党人”的黑帮匪徒,他隐姓埋名潜入黑帮,当了卧底。这个黑帮位于一座山谷中,用残酷手段控制着山谷中的煤矿和铁矿产业,所以这个山谷被人们称为“恐怖谷”。

道格拉斯先是获得了帮派首领的信任,而后设了一个圈套,他明着告诉首领,现在有平克顿的侦探在调查帮派,不过自己已经知道线索,可以带着大家去抓侦探,结果首领和匪徒们都被道格拉斯一网打尽。

首领和一些穷凶极恶的匪徒被判了绞刑,其他人被判处徒刑。10年后,几名匪徒刑满释放,他们发誓要找道格拉斯报仇。

此时的道格拉斯已经不再是侦探,他开了一家矿业公司,合伙人就是巴克先生。攒下一大笔钱之后,他搬到英国,娶了现在的道格拉斯太太,成为一名庄园主。

匪徒们在英国人生地不熟,于是他们选择和“犯罪界的拿破仑”莫里亚蒂教授合作。莫里亚蒂教授利用自己的犯罪网络帮他们找到了道格拉斯先生,一名匪徒就找上门来报仇了。

也许是侦探的敏锐观察力,道格拉斯先生去城里的时候,认出了当年的仇人,回来之后,他就小心翼翼等着仇人来和他拼命。仇人带着刀带着枪,潜入庄园之后,在房间里遇上了严阵以待的道格拉斯先生。在搏斗中,道格拉斯杀死了仇人。可是他知道,虽然这次逃过了一劫,但是他在外边还有仇人想要他的命,这样下去,永远是防不胜防。

那怎么办呢?道格拉斯意外地发现,这个凶手的身高体型和自己非常相似,于是他想出一个出其不意的计划,在巴克和妻子的帮助下,他把自己的衣服穿在了仇人身上,把自己的戒指也套在仇人手上,唯一的问题是那枚结婚戒指戴得时间太长,一时取不下来,时间紧急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之后他用枪打烂了仇人的脸,又让巴克帮忙在窗台做出脚印,把凶手的衣物和刀扔进护城河中。这样,他就伪装出自己被杀、凶手潜逃的假象,希望仇人们听到这个消息能够回到美国,他就可以等风头过去之后,开始新的生活。

道格拉斯先生最终被法庭认定是正当防卫,无罪释放。但是福尔摩斯认为,既然道格拉斯没有死,莫里亚蒂教授一定不会甘于失败。他劝说道格拉斯先生,这里太危险了,应该尽快离开英国。让人震惊的是,两个月后,福尔摩斯得到消息,道格拉斯乘坐轮船离开了英国,但是不幸落海身亡。

福尔摩斯相信,这不是一场意外,而是莫里亚蒂教授的一次报复。《恐怖谷》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对决,才刚刚开始。

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柯南·道尔的晚年生活和福尔摩斯对后世侦探文学的影响。

柯南·道尔的晚年,有可能和你想象得不太一样,他虽然在小说中创作了一位只看逻辑思考、不信神秘力量的侦探,可是他在晚年最感兴趣的,却是一种被称为“唯灵论”的神秘学。

唯灵论相信人的灵魂永远不灭,就算肉体已经死去,灵魂依然存在。人们可以通过招魂术,和逝者的灵魂沟通。

当然,柯南·道尔也不是脑子一晕,就迷上了“唯灵论”。这和他所处的时代是有关系的。

今天我们听到“招魂术”“与灵魂沟通”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屑一顾,但是生活在20世纪初的人们却不这么想,因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年代,汽车、飞机、电灯、留声机,每一种新事物都在颠覆人们原有的认知。对于柯南·道尔来说,他不觉得“唯灵论”是一种宗教或者巫术,他认为唯灵论是一种有科学依据的新兴事物。

