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论民主》 建宁解读

《论民主》| 建宁解读

关于作者

罗伯特·达尔,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学家和民主理论家,被誉为“当代首席民主理论家”“民主制度的首席分析师”。达尔用他的一生来研究民主,从不同角度思考民主,他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民主理论之一。

关于本书

在本书里,达尔用通俗的语言,为我们澄清了什么是民主、民主为什么值得我们追求、民主是如何运转、以及将来可能遇到的挑战。达尔在本书中强调大规模民族国家必须实行多元民主制度,阐释了民主是“多重少数人的统治”,只有通过社会来制约权力,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核心内容

民主分为理想中的民主和现实中的民主,现代国家不可能再像古代雅典一样采用理想的直接民主,民主国家中强大的多元社会决定了只能采用一种“多重少数人”的统治,通过社会制衡来保障民主的实现。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的经典著作《论民主》。这本书共15万字,我会用大概27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那就是,民主有理想中的民主和现实中的民主,现代国家不可能再像古雅典一样采用理想的直接民主,只能采用一种“多重少数人”的统治,通过社会制衡来保障民主的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从2008年开始陆续翻译出版了一套“政治学系列丛书”,这个系列所选的书,基本上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囊括了过去半个世纪西方政治学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论民主》,就是人大社在2012年出版的作品。

你可能会问,在人们对民主已经认同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对民主进行探讨呢?这是因为啊,即使已经进入21世纪,但是民主并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人民的支持,反民主的运动一直持续不断,民主政府的数量还不到世界总数的一半。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对非民主国家来说,这个挑战就是它们能不能和怎样才能转型到民主国家,对新兴的民主国家来说,这个挑战就是它们能否和怎样才能加强新的民主实践,对老牌民主国家来说,这个挑战就是如何完善和深化民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民主的内涵,探讨实现民主的路径。

这本书的作者叫罗伯特·达尔,很多人可能觉得达尔不如亨廷顿和福山的名气大,实际上,在学术界,达尔的知名度非常高,他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学家和民主理论家。1915年,罗伯特·达尔出生在美国,21岁时拿到华盛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5岁便在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担任过美国政府经济学家、分析家,从1946年起,31岁的达尔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教。1966年,年过50的罗伯特·达尔当选为美国政治学会主席,达尔用他的一生来研究民主,从不同角度思考民主,让我们对民主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他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民主理论之一,他也因此被带上“当代首席民主理论家”“民主制度的首席分析师”等桂冠。除了咱们今天要说的这本《论民主》,他还有三十几本著作,比如《多头政体》《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民主及其批评者》等等。

在得到APP的“刘苏里名家大课专栏”中,刘瑜老师也讲解了达尔的《多头政体》。在专栏中,刘老师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概括达尔的学术生涯,他说啊,“达尔一生研究的主场,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民主。他穷其一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民主体制,就像一个画家一生画同一颗树,但角度不同,每次画出不同的新意,组合起来,我们就能看到一颗气象万千的树。”而我们本期要说的《论民主》,就是这棵“民主大树”的一个重要枝干。

虽然作者是一位学术大家,但是《论民主》这本书却是专门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算是一本关于民主的启蒙读物。但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本启蒙书,这可是作者多年来民主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晶,可以帮助你在短时间内理解复杂的民主理论。如果你要了解人类民主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那么这本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我就从“什么是民主”、“为什么要实行民主”,以及“怎样才能实现民主”这三方面,为你讲讲民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民主?说起民主,这是个古老的话题,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就出现了民主。希腊各城邦在政治体制方面经历了大致相同的演进过程,都从王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其中雅典的民主政体是大家公认的,也是最重要的。那么,雅典人眼中的民主是什么样子的呢?

雅典是个城邦国家。城邦就是由一个城市加上周围的农村构成的,面积不大。雅典发展最好的时期,面积也不过2000平方公里,和今天中国深圳的面积差不多大。民主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由人民和统治两个词组合成的,这说明雅典人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但是,在古代雅典,享有统治权力的人民指的是城邦里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可不是公民。所以雅典公民的数量很有限,大概只有6万人左右。

在城邦的官员中,除了像将军这种重要的官员是由公民选出来的,其他的公职人员竟然是在公民中,通过抽签的方法产生的。说到抽签,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方法太不靠谱,但是当时的雅典人却认为这种方法很好。因为抽签可以让每个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担任政府的管理人员,从而保证他们平等的政治权利。总之呢,当时雅典的民主,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管理;二是公民人人平等;三是轮番而治,轮流坐庄。这种民主也被称之为公民大会式民主。

