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再减肥》 游识猷解读
《吃饱了再减肥》| 游识猷解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讲述的书,是协和医院营养专家康军仁的《吃饱了再减肥》。
一听书名,你可能会想,啊?又一本讲减肥的书?但这本书有一点不一样。它讲清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减肥是一种医疗行为。
我建议你把这句话深深刻在脑子里,减肥是一种医疗行为 ,是像手术一样的医疗行为。比如,新闻上说,某某名人做了切胃手术。不过,你看完了新闻,并不会打算自己给自己动切胃手术,对不对?因为你知道切胃手术是个专业的医疗行为,不是你自己能做到的。但是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减肥干预,本质上和切胃手术一样,都是医疗行为,都是医生为不同情况的人设计的医疗方案。医生指导下的正规减肥方法一般有三种,1.饮食生活方式干预;2.药物;3.手术。有的人,适合用“饮食指导+行为矫正+运动处方”;有的人,需要增加药物治疗;还有的人,就要动手术切胃了。什么人用什么方案,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千万别小看医生的“饮食指导”,“饿”一天两天容易,而长期“饿”还能保持身体健康,是需要专业技巧的。
既然减肥是一种医疗行为,那么减肥应该去找谁呢?对了,应该找医生。今天这本书的作者康军仁,可以说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减肥医生”。他是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副主任,也是一位经常在各种网络媒体平台给大家做科普的“网红专家”:开得了处方,做得了手术,发得了论文。根据统计,康医生帮患者减下来的体重,已经累计超过一万斤。从减肥的理论到实践,以及人在减肥过程里踩过哪些坑,康医生都有很多专业经验。所以今天听完这本书,也许能为你的健康减肥提供一些专业建议。
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想知道康医生到底怎么说了。接下来,我们就分两部分介绍下这本《吃饱了再减肥》。第一部分讲的是,康医生根据诊疗的实践经验,总结的常见的减肥误区。第二部分讲的是,到底怎样才能健康减肥。
先来说减肥的坑。减肥的第一大坑就是,哪怕是正确的减肥方法,用在你身上也可能会害了你。
为什么呢?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减肥是一种医疗行为。你从医疗角度去理解,就很好理解了。今天小王小李两个人都发烧了,小王吃了退烧药,退烧了。小李吃同样的退烧药,没退烧,为什么?小王是普通流感,而小李可能是其他更复杂的感染。
肥胖和发烧一样,都是一个表面症状。这个人到底为什么会肥胖,这个人的身体底子能承受得了哪些医疗方法,都是需要专业的诊疗和判断的。方法正确,但不适合自己,会怎么样呢?康医生根据自己诊疗病人的经验,总结出了常见的三大坑,第一个坑,有人觉得,减肥嘛,多跑步走路,迈开腿,但如果运用不当,会有磨坏关节的风险;第二个坑,有人会想,减肥就要多运动嘛,但殊不知,不恰当的减肥运动,可能会有心梗,甚至有猝死的风险;第三个坑,有人想着减肥就要吃粗粮,但如果饮食不当,可能会伤害肾功能。
咱们一个一个来细说这三大坑。
首先,第一个坑。关注减肥的人肯定都听过,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于是很多减肥的人一拍脑袋,迈开腿嘛,那我就每天两万步,慢跑一小时,不坐电梯,专爬楼梯。结果怎么样呢?康医生说自己遇见过各种情况,比如有人就哎哟哎哟地去骨科报到了,有膝盖痛得不行的、有脚踝肿得老高的、有肌肉拉伤的、有韧带断了的,甚至有跑步过程里摔倒骨折的……一旦受了这些伤,你就只能乖乖养伤,暂停减肥了。在养伤的过程里,不但你辛辛苦苦减的肉都长回来了,最差的情况,你的膝关节踝关节可能永远都没法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你说这是不是亏大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如果你年龄超过40岁,体重也偏大,比如体质指数(BMI)大于28kg/m2,那么很多运动是不适合你的,对于关节、骨骼、肌肉的压力太大。这个时候,医生就会建议,先不要做一些对关节冲击太大的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做点拉伸,举一下小哑铃之类的。
