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周晓枫谈学生阅读与作文

【终版】周晓枫高考作文.MP3

周晓枫老师和高考之间有两个故事。

其一,她在高考中写下了当年屈指可数的北京市满分作文。

其二,近三年来,她的作品两次进入高考试卷:《散文的时态》在2021年浙江高考阅读题中占10分,《黄姚酿》在2023年北京高考阅读题中占18分。有趣的是,作为作者,她自感答这两道题时不大顺利。

本期加餐专门请周晓枫老师谈自己眼中的中学生阅读和写作。她的回答解析了应试套路和高分成绩的形成过程,也远远超出常规的教学思维,直抵阅读与人、写作与人的本质关系。

周晓枫,儿童文学作家,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00:30 高考卷上的“常客”晓枫老师

03:27 什么是真正的阅读?

05:28 孩子读不下去经典名著,怎么办?

09:28 晓枫老师有哪些阅读习惯?

12:19 什么是真正的写作?

20:53 套路人人都用,那这“路”还好走吗?

划重点

  1. 我们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是学会真正的阅读。

  2. 成为一个好作者的前提,必然是成为一个好读者。

  3.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帮孩子找到一个终身信赖的朋友,而且能让他随时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可以有无限大的朋友圈,以及无限的穿越能力。

  4. 孩童时期的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需要知道你喜欢什么、你不喜欢什么。

  5. 写作是在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前提下,努力把真话说好。

  6. 真诚地写作,也许有时显得笨拙,但它却是最快速、最灵巧、最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

  7. 寻找自己内心的表达方式,不轻易用文字去敷衍,总能让我们获得更大的成长可能。

  8. 孩子读不下去经典名著,怎么办?

周晓枫:

有孩子问我说,我就是不喜欢经典,也读不出来什么好坏,应该怎么办?对此我的回答是:第一,你必须知道经典,它就像我们做学问,你需要知道一些基础的学术书;第二,你的朋友圈需要共同的聊天话题,而经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第三,就算你真的对经典无感,你也至少得了解它究竟是什么,否则你连说“不喜欢”的资格也没有;第四,你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经典都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所以如果你不喜欢经典,这可能并不是你的错,你只要找到对自己有益,或者你认为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去读就可以了。

坦白来说,我现在也不太喜欢四大名著,周围的人可能会说是因为我年龄还小,等到了某个人生阶段,一个人对于红楼梦的喜欢是根本抑制不住的,但这对我来说好像并不适用。从小受到我父亲和姥爷的影响,家里的戏剧频道几乎没有断过,有时我甚至还跑去剧院听,但对于这种已知的唱词,我总是提不起兴趣,我总想去探究那些未知的、没有答案的事物。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我一定读过四大名著,但我好像从来没有发育出对于四大名著的喜欢。我想我可能已经度过了读书的羞耻期,我渐渐接受也许我不是四大名著受众的这个事实,但我觉得好像也没关系。但是儿童阅读为什么是重要的?就是你可以知道你喜欢什么、你不喜欢什么。哪怕你说我不喜欢特别传统的经典,但是你要知道经典,它也是曾经被传承下来的先锋。只要你开始阅读了,你就能知道你的喜好,你就有选择权。

  1. “应试套路”有用吗?

周晓枫:

我当时在得到做《启发俱乐部》的时候也说过,写作文和写作是一回事,都要在尽量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前提下,努力把真话说好。有的时候你过于依赖套路,去糊弄老师、糊弄自己,一段时间后你的文笔也就回不去了。经常有人说,我到底要不要学习写作的套路?考试的秘籍我究竟要不要掌握?在我看来,写作套路是用来保证你的最低分,但如果你真的才华横溢,也就不用拿套路、框架为自己设限,你在写作过程中所溢出的个性的部分、独特的部分、有利的部分依然可以进入作品之中。而如果你为了套路而放弃自己的“真诚”,你在写作中那种活性的生长力也会慢慢减弱。

还有比如我设想自己是个判卷老师,如果我天天看的都是车轱辘话,我也会感觉好烦呐。你写出来的这个东西就是那种不走心、纯技术化的运用。一个作家,不管他是写了几十年的作品,他不走心地写、有距离感地写,都很难是个好作品。更何况你还是一个没有几十年写作经验的人,那你以为判卷老师爱看那种文章吗?其实未必。

贾行家:

有人花钱买来的应试素材,老师看完了也只会觉得勉勉强强给个及格算了,其实不愿意多看。你是知道他用这个来应付,他对写的东西没有信念感。只有那种认认真真有自己的风格的写作,是会跳到你的眼睛里来。

周晓枫:

真挚,还是最重要的。我还是相信,真诚地写作有时候显得挺笨的,但是其实是最快的、最灵巧的、最高效的一种表达方式。

贾行家:

而且因为你写的是真话,付出的一点代价,你不太会为它后悔。反倒是我说了个假话还没得着好处,那是最羞愧又后悔、又觉得毫无价值。

周晓枫:

有的时候,有些同学可能就是横下一条心,我作文里就写点漂亮话。但是你以为那条路好走呢?你横下一条心,多少人也都在横下一条心,反而那路更挤。

贾行家:

这个建议真的是太通透了。就是说你横下一条心干的那个事,反倒会更难。

周晓枫:

对啊。你原来的那条小路上,可能只需要跟 10 个人比,你横下一条心了,你就要跟一万个人挤在一条路上,那多容易发生踩踏啊。所以我这个建议不仅仅是对同学们,也对写作者们,就是小时候妈妈就教育你说,不要说假话,这个话这么简单,但能一辈子坚持下来的,我觉得没几个人能做到。反正我也做不到,我只是每次看能不能再想办法真诚一点点。

但是也有一点要考虑到,就是你再好看的真实,有时候它不适合某种场合也不行。比如一件好看的真丝睡衣,我觉得特好看,是真实的,我满大街跑着,给你们展示一下。也还是要分场合、分环境、分条件。但是寻找自己内心的表达方式,并且不轻易用文字去敷衍,总是让我们自己获得更大的成长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