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的主要形式是代议制民主,也就是由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这是一种间接民主。那么在代议制下,怎样才能做到民主呢?达尔提出了以下五个标准:第一是有效的参与;第二是选票的平等;第三是充分的知情权;第四是对议程的最终控制;第五是成年人的公民权。这么说,可能不容易理解。下面,我给你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五个标准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比如,政府打算要增加税收,那么在这个政策实施之前,所有人必须拥有平等的机会,向别人说明自己对增税问题的看法,不能由一小撮人来决定是否增税。这就是有效的参与。当人们想对增税问题拿出决定意见时,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投票机会,而且所有的选票都平等的进行计算,不能因为某些人有钱、有权,他的选票就比其他人的更重要。这就是选票的平等。在投票之前,必须让每个人都了解增税政策和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结果,不能有意隐瞒政策内容,这就是充分的知情权。增税会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究竟哪些问题在议会中进行重点讨论呢?这不能由个别人说了算,必须由人民来决定。这就是人民对大会议程的控制。那么,哪些人有权对增税政策进行投票呢?应该是全体人民,至少是绝大多数人。这就是成年人的公民权。

刚才我们说了民主的五个标准,其中成年人的公民权这条实现的非常晚。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没钱的人,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是没有资格参与政治活动的,女人当然更不行了。就拿英国来说,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降低了财产资格的限制,拥有投票权的人也只是达到7%而已,一直到1928年,英国的女人才最终获得和男人一样的选举权。所以要按这五个标准来说,完全的民主实现的时间是很晚的,大概要到20世纪。

咱们在理解民主的含义时,要注意两个关键点。第一,实现民主的前提是公民的政治平等,也就是说,公民应该平等地享有一些权利。但是人与人真的是平等的吗?我们随意看看周围,就会发现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教育不同,环境不同,连运气也不同,好像不平等才是人类的自然状态。为什么我们要相信人类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呢?人人平等,这是一个道德判断,就是说,这是一种“应该”的状态。“我们应该承认,每个人的价值与其他人是平等的。”作者把这称为“内在平等”的原则。而在政治领域,就可以理解为,政府在决策的时候,应该平等的考虑每个公民。这是国家统治的基本原则。

讲到这儿,你可能会说,凭什么人人要平等,我就要比别人多拿些利益。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如果你是特权阶层的一分子,能完全控制一个国家,你可以很容易反对人人平等,可以独占利益。但是如果你不是特权阶层中的人,还会同意这种说法吗?所以作者认为,“内在平等”是大家都可接受的原则,是一种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理解民主的含义时,除了“内在平等”这个关键点,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就是“包容性的公民权”。西方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提出,要把政府的权力交给专家,交给社会的精英。因为这些人有超常的统治能力,比普通人要有办法。这个观点非常吸引人,但是作者认为不能这样做。行家只能呆在身边,不能骑在头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一些事情委托给专家,但是绝不能放弃对最终控制权的掌握。

为什么要把事情委托给专家?因为要作出一个政策决定,经常需要在各种不同的目标之间作出权衡和判断。比如,追求经济平等,可能就会削弱经济激励机制;老一代人获得了利益,后代可能就要付出代价;要保护野外生态,就要减少伐木工人。这些可都是大难题,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是交给专家。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权力的所有权也一起交给那些专家。早在1887年,英国一位叫阿克顿的男爵就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美国的乔治·梅森在1787年也曾说,一旦一个人掌握权力,就会不断扩张权力。所以不论那些拥有权力的精英是多么明智与值得依赖,权力的所有权仍然要掌握在人民手中。

权力既然不能放心的交给任何一个人,那么只能由全体成年人来掌握。所有服从这个国家法律的人,都应该享有权力。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打个比方,当工人阶级没有选举权的时候,政府里就没有人代表他们的利益。当一个关于工人利益的话题出现的时候,谁会为工人阶级说话呢?工人的利益只有被损坏的份儿。太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哪一个成年人团体能放心地把自己的统治权力转让给其他人。所以,公民权必须授予服从这个国家法律的所有人。这就是包容性的公民权。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民主。理想的民主要保证在一个主权国家内,所有公民在参与统治的时候,政治上是平等的。国家要想能做到这一点,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也就是要有全体人民的有效参与,要保证全体成年永久居民享有公民权,要保证选票的平等,人民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并且由人民最终控制议会的议程。只有符合这五个标准,才能称之为民主。这五项基本的标准也构成了理想的民主的涵义。

