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王尔德传》 苗炜工作室解读
《奥斯卡•王尔德传》|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传记作家理查德•艾尔曼,曾任教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
关于本书
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为了写这本王尔德传记,作者艾尔曼曾经耗时二十年进行研究、调查和撰述。书里的资料很丰富,再现了王尔德当年的生活场景。
核心内容
为什么说王尔德是一个打造了自己的传奇的作家?他如何面对嘲讽,如何看待坏名声?王尔德遭难时,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幸灾乐祸?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奥斯卡•王尔德传》。王尔德是英国作家,写过剧本、诗歌、小说和评论文章,有很多金句流传,比如,“抵抗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屈服于诱惑”,比如,“每当有人同意我的说法,我就觉得自己肯定是错了”,再比如,“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
除了金句,王尔德还有一些轶事流传。他出访美国时,海关人员问,有什么要申报的东西,他说,我除了才华之外,没有什么要申报的。这件事不知真假,但人们感觉王尔德能说出这样的话,于是也就流传开了。这类轶事符合王尔德的作风,他说过,人生的第一要务就是摆姿态,至于第二要务是什么还不知道。他还说过,比起作品,艺术家更重要的任务是打造自己的传奇。
王尔德就是一个打造了自己的传奇的作家。有统计说,他是莎士比亚之外,被人阅读最多的英国作家。他是牛津高材生,年少得志,但41岁那年被控有伤风化,被判入狱两年,身败名裂,出狱后穷困潦倒,1900年死在了巴黎。他的墓在巴黎,墓地上有雕塑,按照他的作品《斯芬克斯》中的意象,是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如果你去看王尔德的墓,会看见雕塑上永远有很多红色的唇印,那是人们用亲吻来表达对他的敬意。
这本传记的作者是理查德•艾尔曼,曾经在耶鲁大学、都柏林三一学院读书,后来在哈佛、耶鲁和牛津大学做教授。每天听本书解读过的《乔伊斯传》也是他的作品。这本王尔德传是艾尔曼最后一本书,写完这本书,他就去世了。他把这本传记分成上下两卷,上卷叫“顺流”,写的是王尔德41岁之前的事情,顺风顺水,春风得意。下卷叫“逆流”,写的是王尔德受审入狱及出狱后最后几年的凄凉晚景。
今天的解读也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讲“顺流”,第二部分讲“逆流”,我会穿插介绍一些王尔德的金句。如果你对他的人生感兴趣,可以再去找他的作品看一看。但是,请记住,王尔德的人生就是他最精彩的故事。
好,我们进入第一部分。
1854年,王尔德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一个富足而成功的家庭。父亲是医生,非常健谈,妈妈是个诗人,喜欢社交,父母喜欢在家里搞派对。他从爸爸那里继承了健谈,从妈妈那里继承了嘚瑟,他很小就喜欢精美的服饰,十来岁时,得知英国的公诉案件一般都以“女王诉某某”为标题,就向小伙伴们宣称,有朝一日,一定要成为“女王诉王尔德”案中的被告。
王尔德在都柏林的一所公学毕业,然后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成绩优秀,不到二十岁,获得牛津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很不错,花钱的本事也不小。他买的东西有蓝色大杯子、烛台装饰品、各式葡萄酒杯、镀金的早餐瓷器等等,他买这些是为了在宿舍里招待同学一起喝酒,宿舍里还会摆满百合花及各种装饰品。
王尔德的专业是古典文学,从趣味上说,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喜欢研究美学。但他的唯美主义不停留在文学理论及诗歌创作上,他讲究房屋的装饰,讲究华丽的服饰,会欠裁缝和珠宝商的钱,以至于学校都会出面要求他还钱。在爸爸去世之前,王尔德不会为钱发愁,但爸爸死后,王尔德面临困难,他要考虑找一份挣钱的工作。妈妈给他写信说,你还不用去找一份卑贱的工作,你可以把爸爸留给你的一栋房子卖掉,拿着卖房子的钱轻松过十年。这不是挺好吗?
