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网络》 李南南解读
《人类网络》| 李南南解读
关于作者
马修·杰克逊,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经济与社会网络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讲述社会网络的特点,和人们在其中的位置如何塑造我们的观念和行为的书。作者马修·杰克逊对人类网络的观察与分析,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成果,通过精彩纷呈的案例、逻辑、游戏与图示,给我们讲述人类社会网络的精彩故事。
核心内容
一、网络化,是怎么影响每个节点,也就是我们个人的?
二、人类网络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节点通过线连接起来,组成一张网之后,人类网络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李南南。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一本研究社会网络的书,叫《人类网络》。这本书主要说的是,我们应该怎么突破个体的局限,用网络的视角来理解世界?
这是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的重点图书之一。早在上市前的一个月,我就听中信出版集团的副总编辑,资深出版人方希老师推荐过,说这本书,是一本能让你一秒钟,洞察世界真相的书。到底怎么个洞察法,咱们后面细说。
在正式开始说这本《人类网络》之前,我们得先知道,什么叫网络化?简单说,你可以把网络化,当成是人类社会最底层的编码方式。你看,人类社会,包括整个文明的演进,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实现连接,不断网络化的过程。人类最初,是一个个孤立的点。后来,点和点之间形成连接,人类构成了新的网络,也就是部落。部落和部落连接,又构成了村庄。再往上,村庄组成了城市,城市组成了国家。到了大航海时代,国家和国家连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张网。你看,人类社会的演进,就是点跟点之间连成线,线跟线之间又组成网,这个网络化不断深入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说,网络化,是人类社会最底层的编码方式。
那么,这个编码方式,又是怎么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呢?简单说,它是从点、线、网,这三个维度,塑造着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举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我曾经做过导演。我发现,在影视圈,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个行业里,有80%的灯光师,用行话说,叫灯爷。有80%的灯爷,都来自于河南省许昌市的一个县城,叫鄢陵县。不管你是拍电影、电视剧还是广告,剧组里的灯爷们,大概率上都来自这个地方。光线传媒的总裁王长田曾经说过,河南的灯光师,一个村一个村的,控制了整个中国的影视灯光行业。这就奇怪了,一个小小的县城,为什么几乎能垄断一个行业呢?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就得用网络化的视角,从点、线、网,这三个层面去分析。
首先,大概30年前,鄢陵县有少数几个农民,来北京闯荡。他们特别能吃苦。当时,老式的灯光器材特别重,灯光师是个体力活。再加上北京的第一批灯光师,正好要退休,本地的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接这个苦差事。于是,这个机会就被一些鄢陵县出来的师傅给抓住了。你看,到这一步,最初的节点就出现了。然后,这批灯光师,又作为初始节点,找老乡,连接其他的人。就这样,一批鄢陵人被带出来了。鄢陵的灯光师们彼此连接,就组成了一张网。注意,一旦网络形成,别人再想进这个行业,就没这么容易了。因为这张网,不仅连接着中国最大的灯光师群体,它还连接着这个产业的上下游。你看,你要想进入这个行业,首先得能接到订单吧?假如你是导演,你会把订单给谁?肯定是合作过的,信得过的灯光师。那么,谁最信得过?显然,是已经合作过很多次的鄢陵灯爷。你看,上游的入口,就被鄢陵的灯光师们占据了。再看下游,也就是劳动力。要知道,一个剧组,动不动就要用几十个灯,灯光这个活,一两个人根本干不了,必须得人多。那么,谁能保证,能马上找来这么多人?显然,还得是鄢陵人。因为附近十里八村都在从事这个行业,你找我,我找他,多少人都能给你叫来。就这样,这张网越来越大,最终就占据了整个行业。
你看,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很多圈子、行业、领域的运行规则,都是在网络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要想理解这些规则,我们就必须知道,人类网络的核心逻辑。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这个核心逻辑。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叫马修·杰克逊。他也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是社会网络领域领军人物。他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经济与社会网络》,堪称是这个领域的必读书。这回,这本《人类网络》,是对之前作品延伸和升级。当然,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很难用半小时讲完。今天的解读,相当于为你打开一扇窗户。假如你有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也欢迎你阅读原书。
接下来,我就从点、线、网,这三个维度出发,分成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
首先,第一部分,我们说说点。网络化,是怎么影响每个节点,也就是我们个人的?这是网络效应的最小单元,也是理解人类网络的基础。把这些影响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拥有最多连接的节点,在网络中,拥有最大的影响力。
乍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结论好像稀松平常。类似的现象也很常见。比如,很多人都模仿明星的穿着,就是因为明星这个节点,连接着很多粉丝的注意力。但是,假如我不追星,不就不受影响了吗?
