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罗马帝国的崛起》 李筠工作室解读

《罗马帝国的崛起》| 李筠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波里比阿,古希腊历史学家。公元前168年被羁留在罗马17年,成为小西庇阿的导师与密友。波里比阿跟随小西庇阿南征北战,亲身经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军事及政治事件,掌握了罗马崛起时的第一手资料。

关于本书

《罗马帝国的崛起》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众多的关于古罗马的历史名著,讲述了罗马在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对外征服和扩张的历史。

核心内容

波里比阿认为历史学家不应止步于记录历史,而是应该对重大的历史问题做出解释。“罗马为何能崛起成为世界霸主”,是他这本巨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波里比阿的答案是罗马独特的混合政体决定了它的崛起。执政官、元老院、人民各自掌握一部分权力,他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权力结构。混合政体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政体蜕变、循环的趋势,让罗马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发展,也让罗马保持军事扩张的动力。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罗马帝国的崛起》。

一般我们提到罗马帝国,可能马上会想到罗马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皇帝,比如屋大维、尼禄、卡里古拉等等。但其实,罗马在有皇帝之前一百多年,就已经是一个帝国了。公元前146年,罗马灭亡了迦太基、洗劫了希腊半岛的许多城邦,彻底变成了地中海世界的霸主,达到了帝国扩张的一个高峰。这本《罗马帝国的崛起》,讲的就是罗马在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对外征服和扩张的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波里比阿。他生于公元前210年左右,刚好亲历了罗马帝国崛起中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波里比阿的家乡是希腊北部的迈加洛波利斯,这个城邦当时属于亚该亚同盟,他自己也当过同盟的骑兵司令。罗马人为了控制希腊世界,曾经把希腊各地的精英作为人质传唤到罗马,羁押起来,波里比阿就是其中的一员。幸运的是,波里比阿结识了当时罗马著名的将军小西庇阿,并成为他的终身挚友。此后大段时间,波里比阿都跟随小西庇阿南征北战,亲眼见证了他围攻和毁灭迦太基城的历史大事件。这段精彩的历史,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听“每天听本书”栏目,为你解读的《迦太基必须毁灭》这本书。

而今天要讲的这本《罗马帝国的崛起》,我采用的方式,不是转述罗马对外征服中的那些军事故事,因为波里比阿虽然详细记录了这些故事,但他自己却说:“历史学家的任务并不能停留在记录具体事件,更有意义的工作,是对这些重大的历史问题做出解释。”

那么,在波里比阿的时代,最值得解释的历史问题是什么呢?当然就是罗马这个小小的城邦,为什么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崛起成为世界的霸主。

当时人们对此有过很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赞美罗马人民坚毅的德性;有人强调罗马强大的军事力量;有人把原因归结于罗马源源不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也有人认为罗马纯粹就是受到了诸神的眷顾,总是在关键时刻交到好运。

但是亲历罗马征服过程的波里比阿,他的答案与上面这些都不一样。他认为罗马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政体,准确地说就是当时罗马独特的混合政体。用混合政体理论来解释罗马的崛起,正是这本书最精华的部分。波里比阿也凭借这种混合政体理论,奠定了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下面我就通过三个问题来为你讲解这本书:

第一个问题是,波里比阿所说的混合政体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混合政体到底给罗马带来了什么优势,帮助它打败各个强劲的对手,最终成为世界霸主?

第三个问题是,这种混合政体学说,对后来整个西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西方政治,又有哪些启发?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混合政体。

要了解混合政体,你得先知道,“不混合”的政体,或者说单一的政体形式都有哪些。

在古代,政治思想家一般按照统治者的人数,把政体划分为三种。一个人统治的,叫君主制;少数人统治的,叫贵族制;多数人统治的,叫民主制。但除此之外,人们发现还有一些国家,它们的政体非常特殊。这些国家可能有多个不同的人或者部门,各自掌握了一部分权力,共同进行统治。比如著名的斯巴达,国王、元老院、监察官、公民大会都拥有一部分权力。对于这些国家,你很难说它到底是君主制、贵族制,还是民主制。这个时候,思想家就发明了混合政体这个概念,认为有一些国家是两种或者三种政体的混合。