按理说,爸爸留给他的遗产,精打细算的话是能过日子的,但王尔德是炫耀性的消费,他要富丽堂皇的衣服,精美的瓷器和地毯。大学毕业后,他没能得到自己申请的工作,就卖掉家里的一栋房子,带着将近三千英镑,来到伦敦,和朋友租了一间房子,他打算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伦敦。他先在社交圈里结识了画家惠斯勒,结识了威尔士亲王,结识了几位女演员,他给这些女演员写诗献花,和一两个社交名媛传出绯闻。
其中一位叫萨拉•伯恩哈特的演员,尽管已经破产,她还尽力过着引人注目的生活,她总告诫年轻人,要大胆花钱,钱就是用来花的。王尔德和萨拉交往密切,据说他从萨拉那里学会了发声方法,练就了一副好嗓音,为他以后的演讲提供了很大帮助。和这些女演员的交往,也帮助王尔德找到了职业方向,他打算给这些女演员写剧本,成为一个剧作家。
王尔德浮夸的生活方式受到一些人嘲笑。有位剧作家以王尔德和画家惠斯勒为原型,写了一出话剧叫《佩辛丝》,来嘲笑王尔德和唯美主义者。有次,王尔德在晚宴上遇到这位剧作家,他侃侃而谈,在餐桌上聊了半个小时,剧作家说,我真希望能像你一样擅长交谈,但我还是愿意闭上嘴,以此为美德。王尔德说,那可太自私了,我可以放弃说话的乐趣,但不能让别人失去倾听的乐趣啊。王尔德有谈话的天赋,在牛津也曾和教授磨炼谈话的技巧,他有学识,会聊天,能侃大山,能脱口而出讲出一些好故事。《佩辛丝》上演之前,王尔德给那位剧作家写信说,听说你的新戏要上演了,请给我保留一个包厢,我会送去支票的。我希望我能被你的戏逗得哈哈大笑。
这就是王尔德面对嘲讽的态度,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说话方式肯定会引来嘲笑,但接受他人的嘲笑就在他的计划当中。他知道,好名声跟坏名声是一对孪生兄弟,他可以先有一个坏名声,然后期待获得好名声。
1881年,26岁的王尔德出版了自己第一本诗集,他承担出版的全部费用。印刷用荷兰生产的手工纸,封面用白色羊皮纸,第一版印刷750册,书名就叫《诗集》。他把这本诗集寄送给很多名流。他深知,做一个离经叛道的年轻诗人,是个危险的事。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要利用自己的话语权,跟有闲阶级混在一起,而跟有闲有钱的上等阶层混在一起,需要钱。为了维系有闲阶级的生活,王尔德抵押了一处继承的房子,又卖掉一块在都柏林的地产。
他写完了第一个剧本《薇拉,或虚无主义者》(简称《薇拉》),但还没有哪个演员准备出演。这时候,他收到纽约一家剧院老板的来信,那出讽刺唯美主义者的话剧《佩辛丝》在纽约上演,很受欢迎。美国人知道,所谓唯美主义,就是衣着讲究,有安妮女王时代的家具,有漂亮的壁纸,有日本屏风,但唯美主义文人什么样却没见识过。剧院老板一打听,伦敦有个王尔德,穿得花里胡哨,走在大街上还捧着花,写诗有点儿名气。干脆把他请来,在美国做巡回演讲,这样也能宣传《佩辛丝》这出戏,让美国观众看看,唯美主义文人是什么样的。
巡回演讲,在当时既有传播思想的意味,也有表演的意味,美国学者爱默生、梭罗都曾经靠演讲挣点钱赚点名气。王尔德和纽约剧院老板达成协议,扣除食宿费用,演讲获利双方平分。王尔德为演讲做了精心准备,先订制了带盘花纽扣的绿色毛皮大衣,新式外套,再请驻伦敦的美国大使给各种美国名流写引荐信,然后在报纸上造势,宣传王尔德先生将前往美国,发表一系列有关现代生活之浪漫性的演讲,介绍王尔德的诗作。
1882年1月2日,王尔德乘坐的“亚利桑那号”在纽约靠岸,记者乘小艇上船采访王尔德,但见王尔德,身穿绿色大衣,衣领袖口饰有海豹皮,头顶大圆礼帽,扎了天蓝色领带,脚踩一双黑漆闪亮的皮鞋。手指戴着一个巨大的印章戒指,说起话来都带着韵律。他向记者说,我到美国是来传播美的,人渴望美。唯美主义者之所以受到奚落和讽刺,是因为那些盲目的人找不到美。
1月5日,纽约的一对作家夫妇款待了王尔德。吃完了饭,王尔德和十来位美国朋友前往剧场,进入包厢,观看《佩辛丝》。戏中那个叫伯恩桑的角色,就是以王尔德的样子打扮的,伯恩桑出场时,观众都望向王尔德所在的包厢。这出戏本是嘲笑王尔德和唯美主义的,但王尔德却从中获得了关注,他说,这出戏是庸才对不凡之辈的恭维方式之一。如果我们面对批评和讽刺,能有王尔德这种气度,而不是别人一嘲笑,就心生怨气做缩头乌龟,那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处世方法,你越被别人议论,就越渴望被人议论,名声就随之而来。