说完了民主的五个标准,知道了什么是民主。人们往往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非得实行民主呢?难道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管理一个国家了吗?下面我们来看看达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达尔认为民主至少有十大优点,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这么三点。

一是民主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暴政,尤其是避免独裁统治。翻开人类的历史,国家的统治者中确实有些是狂热分子、偏执的人。希特勒通过民主选举上台,但是后来实施了独裁统治,杀死了600万犹太人;称为“红色高棉”的柬埔寨民主党,在波尔布特的独裁领导下杀死了柬埔寨四分之一的人口,想到这些,恐怕没有谁愿意在独裁统治下生存。虽然,民选政府可能也会残酷野蛮地对付外国人,但是民选政府在防止统治者滥用权力和独裁方面,总是要好一些的。

民主的第二个优点是能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可能你会说,就算我是国家的选民,那又如何,我的利益也不一定能得到保护。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你连公民都不是,那么你的利益一定会被忽视或者被损害。参与其中总比排除在外要好得多。

民主政府能让人们去行使自主决定的自由,这是民主的第三大优点。什么叫“自主决定的自由”呢?就是指人们能生活在自己选择的法律下。可能你对某项法律条文不同意,可能你支持的法律条文被大多数公民反对,但是这个法律制定的过程是民主的,它比其他方式要公平得多。所以你选择在民主宪法下生活,就意味着你行使了自主决定的自由。

这样,你可能就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实行民主了吧?我们不能要求民主保证公民幸福、健康、和平,因为这些目标是是任何一个政府也达不到的。但比起其他形式的政府,民主政府还是有很多长处的,比如: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独裁者残酷而邪恶的统治,可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让人们生活在自己选择的法律下,行使自主决定的自由,它还有助于道德的自主、人性的培养、保护基本的个人利益、政治平等、追求和平以及繁荣。所以,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民主政府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既然民主有很多优点,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现实中实现民主呢?政府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呢?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现代民主是一种代议制民主,所以,统治者与广大民众之间必然存在明显的断层。可能很多人抱有一种公民大会式民主的情怀,认为只有人人参与,才是真正的民主。但是即使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仍然很难实现。比如一个委员会,只有10个人,允许每个人对手里的事情进行10分钟的讨论,这次会议就得花费100分钟的时间,假如一个小镇有成年公民100人,整个会议的时间将需要两天,如果是个1万人的理想城邦,那么会议就需要200多天了。这已经让人无法忍受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民主在公民参与和制度有效性之间,存在一个两难处境,那就是,民主单位越小,公民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必须移交给代表的决定就越少。反过来,民主单位越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但是公民移交给代表的权力也越多。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们就全部分成一个个小国,这样不就可以实现公民自治了吗?如果这样做了,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看看历史上,雅典人最终在公元前4世纪被马其顿的腓力二世灭掉,承受了几个世纪的异族统治;威尼斯共和国在1797年被拿破仑攻陷,再也没有恢复独立。历史已经证明了,小国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由许多小国组成的世界是很难保持稳定的。所以,分成很多小国并不是实现民主的正确途径。

说到这里,我们发现公民大会式民主在大国是很难实施的。于是,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达尔认为,民主不是多数人的统治,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多个代表不同利益的权力中心,应该让他们来竞争国家统治权,同时通过民众在这些权力中心之间进行选择,来保护自身利益。也就是说,民主应该是多重少数人的统治。“多重少数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达尔的这个主张是强调以社会来制约权力,这种民主叫做多元民主或者是“多头政体”。为了实现这种多头政体,制度和社会两个方面都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在制度方面,达尔认为在现实中只有建立了下面六个制度,才可以说是一个民主国家。第一是官员由选举产生;第二是自由、公平、定期的选举;第三是表达自由;第四是多种信息来源;第五是社团自治;第六是包容性的公民权。

你也许会奇怪,在这六个制度中,为什么要提到社团自治呢?现实生活中,大规模的国家民主必然需要各式各样的独立的政治社团。因为从人民的角度看,要想去影响立法,促使政策的实施,不可能只限于选举这种形式,必须有一个组织作依托;从群体角度来讲,成立一个组织会带来显而易见的选举优势;从国家层面说,选举时怎样开展竞争呢,也需要建立独立的社团组织,而且独立的社团可以对公民进行教育和启蒙,为公民提供一个锻炼政治技能的机会。