其实,这只是你的错觉。假如我们更深入一步,用专业眼光去看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这个影响比你想象得要深刻。更重要的是,对这个深刻的影响,你很可能察觉不到。
要想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咱们得先从一个社会学悖论说起。这个悖论叫作,友谊悖论。简单说,就是大多数人总是会觉得,你的朋友拥有的朋友,比你的多。乍一听这句话可能有点绕,其实说白了,就是你总会觉得,你的朋友比你的人缘好。这个结论乍一听好像只是一个感受,当我们用数学来统计这个现象时,悖论就出现了。假设,一个学校有100个人,你问每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有多少朋友?问完后,算出一个平均值,比如20。第二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的朋友,他有多少朋友?问完后,再算出一个平均值。你会发现,这个数字肯定比20要高。比如可能是30。到这一步,悖论就出现了。因为本质上,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因为你自己,本身也是别人的朋友。换句话说,一个问题,通过两种询问方式,获得了两个不同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偏差?就是因为,拥有更多连接的节点,被放大了。当你在思考,你的朋友有多少朋友时,你想到的,其实并不是你所有的朋友,你往往只会想到,人缘最好,也就是拥有最多连接的那几个朋友。这些拥有最多连接数的节点,被称为超级节点。
在美国,还有一项调查,研究的是,为什么参加过聚会之后,原本不喝酒的人,会开始喝酒?当你问当事人,他们会回答,因为其他人都在喝酒。但是,当你真正调查聚会,会发现喝酒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但是,这几个爱喝酒的人,往往是聚会里最活跃,曝光度最高的人,是聚会上的超级节点。你之所以会觉得别人都在喝酒,只是因为,这些超级节点,被过度代表了。
换句话说,你以为你在追随大多数。但事实上,你只是在追随少数的超级节点。
再比如,书里还提到一个研究,说的是,找一群人,让他们从100张女性的照片里,选一张最美的面孔。你可能会觉得,每个人都会选自己最喜欢,看着最顺眼的那个。事实上,正好相反,很多人选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的。
你看,当你让别人选择最美的面孔时,这个命题其实还隐含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叫最美?显然,你会觉得,最美的,一定是在这个问卷调查中,得票最高的那个。换句话说,选最美的本质,其实是在猜,别人会选哪个?到这一步,又引出另一个问题,这个别人,指的到底是谁?大多数人想来想去,首先都会想到,自己的朋友里,存在感最强,人缘最好的那个。然后揣摩他的喜好,做出选择。
你看,在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思考中,我们其实也受到了超级节点的影响。在人类网络中,点跟点之间的连接,形成了超级节点。而超级节点,又无声无息的影响着其他节点。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内容。到这一步,你可能会问,拥有连接数最多的节点,是不是人类网络中,影响力最大的节点呢?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未必。怎么讲?别看我们都在建立连接,但是,连接跟连接之间还不一样。你只有弄明白了,人类网络中,有多少种连接方式?每一种连接,有哪些特点?你才能判断,哪个节点才最有价值?