柯南·道尔愿意去相信唯灵论,可能也因为他在晚年遭遇了太多的生死离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柯南·道尔出于对祖国的热爱,踊跃参与到战斗中。他要求上前线,只不过那时他已经五十多岁,超过了入伍的年纪,于是,他自己组建了一支民兵预备役部队,并且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民众组建类似的军事组织。

后来,英国政府邀请柯南·道尔加入政府委员会,帮助建设官方的预备役部队,这让柯南·道尔感到十分光荣。

可是,战争是残酷的,柯南·道尔有许多位亲属在大战中失去了生命。他的两个侄子、妹夫、妻子的弟弟都在战争中牺牲,他的弟弟和大儿子虽然逃过了战争的浩劫,却被疾病夺去了生命。

接连不断的噩耗给了柯南·道尔沉重的打击,他意识到,对于战争和死亡,他无能为力。这让他对于唯灵论更加着迷。他开始自己组织招魂仪式。尽管很多知名科学家的文章也让他对唯灵论产生过动摇,但是,他坚信自己是最好的见证人,那些通过灵媒之口说出的死者话语就是最好的证据。

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中,柯南·道尔除了继续创作福尔摩斯系列,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推广唯灵论。他撰写了十三本和唯灵论有关的书籍,不过在出版社那里,这些书完全没有小说的待遇。很少有出版社愿意帮柯南·道尔出版这些唯灵论的书籍,他甚至要自己掏钱才能让书出版。他还远渡重洋去往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四处发表演说推广唯灵论。后来,柯南·道尔的心脏出了毛病,医生忠告他,再这样劳神费力,无异于自杀,可他还是为了宣传唯灵论不断奔走。

1930年,71岁的柯南道尔一病不起,最后,他在妻子、女儿、儿子的陪伴下安然离世,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一直照顾自己的妻子说:“你棒极了。”

柯南·道尔去世的消息引发了整个英国的震动,无数人怀念他,大批的电报涌来,悼念他的花铺满了整个庭院。

最终,柯南·道尔被安葬在离家不远的墓地,他的墓碑上刻着:

真实如钢

耿直如剑

阿瑟·柯南·道尔

爵士

爱国者,医生,作家

柯南·道尔虽然去世了,但是,他对于侦探小说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虽然福尔摩斯系列不是最早的侦探小说,但是在福尔摩斯之前,侦探小说的创作数量非常少,而且很少有佳作出现,也就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算是优秀的代表。不过,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侦探小说和恐怖小说、神秘小说、间谍小说混杂在一起,被统称为“惊险文学”。比如爱伦·坡,按今天的文学类别,他既写侦探小说,也写恐怖小说。他的作品里边充满离奇恐怖的事件,甚至还有死者复活的情节。

可以说,直到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和恐怖小说终于开始分家,恐怖小说不太注重理性,小说中允许出现非自然的情节,而侦探小说是坚持理性的,侦探手法和最终的解答必须要合乎逻辑。

而且就是因为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真的成为一种流行文学。在写完《回忆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柯南·道尔心生厌倦,不再创作侦探小说。但是读者对这类作品的兴趣大增,杂志社和出版社四处挖掘其他优秀作者,让他们创作侦探小说,这刺激了侦探小说的发展。这股热潮甚至延续了上百年。不得不说,福尔摩斯系列是侦探小说兴盛的引领者。

柯南·道尔之后,几乎每一位伟大的侦探小说家,都受到福尔摩斯系列的影响。

比如比柯南·道尔小五岁的法国作家莫里斯·勒布朗。在福尔摩斯系列大卖之后,有人劝莫里斯·勒布朗去写侦探小说。于是,莫里斯·勒布朗就创作了“亚森·罗平系列”。不过,莫里斯·勒布朗的天才之处,在于他没有照搬福尔摩斯的套路,他笔下的亚森·罗平,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侦探,而是一位劫富济贫的侠盗。罗平总是神出鬼没,擅长易容,可以模仿别人的形态和声音,悄无声息偷走别人的不义之财。