刚才我们讲了多元民主的制度保障,但是要想顺利的推行民主制度,还需要社会的支持,要有多元的社会组织、自由的市场和社会共识。这几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逐一来讲讲。

首先是多元的社会组织。达尔指出,随着现代化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结构的分化加剧,中产阶级成为整个社会机构的核心力量,这些中产阶级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开始组成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对自治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之间互相博弈,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公共部门的政治运作,并监督统治阶层政治权力的滥用。

第二个保障条件是自由的市场。达尔认为,只有在实行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国家才可能实现多元民主。因为市场能提供大量信息,企业不需要政府的指挥就能自己做出决定;而市场资本主义带来经济的增长,可以减少社会和政治冲突,支持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所以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根本不需要一个强大而专制的中央集权政府。而非市场化的经济,将全部经济资源交给政府领导人来处置,太容易导致集权和腐败。

实现多元民主的第三个保障条件是社会共识。在20世纪,民主崩溃是很平常的事情,历史上就曾有70个民主政权垮台让位给了专制政权。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长期维持民主政治,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危险,有的国家却不行呢?达尔认为民主最可靠的依赖是民主政治文化。只有把民主的信念和倾向渗透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当中,并且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个国家才有可能坚持民主道路。如果一个国家有太多好狠斗勇、崇尚暴力、敌视民主的人,这个国家就很难维持民主制度。从这个角度来讲,公民教育就非常重要了。

以上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问题,怎样才能实现民主。在当今的世界,公民大会式的民主受到规模的限制,代议制民主成为现代民主的主要形式。民主需要制度和社会的保障。要实现民主,必须建立相应的民主制度,还应该以社会来制约权力,这需要多元的社会组织,自由的市场和社会共识。这种现代大规模民主政府被称为“多元民主”。

民主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达尔没有告诉我们准确的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21世纪,民主国家必将继续存在并面临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经济秩序。不同企业的收益是不平等的,这将加剧政治资源的不平等,进而破坏政治平等;第二个挑战是国际化的影响。当决策转移到国际一级的时候,民主是否能继续维持呢,是否能控制政治和官僚精英们,使他们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呢,这些都是未知数。民主国家将要面临的第三个挑战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有色人种、妇女、同性恋者、少数语种等以往受到歧视的公民要求保护他们的权力和利益。移民人数的增加加剧了文化的多样性,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民主的性质和质量;挑战之四是公民教育。虽然老牌民主国家公民教育有很多方式和途径,但是,随着国际化的扩张,影响公民行为的因素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公民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力都急需提高。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什么是民主”。理想的民主应该满足五个条件:要保证全体成年永久居民享有公民权,要有全体人民的有效参与,要实现选票的平等,人民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并且由人民最终控制议会的议程。这五点就是民主的涵义。

其次,我们说到了“为什么要实行民主”。因为民主政府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独裁者残酷而邪恶的统治,可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让人们生活在自己选择的法律下,行使自主决定的自由,虽然民主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却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自由和平等。

最后,我们说到了“怎样才能实现民主”。现实中的民主需要制度的保障,要建立官员选举制,要进行自由、公平、定期的选举;人们需要自由的表达,能拥有多种信息来源,能建立独立自治的社团,拥有包容性的公民权。但是,更关键的是社会的支持,要用社会来制约权力,这就需要多元的社会组织,自由的市场和社会共识。这就是 “多元民主”。

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简要的说就是要实现一种“多重少数人的统治”,这种模式既不是精英民主所说的一种少数人的统治,也不是平民主义民主所要求的一种多数人的统治,而是既要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又要防止多数人的暴政。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要建立多种组织的统治,多重组织相互竞争,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但是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利益集团的发展也可能威胁民主。达尔也意识到了这点,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一书中,达尔把民主扩展到了经济领域,提出了经济民主的理论,这可以说是一种理论创新。民主是一个未完成的旅程,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由于所有的解决办法总存在着限制性因素,随着民主规模的扩大,多元主义民主的难题会日益复杂。我们就借用达尔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那就是,“民主化正在进行之中,但也仅仅只是在进行之中而已。”

撰稿:建宁 脑图:摩西 转述:顾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