虽然混合政体这个概念,最开始不是波里比阿提出的,希腊先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波里比阿是第一个将这种理论引入罗马,用它来解释罗马政治实践的人。波里比阿认为,罗马在走向崛起的那个阶段,就属于混合政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时期,罗马的军政大权主要掌握在三个部门手中,分别是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

先来看执政官。罗马设置了两位执政官,他们地位崇高,其他所有官员都是他们的下属,必须表示服从。他们负责执行元老院的决议,负责召集公民大会,负责提出具体措施,来执行人民的命令。涉及军事问题时,他们可以按照需要,从国库提取金钱,并自主开支。有关战争的准备以及战场上的指挥,他们的权力几乎是绝对的。他们还可以向同盟者提出自己认为适当的要求,指定军团长官和财务官等等。有人说,执政官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总统兼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再加上前线总指挥,执政官的权力可够大了。

再来看元老院。罗马这个国家,它的全名翻译过来就是“罗马元老院和人民”,你看,元老院的地位多么显赫。它是一个由贵族组成的机构,首先控制着国库,规定各项收支。除了财政大权,元老院最显赫的地方是外交领域。它负责审理、裁决不同共同体之间的纠纷;接待外国使节,并对外国使节提出的问题和请求做出答复;此外,由元老院派出的使节有权处理罗马与其他政治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罗马几乎所有的事务,都处在元老院的监督之下。

最后来看人民。人民的权力包括授予荣誉和进行惩罚、选举和任命官员,还有审理重大案件。人民有权批准或者拒绝批准法律。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就战争与媾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决定。这么看来,罗马国家的主权,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

所以,用波里比阿的话说,如果我们把眼光仅仅盯在执政官的权力上,那罗马政体给人的印象可能是彻底的君主制;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元老院上,它似乎又像贵族制;如果我们关注人民的权力,它好像是再明显不过的民主制。

于是,更恰当的做法就是将这种政体定义为“混合政体”。而且,这种混合性,不仅体现在三种权力的划分,更体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

比如,在执政官与元老院之间,执政官虽然是最高的军政长官,但他们离不开元老院与人民的支持。元老院负责为军队提供补给,而且决定执政官在任期期满之后的去向,还决定是否为执政官举行罗马人最为看重的凯旋庆祝仪式。

在人民与执政官之间,人民会畏惧执政官,因为执政官是军事统帅,作为士兵的人民,要在执政官的手下服役。但反过来,执政官也会畏惧人民。因为人民可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战争,以及批准条约;执政官在离任时必须向人民述职,而且还要接受审计。

那元老院和人民之间呢?元老院必须尊重人民,因为人民审判死刑案件,人民可以通过法律,改变元老院成员的构成和权力,人民选出的保民官还可以否决元老院的决议。反过来,元老院控制着公共建筑的修建与维修工程,还享有商业诉讼的裁判权,所以人民为了获得工程上的利益,也会畏惧元老院的权力。

从波里比阿的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发扬和改造了古希腊的混合政体思想,用它来解释罗马的政体。

好,小结一下,公元前3到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是一种混合政体。它不同于任何单一的君主制、贵族制或民主制。相反,执政官、元老院、人民各自掌握一部分权力,他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权力结构。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罗马的混合政体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种混合政体到底有什么优势,是怎样帮助罗马崛起的。

我可以先把结论告诉你。波里比阿认为罗马混合政体的制度优势,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混合政体,让罗马跳出了政体蜕变的历史循环;第二,混合政体调动和释放了罗马各个阶层,对外征服的野心与积极性。

这两个制度优势,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先说第一个:混合政体,让罗马跳出了政体蜕变的历史循环。

什么是政体蜕变的历史循环呢?原来,波里比阿为了解释混合政体的优势,创造出了一种政体循环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政体的产生和更替不是随机性、偶然性的,而是遵循一个闭合的循环规律。