王尔德初到纽约,就收到上百封请柬,邀请他参加各式晚宴,他成了社交明星。1月9日,他的第一场演讲举行,他穿一件深紫色上衣,齐膝短裤,黑色长筒袜,镶着带扣的鞋,外套的衬里是淡紫色的缎子,袖口和翻领的领结都有华丽的褶边,登场时还披着一件斗篷。他的演讲跟他的服饰相得益彰,他说,要通过美化生活的外在,来美化内在,要对新的诗歌主题,新的艺术形式有追求。他也谈到《佩辛丝》,说讽刺文学是可耻的,贫瘠的,是庸才向天才的致敬。他说,在一切问题上,跟四分之三的英国公众持相反意见,是心智健全的首要条件。他的第一场演讲,票房收入是1211美元,连站票都卖光了。尽管有人对王尔德及其演讲不以为然,但更多的人,都希望在社交场合听他侃大山,希望听到他的演讲。
王尔德在美国拜会了诗人惠特曼,也结识了几位女明星,说服她们出演自己的话剧《薇拉》。他还见到了作家亨利•詹姆斯,詹姆斯非常不喜欢王尔德的做派,他说,这是一个愚昧的傻瓜,最低劣的无赖,是一头肮脏的野兽。王尔德如旋风一般席卷美国,从波士顿讲到芝加哥,所到之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本来安排他讲到4月就结束,但他太受欢迎了,5月又开始第二轮,7月开始第三轮,王尔德在美国发表了两百多场演讲,除了《英国的文艺复兴》这个题目之外,他还拼凑了两个新的讲稿,一个叫《漂亮房子》,一个叫《装饰艺术》,都是讲美学的实践应用。到1882年10月巡回演讲结束之后,王尔德又在纽约逗留两个月,继续社交,1883年初才回到伦敦。
美国巡回演讲太成功了,王尔德获得了国际声望,有白人经理和黑人仆从伺候着,住最豪华的酒店,去最富有的家庭做客。回伦敦过平淡日子有点儿不适应,王尔德很快又去了巴黎,住在塞纳河左岸的伏尔泰旅馆,一边写剧本,一边社交。他在巴黎呆了三个月,就把从美国挣来的钱花光了,这才回到伦敦。到伦敦之后,他借了1200英镑,重返社交圈。这时他开始谈婚论嫁,相亲的对象叫康斯坦斯,康斯坦斯的爷爷说,支持孙女的婚姻,但要问王尔德两个问题,一,你有多少财富。二,你有多少负债。王尔德说,我欠别人1200英镑,不过已经开始在用演讲的钱还债。
王尔德和康斯坦斯在1884年5月29日结婚,租了一所房子,从康斯坦斯的爷爷那里拿到五千英镑来装修房子。王尔德的演讲中有一个题目就叫《漂亮房子》,所以他这栋婚房必须改造得完美。康斯坦斯能说法语和意大利语,喜欢读书,两人的家庭生活还算和谐,收入虽然一直紧张,但他们接连生了两个儿子。王尔德继续靠演讲赚钱,他演讲的题目有“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服饰”等等,他给报纸写书评,还担任了一段时尚杂志的编辑,主编了一本叫《女人世界》的杂志。王尔德做了两年好丈夫和好父亲,但他有点儿不耐烦了。1886年,王尔德在牛津大学遇到了罗伯特•罗斯,这是他第一个同性恋人。
1891年可以说是王尔德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出版了两本故事书,一本评论集,写完了第一个获得成功的剧本,发表了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年轻人道林•格雷,请人画了一张肖像,此后格雷做了什么残酷的事,做了什么坏事,肖像中的格雷就会变得冷酷一点儿,肖像中的格雷替他承受腐败和衰老,现实中的格雷永远年轻莽撞。
王尔德选择肖像做自己小说的主题,实在是天经地义,他画过很多自画像,对自己的形象非常在意。在牛津时,他留着波浪式长发。去巴黎的时候,他剪短头发,烫成罗马式。他在伦敦穿得像个花花公子,到美国穿得更夸张,回伦敦之后又往高雅打扮。他认为自我具有多种可能性,一个人的一生就应该轮流呈现这些可能性。他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过,美学比道德更高一级,属于一个更精神化的领域。领悟事物之美是我们能够抵达的最高境界。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颜色感比是非感更重要。