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从节点之间的连接,也就是线这个维度来说说,人类网络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作者认为,连接的方式,主要分成四种。作者把这四种方式,总结成了四个中心度。
第一个中心度,叫作“度中心度”。这个名字有点绕,第一个字跟第四个字一样。它反应的是连接的数量。也就是,你能跟多少人建立连接。比如明星、大V、公知,他们能同时跟很多人发生连接,都是度中心度很高的人。
但是,千万别以为,度中心度最高,拥有最多连接,你就一定是影响力最大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看的并不是连接的数量,而是质量。也就是,不看你到底有多少朋友,而是看,你的朋友里,有多少牛人。
这个描述连接质量的中心度,叫作特征向量中心度。这也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个中心度。在现实世界中,它比度中心度更有参考价值。比如,某个人,有200个酒肉朋友,都没什么正当职业,数量多,但质量不高。显然,这个连接数就没什么意义。反过来,某人可能只有几个朋友。但这几个人,都很有社会声望。那么这个人的社会影响力会更大。
顺便一说,这不光是现实世界的逻辑。人们还把这套评判标准,照搬到了网上,并且制定了一套专门的算法。比如,我们都知道,谷歌的搜索算法很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算法到底厉害在哪。其实,这套算法的核心,就是衡量特征向量中心度。
假设你在谷歌上搜索“巧克力”,可能会搜到上百万个结果。这些结果怎么排序?最初的算法,是按照度中心度,也就是,按照数量排序。哪个网页里关键词的数量最多,它排名就最靠前。但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你看,假如我在一个网页里,输入100遍巧克力,这个网页就排在第一,但这个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谷歌换了一种算法,不按数量排名,而是按照网页质量排名。不看这个网页本身包含多少个关键词,而是看,连接到这个网页的,都是些什么样的网站。比如,有10个门户网站,都连接到这个网页,那么这个网页的排名就会很靠前。换句话说,这套算法看的,不是你有多少关键词,而是看,有多少权威网站愿意为你背书。本质上,它衡量的就是特征向量中心度。
把这套算法对应到我们的生活中。假如你刚刚步入职场,先别忙着拓宽人脉。而要先想想,哪些人脉最有价值,最值得你结交。提升自己的特征向量中心度,这才是更重要的。好,这是第二个,特征向量中心度。
第三个,叫传播中心度。它描述的是,你传播信息的效率。也就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一个信息传递给尽可能多的人。
比如,有10个村子,都特别落后,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你想在这十个村子里,传播一条消息,你应该找谁?显然,每个村子里,度中心度最高的人是村长,他认识村里所有人。特征向量中心度最高的人,可能也是村长,也可能是村里的其他长辈。但是,这些人都有个局限,就是只认识自己村里的人,出了村就不管用了。你看,要传播这个消息,度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都不是最有效的。这时,你就要找到,那个传播中心度最高的人。这个人,很有可能是村里的媒婆。因为她经常在各个村子里走动,所有村子的人她都认识,她能够把一条消息,带给每个村子。
当然,作者也说了,传播中心度,这个指标的应用场景并不多。它只在我们需要传播消息的时候要用到。所以,咱们了解一下就行,就不多说了。
第四个,叫中介中心度。它描述的是,你在社会网络里的连接功能,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你同时认识张三和李四,但他们俩互相不认识,必须得通过你才能找到对方。那么你就具备了中介中心度。像张三李四这样的人越多,你的中介中心度就越高。