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循环规律是怎么回事。波里比阿认为,人类社会一开始的时候,就像其他动物一样,掌握统治权的都是群体中最勇敢或者最有力量的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中开始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与情感联系,产生了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观念。这个时候,理性开始取代勇敢和力量,成为社会的支配原则,于是统治者就变成了那个最具有理性,能进行公正裁断的人。这就是君主制的产生过程。

早期的君主都比较善良和节制,到后来却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利益,不关心他的臣民。这个时候君主制就蜕变为自己的反面,暴君制。少数一些高贵而勇敢的人,不甘心忍受暴君的统治,他们在民众的支持下推翻了暴政,由自己来行使权力。这就是贵族制的产生。

这些贵族一开始还能够按照正义与理性来进行统治,但后来也开始滥用权力,这个时候贵族制就走向了它的反面——寡头制。民众无法忍受寡头的统治,将其推翻,然后决定由自己来进行统治,这就是民主制的产生。

掌握权力的民众一开始还会遵纪守法,但后来民众也会腐化堕落,并且受到一些野心家的诱惑,最终蜕变为无法无天的暴民制,国家走向混乱、内战,并最终解体。这就回到了君主制产生之前的状态。这个时候,人们所能期待的,就是重新建立君主制。

你看,一个新的循环就开启了。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这三种好的政体,与它们自己的反面,构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这就是政体循环理论。那为什么政体会这样不断循环呢?波里比阿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人性的缺陷。由于人在缺乏外在约束的情况下,就会走向无法无天,那么每个单一的政体,不管它是君主制、贵族制,还是民主制,就都无法长久维持,还是会慢慢走向自己的反面。

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谈到过政体的腐化堕落,以及一种政体向另一种政体的演变这件事。但他们都没有像波里比阿一样,提出这样一个完整的政体循环理论。波里比阿的雄心,是要用政体循环的视角,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做出带有普遍性的解释。他也举了很多例子,比如马其顿的发展演变,来佐证自己的理论。波里比阿认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明,现在都可以被整合到同一种规律的支配下了。而且,这种循环理论还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对照这个规律,判断一个国家处在演变链条的哪个位置,从而预测它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纳闷,既然每个国家都会受到政体循环的规律支配,那么混合政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有规律就会有例外,在波里比阿看来,混合政体就是政体循环规律中的例外。当政体循环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因为人为的设计或者偶然的因素,混合政体出现了,接下来了,政体的演变没有按照一般情况发展,而是出现了一次停滞,从而极大地延缓了它走向衰落的历程。注意,混合政体并不能完全跳出政体循环规律,它总有一天也会解体,只不过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比一般政体要长一些。

混合政体的这种优势是怎么发挥出来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它把三种单一政体各自具有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在了一起,同时又通过内部的相互制约,避免了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逾越自己的界限。每一方的权力都受到对立一方的钳制,任何时候都不使某一方偏向或超越另一方。由于权力钳制原则的作用,政体得以长期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历久而不衰。

就这样,混合政体让罗马延缓了走向衰败的速度,从而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与繁荣。这是混合政体的第一个优势,或者说这是混合政体的共性。

但要用混合政体来解释罗马的崛起,还必须注意到罗马混合政体的独特性。毕竟,罗马并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混合政体,斯巴达、克里特,甚至是当时的迦太基,在波里比阿看来,都属于混合政体。但是,由于各自混合的成分与比例的有所不同,它们之间又存在区别。

有的混合政体,比如斯巴达,贵族制的成分更多一些,它们侧重于内部的稳定与和谐。斯巴达人更多体现出节制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扩张与荣誉。它的军事力量维持国家的独立自主绰绰有余,却无法帮助它去称霸希腊世界,更不要说走出希腊世界以外了。

有的混合政体,比如迦太基,民主制的成分更多一些,人民的影响力开始压倒其他两个部分。国家大事是由喜怒无常的群众所决定的。比如,他们起先担心汉尼拔的军功太高,将来无法制约,所以有意地减少对他的补助。而且这些贪生怕死的群众自己不愿意当兵,迦太基的主要军队都是花钱买来的雇佣军,这制约了迦太基的扩张。所以,斯巴达和迦太基的混合政体,只能让它们维持内部的和谐和国家的独立自主,并没有罗马的混合政体这么适合对外扩张。