不仅如此,莫里斯·勒布朗还在小说中把福尔摩斯写了进去,在一些故事中,他让福尔摩斯和罗平成为对手,罗平负责作案,福尔摩斯负责破案,两个人斗智斗勇,互有胜负。当然,在莫里斯·勒布朗的小说中,最终还是罗平更胜一筹。

这件事还引起柯南·道尔的不满,所以在莫里斯·勒布朗后来的小说中,他只好给那位侦探换了个名字,但是读者们都能看出来,那位侦探从外形到性格,全是照着福尔摩斯写出来的。

莫里斯·勒布朗创作的罗平影响力很大,几乎与福尔摩斯齐名,堪称怪盗的代表。

就在柯南·道尔去世前后,侦探小说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有三位小说家,被称为“黄金时期三巨头”,分别是英国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美国小说家埃勒里·奎因和约翰·狄克森·卡尔。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侦探小说的女王,“得到听书”也解读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无人生还》,这部小说总销量一亿册,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侦探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走上创作之路,就是因为受福尔摩斯系列的影响,她在自己的《自传》中提到,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姐姐就给她讲述福尔摩斯的故事,将她引入了推理小说王国的大门。这激发了她的热情,想要自己创作小说。

当克里斯蒂提笔构思自己的作品时,她想塑造一个独特的侦探,这还是受了福尔摩斯的影响,因为她觉得自己永远也没法超越柯南·道尔,最终,在她的笔下诞生了一位形象和福尔摩斯大不一样的波洛侦探。

不过,在阿加莎·克里斯蒂早期的作品中,还能看到福尔摩斯故事的影子。比如小说中,阿加莎给波洛侦探安排了一位助手黑斯廷斯上尉。这位黑斯廷斯上尉不论是性格,还是在小说中的作用,都深受华生的影响。黑斯廷斯是波洛坚定的支持者,他勇敢、忠诚、爱国、富有同情心,只是不具备波洛的超人智力。在故事里,黑斯廷斯是读者和侦探之间的桥梁,他代替读者发问,让侦探有机会向读者说明自己的思路。这种天才侦探加老实人助手的组合,也成为后来的作家创作侦探小说时的一种标准配置。

黄金时代另一位巨头人物埃勒里·奎因也深受福尔摩斯的影响。顺便说一句,埃勒里·奎因不是一个人,他是一对表兄弟共用的笔名。这对表兄弟作家合作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创造了不少难以逾越的佳作。尤其是他们在侦探小说中首次开创了“挑战读者”模式,就是小说叙述到一定程度之后,书中会特意有一节,上边明确告诉读者,在前边的叙述中,已经把所有的线索都呈现在你眼前,现在你真真正正和侦探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接下来的章节中,侦探就要揭露真凶是谁了,你也可以在这里开动脑筋思考一番,利用自己的智力和侦探一较高下。

可是,即使所有的线索都已经提到,后边真凶揭露的那一刻,还是会让读者大吃一惊,挑战通常都以读者心悦诚服的失败告终。这对表兄弟通过绝妙的诡计设计,将侦探小说变成了精巧的智力游戏。

这两兄弟的创作,也是深受福尔摩斯的影响。根据弟弟的回忆,在他12岁的时候,因为耳朵发炎住进了医院,一位阿姨探病的时候给他拿了一本书,就是一本福尔摩斯的小说集。弟弟说,当他翻开第一页的时候,他就感觉自己耳朵的疼痛消失了,他花了一个晚上,就把这本书读完,感觉自己叩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兄弟俩在创作中,也继承了福尔摩斯的推理方法。举个例子,小说中,侦探自己说过一段话:“纯粹的推理意味着你穷尽了每个可能性,但有一个,在给定的等式中,一个不管多么不可能,多么荒唐的可能性,它可能看起来未被证实,但肯定是正确的。”