在王尔德看来,艺术自由、个性表达,都比道德重要,由此,我们就能理解《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什么在当时吸引了很多读者,有些年轻人会反复阅读这本小说,他们读出了这本书的情色意味,同性恋的意味。这本小说中,有一个金句是,抵制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屈服于诱惑。为这本小说进行辩论的时候,王尔德又说了一个金句,书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只有写得好和写得糟。
王尔德对民众有敌意。他说过,世界上有三种专制君主,一种对身体施行暴政,另一种对灵魂施行暴政,还有一种对灵魂和身体都施行暴政。第一种君主是所谓的国君,第二种是所谓的教皇,第三种是所谓的民众。他还为“罪”辩护,他说,“罪”是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把人们从千篇一律的类型中解救出来,在摒弃当前道德观的过程中,它有了更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对社会来说,罪是一种自我表达,其目的是解放个性。了解了王尔德这些观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小说,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他马上要面对的审判。
1893年4月19日,王尔德参加一个晚宴,宴会前,有个看相人给大家看手相,看相人坐在帘子后面,客人们一个个把手伸进去给他看。王尔德伸手进去的时候,看相人说,两只手掌纹差异巨大,左手预示了成功,右手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毁灭。左手是国王的手,右手却表示这个国王会沦落到流亡的地步。当时,王尔德的戏剧在伦敦大获成功,他38岁,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王尔德非常迷信,他问,那我的毁灭会发生在什么时候呢?算命先生说,大约在四十岁左右。
好,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王尔德的“顺流”时期。他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牛津拿到学位,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成为唯美主义者的代表。他说过,我的抱负何止是写诗呢,我要让我的生活成为艺术品,我知道一首好诗的价值,也知道一朵玫瑰,一瓶上好的葡萄酒,一条领带和一餐美食的价值。他26岁去美国巡回演讲,在社交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他先成为名流,而后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
我们进入第二部分,看看王尔德急转而下的后半生。
影响王尔德后半生的关键人物是艾尔弗雷德•道格拉斯勋爵,小名叫波西,他在牛津大学念书,王尔德是他的学长。两个人在1892年结识,很快就打得火热。从照片上看,波西是个俊美的小伙子,个子较小,王尔德身材高大,略胖。但波西能控制王尔德,证据是他总能从王尔德那里要到钱。
王尔德第一个同性恋情人叫罗斯,波西曾经给罗斯写信说,向王尔德要钱是一件甜蜜的事,对我们两个来说,都是一种甜蜜的羞辱和巨大的愉悦。被供养也是被爱的乐趣之一,王尔德在波西身上花了不少钱。据说,1892年至1895年间,王尔德和波西吃饭用掉了5000英镑,每星期平均40英镑,那时候一英镑相当于现在的70英镑,一星期花掉这么多钱,实在非常奢侈。王尔德那一阶段的生活看起来像是处在剃刀边缘,他离开老婆孩子,和波西住在旅馆里,还通过波西认识了好几个少年,和他们发生关系。他的一些情书流落在外,会被一些男孩儿勒索,王尔德要付钱赎回信件。