罗马的混合政体,在君主、贵族和人民三个部分之间,建立了比较好的平衡关系。三个部分相互支撑,没有偏向于哪一方。它可以对任何突发形势作出快速反应,当遭遇重大危机时,三个部分能够通力合作,一致对外;当准备军事扩张的时候,三个部分又可以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执政官是国家的统帅,被授予完全的军事权力和高效的行政权力,保证了军队的领导力;元老院是智慧的象征,保证了重大军事决策的合理性;执政官和元老院受到荣誉精神的激励,渴望在战争中建功立业;人民是军队的组成者,他们可以参与政治和制定法律,也就能够有效地分配在军事扩张中获得的巨大利益。所以,君主、贵族和人民三个部分,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为了共同的扩张事业而服务,各取所需。

好了,简单总结一下。这部分我们讲了波里比阿的政体循环理论,每一种单一的政体都会蜕变为自己的反面,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混合政体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种趋势,从而保证了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罗马不仅具有混合政体的一般优势,还具有一些非常适合扩张的独特优势。这些共同决定了罗马帝国的的崛起。

理解了混合政体为什么是罗马崛起的原因,我们再来看看,这种混合政体学说,对后来整个西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混合政体,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西方政治,又有哪些启发?

上面说过,混合政体学说本身很古老,并不是波里比阿发明的。但是在波里比阿之前,混合政体并不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比如柏拉图有自己的理想国,那是一种哲学王的统治,里面没有什么混合。亚里士多德与他类似,也认为最好的政体是由德性高贵的人来统治的。在他们那里,混合政体不过是一种较低的目标。他们的建议是,把现实中常见的寡头制与民主制混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建立一种比较公平和稳定的政体。

波里比阿却彻底颠倒了这种排列顺序。他说,如果我们进行一场各种政体之间的比赛,那么混合政体才是最优越的政体。于是,混合政体学说从一种较为边缘的理论,变成了政体学说的中心。而且,波里比阿的混合政体学说不是一种空虚的思想游戏,而是基于他在罗马的长期生活,基于他同罗马上层人士的交往,而从罗马人活生生的制度实践中,总结、提炼得来的。罗马人是一个重实践、轻理论的民族,他们征服了世界,却没有提出有理论意义的解释。希腊人波里比阿,替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后来的西塞罗就非常推崇波里比阿,西塞罗明确宣布,混合政体是所有政体中最好的,公元前3到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是混合政体的典范。

当然,波里比阿并没有一味地称颂罗马,他既赞扬罗马政体的伟大,也超越了罗马国家的立场,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预测了罗马混合政体的未来趋势。后来的历史发展也印证了他的判断。罗马在解除了外部威胁,登上霸主之后,就陷入了严重的内乱。混合政体最终在公元前27年瓦解,罗马开始进入帝制。关于混合政体为什么会被帝制所取代,欢迎去听我的《西方史纲50讲》,里面有更加详细的解释。

不过,罗马的混合政体在制度上虽然瓦解了,但是波里比阿的思想却延续了下来。通过西塞罗等人的发扬光大,混合政体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最重要主题之一,穿越中世纪,一直延续到现代,延续到今天。通过我们刚才的解读,你可能也联想到了,混合政体思想,跟现代西方的分权制衡理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是的,波里比阿的混合政体思想,就是分权制衡原则的重要理论渊源,它也直接影响了后来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和美国宪法的制定。

今天世界上西方国家的代表政体,并不是纯粹的民主制,它们仍然属于混合政体。无论英国、日本这种议会君主制国家,美国这种总统制国家,德国、意大利这种议会内阁制国家,还是俄罗斯、法国这种半总统制国家,它们都属于混合政体。如果不了解混合政体思想的原则,就很难看透这些国家的制度优劣。