如果听过之前《血字的研究》的解读,你就知道,这段话和福尔摩斯的那句名言“当你排除了所有不可能的因素后,剩下的东西,无论多么不可思议,都必定是真实的。”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至于黄金时期三巨头的另一位,约翰·狄克森·卡尔,他被称为密室推理之王,擅长写密室题材的侦探小说。他的小说不仅设计谜题的手法巧妙,还擅长营造诡异恐怖的气氛,黑暗的夜晚、无人的房间、离奇的死亡。你一听就知道,这正是柯南·道尔写小说时最喜爱的风格。

确实,约翰·狄克森·卡尔本身就是一位福尔摩斯的重度爱好者和研究者,他除了侦探小说之外,还专门写过一本柯南·道尔的传记。由此就能看出他对福尔摩斯的喜爱。

福尔摩斯的小说,一方面,有大量观察推理的情节,让侦探小说带有智力游戏的意味。另一方面,案件又往往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呼应,展现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后来的侦探小说家,有的重心放在推理上,让小说以解谜为主,追求逻辑性和智力刺激,这一类侦探小说被称为“古典派”或“本格派”;还有的侦探小说家更关注案件,探索杀人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矛盾和黑暗现象,这一类侦探小说被称为“社会派”。

但是你会发现,不论是“本格派”还是“社会派”,这些侦探小说追本溯源,都能看到福尔摩斯系列的影子。

到这里,这本《恐怖谷》其中精华的部分,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我用4个音频,将福尔摩斯系列的4部长篇小说《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全部解读了一遍。在4个音频中,我们还聊了柯南·道尔的一生,侦探小说的变迁,福尔摩斯这个人物的魅力,福尔摩斯系列对后来的影响,乃至福尔摩斯与中国的缘分。

福尔摩斯系列除了4部长篇以外,还有56部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同样写得扣人心弦,甚至有的案件精彩程度要超过长篇小说。我在文稿内附上一张书单,这是柯南·道尔自己挑选出的12个他最喜欢的福尔摩斯短篇小说。我在文稿中,也附上了福尔摩斯全集电子书的链接,你可以从这12个短篇故事开始,开启你自己的福尔摩斯阅读之旅。

柯南·道尔的选单:

  1. 《斑点带子案》

  2. 《红发会》

  3. 《跳舞的人》

  4. 《最后一案》

  5. 《波希米亚丑闻》

  6. 《空屋》

  7. 《五个橘核》

  8. 《第二块血迹》

  9. 《魔鬼之足》

  10. 《修道院学校》

  11. 《马斯格雷夫礼典》

  12. 《赖盖特之迷》

如果你更喜欢电视剧的话,我向你推荐上世纪80年代英国拍摄的福尔摩斯系列电视剧。这个版本忠于原著,还原度高。扮演福尔摩斯的演员叫杰瑞米·布雷特,更是被福尔摩斯的爱好者们称为“最像福尔摩斯的男人”。

我还想向你推荐另一部更新的电视剧,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神探夏洛克》,这部剧把福尔摩斯搬到了21世纪的伦敦,在现代繁华的大都市里,用现代知识和高科技破获案件。这部剧对原著的剧情做了极大的修改,甚至有的故事和小说完全不一样,但是导演和编剧是资深的福尔摩斯爱好者,他们能把小说中津津乐道的桥段,化用进新编的剧情中,而且,因为把舞台搬到了现代,所以更能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感受到福尔摩斯这个人物的魅力。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红包分享”按钮,把这个音频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划重点

  1. 《恐怖谷》是福尔摩斯系列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柯南·道尔把这个故事,写成了福尔摩斯和大反派莫里亚蒂的第一次交锋。这样,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的对抗,成了福尔摩斯系列中一条完整的故事线。

  2. 因为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真的成为一种流行文学。柯南·道尔之后,几乎每一位伟大的侦探小说家,都受到福尔摩斯系列的影响。

  3. 侦探小说在后来分成“本格派”还有“社会派”,不过这些侦探小说追本溯源,都能看到福尔摩斯系列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