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是个骄傲的人,他看着波西跟王尔德鬼混,非常恼火。波西和父亲的关系不好,他似乎在利用王尔德激怒父亲。在两个人的交往过程中,王尔德不止一次跟波西提过分手,他说,我们在毁掉彼此的生活,彻底分开才是理智的选择。但感情这事儿,就是不理智的,波西一旦忏悔,说自己做错了,两个人就会很快和好。王尔德一边跟波西纠缠,一边写完了戏剧《莎乐美》《不可儿戏》。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悲剧也很快要上演了,这些悲剧非常粗糙,非常粗暴,把他的人生分成前后不连贯的两部分。他可能不太喜欢自己后半生的这出戏,有点儿荒谬,也没有什么美学风格。
1895年2月28日,王尔德前往一间社交俱乐部,昆斯伯里侯爵在俱乐部门房那里留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给男妓和鸡奸者王尔德,王尔德决定起诉昆斯伯里侯爵诽谤。当时,有朋友劝王尔德不要起诉,最好立刻撤诉,离开伦敦,到巴黎避避风头。但波西不同意,他怂恿王尔德起诉自己的父亲。在法庭开庭之前,王尔德还在准备为自己的作品做辩护,表明自己不是一个诲淫诲盗之人,但昆斯伯里侯爵那边,已经列出了一份十几个男孩的名单,控告王尔德引诱了这些男孩。
在法庭上,王尔德起初表现得很傲慢,律师问他,《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不是变态的小说,王尔德回答说,这是莽汉和文盲的看法,俗人对艺术的见解简直愚蠢到了难以预料的地步。律师说,一个普通人也许会觉得,道林•格雷的性取向有问题?王尔德说,我对普通人的想法一无所知。他大概以为法庭会以口才和俏皮话来判案,昆斯伯里伯爵被判无罪之后,王尔德还没认清形势,他给一家报纸写信说,我起诉昆斯伯里侯爵可能带来的一切不名誉和耻辱,我自己独立承担。这时候,王尔德还是有机会逃走的,但他留在了伦敦。1895年4月,大陪审团决定,对王尔德提出公诉。最终,王尔德因鸡奸及有伤风化的罪名,被判入狱两年。
报纸遇到名人打官司总是很兴奋,他们谴责王尔德。波西逃到法国,想在报纸上刊登一篇文章为王尔德翻案,他想在文章开头引用王尔德在监狱中给他写的情书,情书中说,我写这封信是为了向你保证我对你的不朽的、永恒的爱。波西说,王尔德对我的爱起源于对美和优雅的纯粹肉体上的崇拜。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王尔德辩护,不如说是在吹嘘,王尔德身败名裂就是因为爱我。王尔德写信阻止了波西这样做,他意识到,这个年轻的情人太肤浅了,缺乏共情能力,不能体会他人的情绪,把王尔德的耻辱当成是自己发表文章的机会。相比之下,王尔德的妻子康斯坦斯给他极大的安慰,康斯坦斯本来要跟王尔德离婚,但她收回了离婚请求,去探监,答应王尔德,出狱之后可以回归家庭,重新在一起生活。
王尔德在监狱中忍受着粗糙的食物,忍受腹泻、失眠等病痛。最悲惨的一幕是他从旺兹沃思监狱转到雷丁监狱,他戴着手铐,穿着囚服,在一个小火车站的站台上等火车,有一群人围上来,他们认出这是王尔德,向他吐口水,戏弄他。王尔德说,发生了这件事之后,有一年的时间,我每天都在同一时刻哭起来,哭的时间跟那次在站台上等待的时间一样长。不过他在雷丁监狱受到了优待,典狱长看出来他干不了体力活儿,把他安排在花园和图书室工作,他要来了很多书,在监狱中阅读,给监狱图书室带来一点儿变化。
1897年5月,王尔德服刑两年期满被释放,他没有回到妻子身边,躲到法国海边的一个小城,跟波西相聚,他说,只有跟波西在一起,他才有继续创作的动力。在家人朋友看来,这是王尔德的第二次堕落,他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康斯坦斯认为,王尔德选择波西,是继续跟一个声名狼藉的人鬼混,她不再给王尔德提供每周的津贴。在波西的母亲看来,儿子继续和王尔德鬼混,也是不可饶恕的,她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们继续来往,我就切断波西的经济来源。如果你们写一封悔过信,答应不再见面,我就出钱偿还波西所欠的账务,再给王尔德两百英镑。