然后来说第二个坑,有人说,减肥就多运动嘛,但这对不适合大量运动的人群,可能会有心梗,甚至有猝死的风险。这个坑,是真的可能出生命危险的。那种时间短、强度高的魔鬼减肥营,特别容易出猝死事件。2021年黑龙江就出过封闭减肥营里的猝死事件,年仅20岁的大一女生在减肥第15天时猝死。事实上,高强度运动本身就可能诱发心源性猝死。而肥胖者本身,可能就还叠加了一些潜在的健康隐患。比如说,康医生就遇到过年纪轻轻的肥胖小朋友,一量血压200多。还有很多超重人士,要么已经有血管硬化问题,要么心脏已经在超负荷运转,甚至已经代偿性肥大了。这些心脑血管的潜在隐患,如果不找专业医生评估,你自己可能一无所知。如果带“病”减肥,一旦那些隐患爆发,有可能就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三个坑,如果减肥饮食法运用不当,会损害肾功能。很多人一听到“管住嘴”,就会想到“吃粗粮,吃豆类”。其实懂得“吃粗粮和豆类”,已经算是减肥群体里比较有常识的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肥胖的人里,有一部分是有肾脏问题的。而部分粗粮和豆类,嘌呤含量高,而且会升高尿酸水平,对于已经有肾脏问题或者痛风问题的人,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害,还可能要体会痛风带来的剧痛。
而且这三大坑,还属于“方向大致是对的,只是不适合你的身体”。
还有一些减肥方法,属于“方向就不对”。按照这些减肥方法掉进去的坑,可就更大了。
举个例子,网上经常会流行一些明星、网红的减肥法。
比如说前不久,伊能静写了演员秦昊的减肥食谱,第一天光喝不加糖的豆浆;第二天早中晚各一个玉米;第三天只吃水果,火龙果、苹果、蓝莓;第四天吃蛋白质,水煮虾、白煮蛋;第五天吃蔬菜,西蓝花、菠菜、生菜。
虽然伊能静强调,这套食谱“不推荐给任何人”,但还是有很多人开始跟风。这套“秦昊减肥食谱”的问题在哪里呢?康医生分析,因为热量太低了。按照这个方法吃,头一个月体重确实会掉。但是一个月之后,体重就不会再掉了,甚至会很快开始反弹。
为什么呢?康医生强调,因为人的身体是有很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你吃得特别少,身体立刻觉得,大事不妙,你肯定是要饿死了,赶快开启自我保护功能。首先把不重要的功能都关掉,比如头发这时候就不用长了,生殖系统也不用费心了。自己都快饿死了,还生什么孩子啊?所以很多极端饿肚子的人会发现,咦,我头发怎么大把大把掉了,肌肉也没了,浑身没力气,还有月经也不来了。其实就是身体自己把“不重要的功能”都关了。然后,身体会降低基础代谢率。以前哪怕你躺着不动,身体每天也要花掉1500大卡,现在身体决定吝啬一点,省着点花能量,一天花1200大卡就好了。基础代谢少花300大卡,就意味着你辛辛苦苦少吃300大卡,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一旦你和之前吃得一样多,就变成“每天多了300大卡”,马上你就胖起来了。辛辛苦苦减肥,减到最后头发也掉了,肌肉也没了,减出了一个“喝凉水也发胖的易胖体质”,你说冤不冤?
再比如说,有些明星都说过自己吃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五年不吃主食啦,工作前就只喝黑咖啡,吃蛋白质啦,别的都不吃啦,等等。
那么这种高蛋白饮食减肥的问题在哪里呢?和吃粗粮有点类似,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会伤肾。有一部分人本身就有肾功能问题,比如有尿蛋白、肌酐值偏高。在这种情况下,肾在“处理代谢废物”时,已经力不从心了。这时候吃高蛋白膳食,等于给肾又增加了一大堆工作压力,那么肾功能就可能恶化,有时候甚至是不可逆的恶化。另外,高蛋白膳食还很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结石风险增高,另一个是其他营养素摄入超标,身体受不了。那么长久下来,这种吃法,就很容易吃出健康问题。康医生就遇到过有人自己搞“生酮减肥”,吃蛋白质和脂肪吃出了重症胰腺炎,直接住进了ICU。
还有最可怕也最糟糕的一种减肥方法,就是催吐 。事实上,催吐不应该被列为减肥方法,应该被列为自杀方法。催吐的时候,胃酸会经过食道、口腔,所以食道和牙齿都会被胃酸腐蚀。很快,催吐的人在吃喝的时候,会觉得食道刺痛,胃肠道不适。然后,开始形成呕吐的条件反射,吃一点就想吐,甚至看别人吃也想吐,身上一直有呕吐后的怪味,有时候甚至会吐血。接着,腹胀加严重便秘,上厕所变得极其困难。还有,由于营养不良,会出现脱发、闭经、全身掉皮脱屑等情况。最严重的情况下,催吐会发展成神经性厌食症,对食物不由自主地产生厌恶和抗拒状态,什么食物都吃不下,瘦到皮包骨头,最后全身器官衰竭,走向死亡。
我们减肥,本来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更美丽。但错误的减肥方式,会让一个人很快地失去健康。就算体重到了低点,但一个头发稀疏、腹胀如鼓、全身脱皮,还散发着呕吐后异味的人,又谈何美丽呢?