这里可以以美国为例。美国政体的标签一般是总统制,或者也可以笼统归为民主制,其实这些标签都不准确。

说美国是民主制,但是它的人民并不像历史上的罗马和希腊这些城邦的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公民大会,制定和通过法律。美国人只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各种公职人员,总统、众议员、参议员、州长、地方法官等来进行统治。

说美国是总统制,的确美国的总统权力极大,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的行政首脑,也是三军总司令,而且无须对立法机构负责。但是,美国的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也享有巨大的权力。所有的法律都是由国会来制定和通过的,政府的财政预算掌握在国会手中,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政府重要官员的任职都需要国会的批准,国会还可以监督甚至弹劾总统。

你看,说美国是民主制或总统制,都不合适,准确说法就是混合制。最能体现美国混合政体特征的机构是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是由总统提名、参议院通过任命的,而且他们是终身任职的。除了宪法之外,他们不对任何人或者机构负责。他们可以裁判任何一项法律违反宪法,从而判定它无效。他们的裁判一旦做出,当事人就没有继续上诉的途径了。这样一个组织,可以说没有一点民主制的色彩。有学者就指出,美国的最高法院是一种典型的贵族制机构,代表了少数精英的统治。

那美国为什么能形成这样独特的政体呢?很大原因就是当时制定宪法的美国国父们,非常推崇古代罗马的混合政体。美国“参议院”Senate这个名字,就是来自于罗马“元老院”的拉丁文。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撰写《联邦党人文集》,解释了美国的宪法精神,当时这些撰稿的联邦党人所用的笔名“普布利乌斯”,指的就是罗马将军大西庇阿。所以,只有理解了波里比阿的混合政体思想,才能真正把握美国政体的本质。

好,到这里,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为你解读完了。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看看这期音频的知识要点都有哪些:

第一,波里比阿这个亲历罗马崛起时代的历史学家,以第一手观察的视角和素材,记录了罗马在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对外征服和扩张的历史。但单纯的记录事件并不是波里比阿所追求的,找到事件背后的原因才是。这本《罗马帝国的崛起》最核心的精髓,就是用“混合政体”来解释罗马崛起和称霸世界的原因。波里比阿认为,罗马在公元前3到公元前2世纪的政体形式,是典型的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各自掌握一部分权力。他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权力结构。

第二,波里比阿创造出了一种完整的政体循环理论,来进一步解释混合政体的制度优势,认为每种单一的政体形式,都会蜕变为自己的反面,依次更替,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而混合政体能够做到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这种趋势,从而保持了国家在较长时间内的稳定。罗马不仅具有混合政体的一般优势,还具有一些非常适合扩张的独特优势,所以波里比阿说,是罗马独特的混合政体,决定了它的崛起。

第三,波里比阿的混合政体思想一直延续下来,影响了现代西方政治的分权制衡原则,这也奠定了这本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好,本期音频的知识要点就为你总结完了。最后,我想跳出这本书,谈谈我对波里比阿这个人的一点看法。波里比阿尤其触动我的,是他的人生智慧。波里比阿作为一个希腊人,非常热爱希腊。在那个时代,很多希腊人都看不起罗马的崛起。他们不愿承认、正视罗马的伟大,宁愿把它们归功于偶然因素。但波里比阿并没有这样。他被扣押成为罗马的人质,是他人生中一件不幸的事,但他却能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罗马贵族的尊重与认可,还善用这一点,积极为自己的希腊同胞争取利益。最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他用希腊人发明的政体理论解释罗马的崛起,这赢得了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尊重。所以,除了波里比阿的思想,他的人生智慧,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撰稿:李筠工作室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转述:徐惟杰

划重点

1.作者波里比阿认为,罗马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独特的混合政体。这本《罗马帝国的崛起》最核心的精髓,就是用“混合政体”来解释罗马崛起和称霸世界的原因。

2.波里比阿创造出了一种完整的政体循环理论,来进一步解释混合政体的制度优势。

3.波里比阿的混合政体思想一直延续下来,影响了现代西方政治的分权制衡原则,这也奠定了这本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