这两个挥金如土的人,也会为两百英镑打起算盘了。波西曾许诺,要跟王尔德厮守,但他没有钱也没有赚钱的能力,王尔德不再是有钱有名望的剧作家,他没有朋友,坐过牢,没法再供养波西了。两个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短暂相聚了几个月之后就分手了。这次牢狱之灾过后的相聚,好像是为了证明王尔德的一个判断——人总是要亲手杀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王尔德生命中最后两年是在法国度过的,他无所事事,他对朋友说,还想写作,明天就开始写,但他自己知道,永远也不会写什么了。他住在巴黎的一家旅馆里,欠下很多房债。有天他在巴黎街头碰到一位歌剧演员,他走上去说,梅尔巴太太,我是奥斯卡•王尔德,我打算做一件可怕的事,我要向你借钱。演员梅尔巴太太把兜里的钱全给了王尔德,不由得想起,多年前他们在伦敦初次相遇时的情景,那时王尔德说,啊,梅尔巴太太,我是语言的勋爵,你是歌剧的女王,我要为你写一首十四行诗。写诗的人开始到处借钱,这就是王尔德的凄凉晚景。
1900年1月,昆斯伯里侯爵去世,波西继承了近两万英镑的财产。王尔德写信去,希望能得到昔日情人的帮助,但波西没有给王尔德钱。这一年11月30日,王尔德在巴黎阿尔萨斯旅馆去世,陪在他身边的是他的第一个同性情人罗斯。这就是王尔德急转直下的后半生,1895年受审入狱,服刑两年,出狱后一蹶不振,很快就去世了。
《奥斯卡•王尔德传》的精华内容已经解读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本期的知识要点。
第一,王尔德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戏剧《莎乐美》《不可儿戏》等。但传播最广的,还是他的金句。王尔德说过,我年轻时认识到钱很重要,到老了发现果真如此。他说过,我们都在阴沟之中,但总有人仰望星空。他说过,借钱就向悲观主义者借,因为他们不会期待你还钱。跟王尔德的作品相比,这些金句更好地传播了他的名声。
第二,王尔德擅长利用媒体获得名声。他知道,要想获得名利,就要和有钱有势的人混在一起,做一个有闲阶级中的名流文人。他也知道该如何利用别人对他的攻击与嘲讽,坏名声和好名声总是相伴而来的,要想获得好名声,就要学会利用坏名声。
第三,王尔德对美的追求不只是在诗歌及文艺创作上,也在享乐的生活方式上,他装修房子,把自己打扮得时髦且略微夸张,花钱大手大脚。他认为美学比道德更高级,他认为“罪”是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把人们从千篇一律的类型中解救出来。从他个人的受审经历看,他在1895年因为是同性恋而犯下的鸡奸罪、有伤风化罪,在现在的英国已经不再是犯罪。王尔德也的确把很多人从千篇一律的类型中解救出来,这是他一直被后世年轻人敬仰的原因。他活着时被人诟病的那些地方,此后也并不是没有争议。但这些争议也间接证明了,王尔德成功地把自己塑造为一个传奇。
撰文:苗炜工作室 转述:徐惟杰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划重点
1.王尔德说过很多金句,跟他的作品相比,这些金句更好地传播了他的名声。
2.王尔德擅长利用媒体获得名声。他知道,要想获得名利,就要和有钱有势的人混在一起,做一个有闲阶级中的名流文人。他也懂得如何利用别人对他的攻击与嘲讽,要想获得好名声,就要学会利用坏名声。
3.作为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对美的追求不只是在诗歌及文艺创作上,也在享乐的生活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