所以,要健健康康地瘦下来,建议你找专业的医生,来帮你减肥。
特别是有些人的胖,已经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但会增加心脑血管风险,还会显著增加癌症风险 。那就更得减肥了。
胖到什么程度算疾病呢?有四条标准,满足任何一条,就需要治疗 。第一条,体质指数在28kg/m2以上。这个体质指数很好计算,用你体重的千克数,去除以你身高的平方,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体重85千克,身高1.7米,这个人的体质指数就是85除以1.7的平方,大概是29.4。第二条,体质指数在24—28kg/m2之间,并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第三条,腰太粗,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第四条,体脂率太高,男性体脂率>25%,女性体脂率>30%。
这四条满足了任意一条,那么为了健康也该减肥了。别以为这些条件很难满足啊。《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里面的数据 显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为50.7%。也就是说,成年人里超过一半是应该要控制一下体重的。
如果不确定自己满不满足怎么办呢?也很简单,去医院。不同医院可能设置的科室不同,如果有减肥门诊,那么优先看减肥门诊,如果没有的话,就去营养科或者内分泌科。如果你得做手术,那么还需要看外科。如果你之前运动时受伤了,那么还需要看运动康复科。
现在假设我们已经去了营养科,坐在医生面前。接下来医生会怎么帮你减肥呢?康医生也把整个流程认真写了一遍。
首先,医生会让你做全身检查 。还是那句话,减肥是一种医疗行为。医生必须先对你的身体全面检查,对你的健康心里有数了,才能对症开方。医生要查你的血常规,因为有些人此前节食过,已经出现了贫血。查肝肾功能,查尿蛋白和尿肌酐比,因为肝和肾功能如果异常,有些减肥方法是不能用的,而有些人因为长期不吃主食,尿酮体呈阳性。查肝胆超声,因为有些人有脂肪肝,有些人有了胆结石。查泌尿系统,因为有些人减肥减出了肾结石。查维生素D,因为缺维生素D会影响减重。查血脂,如果这些指标过高,需要额外吃药。查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因为如果有糖尿病问题,要额外考虑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等风险。查甲状腺,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基础代谢率不稳定,会导致体重下不来。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因为要确认心脏有没有先天或后天问题,这个关系到生命安全。你正在吃哪些药也很重要,比如你如果在吃过敏药、癫痫药、抗抑郁药,这些药物都会影响你的代谢,医生需要知道这些信息,才能帮你制定最安全的减肥计划。
然后,医生就要指导你怎么吃、怎么动了。
医生开方和野路子指导有一个极大的不同。那就是,医生给你开的“减肥处方”,是专门为你设计的,而且是会根据你的最新情况,不断进行微调的。
大家要对减重有一个正确认识,那就是,减重其实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一件事”。如果有野路子承诺你饿上几个月,或者饿上半年,就可以一辈子瘦下来,那么大概率,他是在骗你。从自然规律来说,人的身体是倾向于长肥肉的。在人类演化的几十万年里,人都是经常挨饿的。像现在这样几乎人人不挨饿,热量多到让一大部分人发胖,也就是不到一百年的事。所以我们体内的基因啊调控啊,非常居安思危,根本不相信我们赶上了食物富足的好时光。一旦你开始节食,身体会认为,你是不是遇上饥荒了?于是身体开始自己调整,基础代谢率得往下降,内分泌也得跟着变,得赶紧减少那些会让人瘦的激素,增加让人胃口大开、储存能量的激素。基础代谢叠加激素变化,所以这种野路子减肥很容易反弹,你看野路子减肥营为什么基本不超过3个月 ,因为3个月之内要让你瘦还是比较简单的,但3个月之后就很容易反弹。
和野路子不同,医学减肥的思路是什么呢?首先,你一辈子都别想胡吃海喝,胡吃海喝肯定瘦不下来,而且不健康。其次,虽然你不能胡吃海喝,但你还是可以吃得饱饱的,也不会饿着,也不会太难受。医生会跟着你一起寻找,怎么样能让你一辈子坚持一个比较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这些日常习惯肯定要比较符合你原本的生活规律,这样你才有可能去坚持。坚持不了怎么办?也别着急,回去找医生复诊,医生会再陪着你一起想新办法,做一些微调。康医生也写了,其实医生不怕你体重反弹,体重反弹很常见,本来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就没那么容易办成。但医生怕你反弹了就不来了,羞愧啊,内疚啊,觉得没脸见医生啊。这些精神内耗真的不需要。医生就希望你做到一件事,信任医生,每个月回来随诊一次,看看最近身体的指标怎么样,下个月要定什么目标,怎么做针对性的调整。
一开始,医生会先教你吃。
吃是一定要控制的,有个美国研究,对34079名女性的体重,追踪了整整13年。结果发现,这13年里,不控制饮食,只靠运动就能保证不发胖的,只有这类女性:她们本来就不算胖,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即体质指数BMI低于25kg/m2,这群女性如果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不控制饮食。
如果BMI在25—30之间,那么光靠运动,你还是会发胖,只是说动得多一点,就胖得慢一点。最惨的是什么呢?是BMI在30以上时,这时候运动和体重已经无关了,就是你只要不控制饮食,怎么动都无法减慢自己发胖的速度。
怎么吃,是有共识的。2016年,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总结了国内外的减肥研究,归纳了三种策略 ,第一种,限能量平衡膳食,第二种,高蛋白膳食,第三种,轻断食,也就是间歇禁食。这三种方案,都能健康减肥。注意,这三种策略可能会在同一个人身上用,因为不同的减肥阶段适合不同的策略,比如医生可能会先安排3个月高蛋白饮食,改善胰岛素抵抗,接着3个月的轻断食,改善全身代谢,然后再来3个月的限能量平衡膳食,维持减肥成功不反弹。
这三种里面,限能量平衡膳食,是最适合大多数人的。康医生把这个方案,叫做减肥的“正道之光”。这个方案有两个要点,第一整体热量要少,比如每天摄入的总能量减少30%或者500—750大卡,也可以固定摄入能量,一天大概男性吃1500大卡,女性吃1200大卡;第二要平衡,也就是营养搭配还是要均衡正常,和正常吃饭的搭配比例是一样的,一般就是碳水占五成,脂肪占三成,蛋白质占不到二成。然后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注意多喝水,多摄入膳食纤维预防便秘,一些容易缺乏的微量营养素,可能需要额外补充。
第二种,高蛋白膳食,适合肾功能没有问题的人。高蛋白膳食其实也是要限能量,整体热量也差不多要少30%。在总能量差不多的基础上,它增加了蛋白质的比例,大概蛋白质提供的能量是超过两成,不到三成。这里还有个小技巧,康医生不是让你单纯地吃鸡蛋吃鸡胸肉吃牛排,这样吃肉容易盐分超标,而且患肾结石的风险会上升。怎么办呢?康医生建议,可以吃一些乳清蛋白粉。你整个食谱里面大概50%的蛋白质,要来自乳清蛋白粉。这样蛋白质占比也高了,而且不会带来其他副作用。高蛋白膳食有个好处,就是比较不会掉肌肉,而肌肉是耗能的大户,肌肉维持住了,基础代谢率也能维持住,以后比较不会反弹。
第三种,轻断食。就是人为限定某些时段不吃或者少吃,其他时候正常吃。注意正常吃不是让你放开了大吃,而是还要保持均衡的膳食搭配。
轻断食还可以分一天之内的轻断食,或者一周之内的轻断食。
一天之内的轻断食方案,就是只在固定几小时内吃东西,其他时候只能喝水。比如说每天固定在8小时之内可以吃,早上8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内正常吃,但这段时间之外,就只能喝水。也有人是一天之内只固定在6小时之内吃,甚至只固定在4小时之内吃。但是这种时间特别短的,一般就需要专业人士密切关注,比如有些住院患者,每天有医生盯着监测指标。如果没有医生监测,自己过度断食,是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甚至出现代谢性脑病的。
一周之内的轻断食,又分为4+3的隔日禁食,或者5+2禁食。4+3隔日禁食就是4天正常吃,3天吃三分饱,第一天正常吃,第二天只吃三成饱,第三天又正常吃,第四天只吃三成饱,依此类推。5+2的禁食,就是一周里五天正常吃,两天只吃三成饱,注意,这两天不能连着,所以不能都放在周末。
轻断食之所以能减肥,说到底,其实还是总的热量少了。这几年学界对轻断食的研究也很多,轻断食的好处是,减重效果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是也有缺陷,不容易坚持,比如巴西有个研究就发现,如果每天只固定在6小时之内吃东西,坚持3个月不难,但很难坚持一年,这样就变成一年后的减肥成功率就不太高了。
轻断食的另一个缺陷是,相对来说没有限能量平衡膳食那么安全。2020年新西兰有个研究发现 ,如果在6周之内做5+2的禁食,基本算是安全的,钙、锌、镁要比正常的稍微低一点,但是如果长时间坚持的话,要保证营养均衡,就需要专业监测了,只靠自己很容易出问题,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胃部不适、头晕、月经周期紊乱等等。
那么这三种膳食策略的效果怎么样呢?康医生在本书中直接就说了,总体上看,只要你配合医生,在营养科门诊规律诊疗,再配合合理膳食,平均每个月能减6-8斤,而且整个减肥过程不用太饿,长期来说不太反弹,而且会比你减重之前更健康。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运动。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 “减肥七分靠吃,三分靠练”,因此这练的三分是不能省的。
有一个跟踪了两年的减肥研究 ,用的是限能量平衡膳食,每天吃七分饱。到了6个月的时候,基本上大家体重都到了最低点,平均减掉大概9%的体重。两年后,哪些人没反弹呢?在限制热量的基础上,每周运动超过275分钟的,也就是说,你不但要吃七分饱,而且每天至少要运动40分钟。
所以,一定要运动。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都要够,而且要循序渐进,慢慢增加强度,这样才不会练一天就受伤,后面养伤得养三个月。
什么运动最好,也是有研究共识的。从减肥角度讲,联合运动最好,也就是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都要做。有氧运动,有利于你的心肺功能。抗阻运动,有利于维持甚至增加你的肌肉。
但是具体到个人,还有一个标准,就是选择你能坚持的运动最好。再好的运动,你不去执行,对你的用处就是零。所以一定要多尝试,看看哪种运动你做起来开心,而且能无痛地嵌入到你现在的生活日程里面。计划不要定得太复杂,一开始简单点,才能坚持得久一点。原则上,有氧运动加抗阻运动的联合运动是最好的。实际上,坚持运动最重要。只要你能够坚持,光是走路都行。2021年,在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完成的一项研究中 ,鼓励6924个超重肥胖人士去每日健走,发现走了100天之后,有一部分人真的是明显减肥了,体重下降了超过5%,腰围少了4cm,体脂率至少下降1%,BMI至少下降一个单位,但要达到这个明显效果,需要每天步数达到多少呢?研究发现,临界点是每天12411步。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每天坚持走12000步以上,这个运动量基本可以达到有效减肥。
最后还有5个小技巧。这几个小技巧因为很安全,大家可以直接用起来。
第一个,就是少吃调味酱和外卖。调味酱,里面的营养不多,但盐分和脂肪经常超标;有些外卖为了口味,也会重油重盐。所以控制饮食的第一步,就是尽量少碰这些。
第二个,就是先吃菜,后吃饭。每餐先把蔬菜吃掉三分之一,然后才吃第一口饭。这样做的好处有二,第一个是容易饱,就可以控制食量,蔬菜的饱腹感是很强的,你先吃了蔬菜,没那么饿了,接下来就可以放慢速度细嚼慢咽。第二个好处是,吃饱饭以后血糖会比较平稳,不会骤升骤降,这样饭后不容易犯困,而且对有糖尿病或者血糖在临界值的人很有好处。
第三个小技巧,就是每口咀嚼30下。大家以前听说细嚼慢咽,第一反应可能都是为了养胃。但其实这几年研究发现,细嚼慢咽对减肥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吃饱后并不会立刻感觉到,这中间有一段反应时间。如果你吃太快,就很容易吃得过饱。而细嚼慢咽就拉长了吃饭的时间。所以康医生就建议说,给自己定个每一口饭至少要嚼30次的目标,这样不知不觉就能达到控制食量的目的。
第四个小技巧,就是每天在同一时间,称一下自己体重 。
看到自己的体重肯定是让人很痛苦。但是只有这样做,你才会发现一些生活习惯对体重的影响有多大,昨天和朋友吃烧烤喝啤酒很愉快,第二天看到体重就没那么愉快了,下次和朋友聚餐还是选更健康的餐厅吧。有了这样的每日监测,你的体重就不会失控了,不会发生那种一个月以后称一下,天呐这个月居然重了五斤这样的事情。
第五个小技巧,就是每天睡足7小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睡少了,也容易发胖。主要是因为睡得少了,就容易吃得多。而且白天容易疲劳,疲劳了就很难保证运动。这里也建议大家闲暇时少刷手机看电视,特别是男性。2021年北京疾控中心调研了15753个成年人,发现男性里面每天看屏幕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超重肥胖的风险就会明显上升。这个研究还发现,只要每天睡足7小时,不论男女,超重肥胖的风险就会明显下降。
有人问了,那我周末多睡会行吗?不行。补睡眠是补不回来的,还是会发胖。2017年西班牙和墨西哥科学家联合进行的一项实验中,让500多个年轻人吃地中海饮食,这个地中海饮食主要由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和海鲜构成,是全球公认的健康饮食之一。但是吃着健康饮食的年轻人里,有一部分人还是发胖了,就是那些平常和周末睡眠时间相差很大的人。他们平常睡得少,周末狂补,睡眠时间不规律,他们吃饭的时间就也不规律,早餐常常不吃,蔬果吃得也明显偏少,结果就是特别容易发胖。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想减肥的人已经准备开始预约医院营养科了。这里友情提示下,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开始,那么建议你做好心理准备,近6个月里,一定要好好配合医生的计划。减肥是有“关键期”的,这个关键期,就在减肥3-6个月之间。为什么呢?因为头3个月减肥是比较容易出效果的,但3个月后,也正好是你身体在调整激素水平,让你觉得胃口大开的时候。如果3-6个月这段时间,你觉得“哎呀,我减了这么多真不容易,应该犒劳自己一下”,开始吃大餐,吃重油重盐,那就很容易让减肥效果打折。
但3-6个月这段时间,如果你坚持一个月去看一次医生,按照医生制定的计划坚持,那就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减肥效果。那些体重一直维持在低位,基本不反弹的人,基本上都是在3-6个月内养成了健康的习惯和节奏。说到底,减肥不能靠毅力硬撑,不能把自己逼得特别狠。减肥要靠习惯成自然,最后很多东西已经成了你的条件反射,成了你每天生活里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不需要你额外去耗费意志力,就可以一直维持下去。
好了,这本《吃饱了再减肥》的主要内容,大致就为你介绍到这里。作者康军仁医生给你讲了减肥路上无数的大坑,也给你指出了减肥的正道,去医院,找医生。
本书内容虽然林林总总,涵盖减肥相关的各个领域,不过,想健康减肥还不反弹,你只要记住如下几点:
-
减肥是一种医疗行为;医生指导下的正规减肥方法一般有三种,饮食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和手术。
-
减肥前一定要做全身体检。否则哪怕是完全正确的减肥方法,用在你身上也可能会害了你。搞不好就关节也坏了,肝肾也坏了,甚至直接有心梗猝死的风险。
-
减肥贵在坚持,一个月一定要回去看一次医生,让医生针对你的最新情况,制定最新的减肥计划。
-
减肥要控制饮食,有三种策略可以使用,第一种,限能量平衡膳食;第二种,高蛋白膳食;第三种,轻断食,也就是间歇禁食。
-
减肥要坚持运动,有氧运动加抗阻运动的联合运动是最好的。最好每天至少运动40分钟。如果你一天能走上12000步,那基本也够了。
-
记住如下小技巧:少吃调味酱和外卖;先吃菜,后吃饭;每口咀嚼30下;每天睡足7小时;每天同一时间称体重。
同时,康医生在本书中还针对儿童,以及孕期后女性等特殊人群的肥胖诊断,以及减肥方法给出了丰富而详细的意见,有兴趣的用户,可以在听完听书后,进行原书的拓展阅读。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划重点
-
我们减肥,本来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更美丽。但错误的减肥方式,会让一个人很快地失去健康。
-
减肥是一种医疗行为 ,是像手术一样的医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