这个中介中心度有什么用呢?简单说,它可以让我们整合不同圈子,不同领域的资源。说白了,就是给你一种,组队攒局的能力。把这个能力用好了,就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比如,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有个家族叫美第奇家族。这是当地影响力最大的家族。达·芬奇曾经说过,美第奇家族创造了我,同时也毁灭了我。当然,咱们不去追溯这段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想从这句话里感受一下,美第奇家族有多大的影响力。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家族要么是特别有权,要么特别有钱。其实,他们在政治和金钱上,都不是最有实力的家族。他们厉害的地方在于,有很高的中介中心度。也就是,连接着不同领域的资源。你想找任何一个领域里的资源,他们都能帮你找到。比如,一个政客想找艺术家画幅画,得找他们;一个商人想托政客办点事,搞点利益交换,也得通过他们;一个艺术家想搞个画展,通过商人筹集经费,还得找他们。
换句话说,美第奇家族虽然没有直接掌握这些资源。但是,他们却掌握着通往这些资源的路,谁都绕不开。这是第四种连接节点的方式,做中介。我们用中介中心度来描述它。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内容。我们说了四种,点跟点之间的连线方式。它们对应着四个指标,分别是,连接的数量、质量、信息传播的效率,还有你建立的连接,有多大的中介功能。
说完了点和线,接下来,第三部分,我们说说网。也就是,当这些节点通过线连接起来,组成一张网之后,这张人类网络,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很多规律。咱们在这,只说一种,在书里篇幅占比最大,也是作者认为,最重要的规律,叫作“中心度,带来中心度”。乍一听,你可能有点懵。其实说白了,就是赢家通吃。人缘好的人,人缘会越来越好。受关注的人,会越来越受关注。有钱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有钱。最终,少部分的人,会掌握大部分的资源。
其实,这个现象并不难理解。在前面的讲述中,你可能已经隐约感觉到,中心度越高的人,越能优先获得新节点的连接。比如,你到一个陌生环境,想交朋友,你很可能会最先结交,那个人缘最好的人。一是他存在感强,容易被你注意到。二是他可能很开朗,会主动跟你建立连接。再比如,你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做生意,你会跟谁合作?肯定是口碑最好的人。
换句话说,人类网络在不停的生长,节点之间不断产生新的连接。但是,这些连接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有选择的。中心度越高的节点,越能获得优先连接。要知道,人的连接,它本质上也是资源的连接。你的连接取向,也反映了资源的走向。
比如,在网上有个段子,说的是,某富豪,钱根本花不出去。因为他花的每一分钱,最终都会回到自己手里。从网络的角度看,其实不难理解。你看,只要你占据了这个网络里的关键节点,它获得的连接足够多,质量足够高。那么这花出去的钱,不管怎么流动,都很可能会再次经过你这个节点。你看,钱不就回来了吗?
比如,一个房地产大亨,买了一斤猪肉。而卖猪肉的人赚钱,就是为了买房子。这一斤猪肉的钱,就早晚会回到房地产大亨的兜里。当然,这是个简化过的例子,真实世界里的资源流转,要复杂得多。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既然中心度会带来更多的中心度,所有的资源都汇集在少数人手里。那么,后来的人是不是就没机会了呢?当然不是。在社会网络里,有一个概念,叫结构洞。找到结构洞,后来者也能快速建立优势。
什么叫结构洞?简单说,就是两个网络之间,不存在任何连接,那么从结构上看,这里就存在一个空洞。它就叫结构洞。你可能觉得这个概念有点笼统,咱们通过一个思想实验,来仔细说说。
问你,假如地球上有一个人,能跟外星文明建立联系。注意,是只有这一个人能。那么,这个人的权力有多大?你可能会说,他应该会很富有,因为他可以做中介,在地球人和外星人之间做点生意,赚个差价。假如生意做大了,没准能成为大富豪。
但是,假如你这么想,可就低估了这个结构洞的价值了。事实上,假如真有这么一个人,他可能会成为,地球上最有权势的人。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只是做个中介而已,为什么会带来那么大的权力?咱们一步步推演。你看,首先,一旦外星人出现,地球人肯定会琢磨,对方到底是善意还是恶意。为了弄清,总得先建立外交关系。怎么建立?显然,不能把这个事情,交给某个国家,必须得全人类一起来。
你看,这么一来,各个国家的政要,都会聚集在你这儿,并且以你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外星文明联络部。不管人类有什么意图,或者想弄清外星文明有什么意图,都得通过你。注意,到这一步,你等于已经是地球上,最有名的人。同时,地球上最有权的一批人,你也全都认识。前面说的四种中心度,你都是地球上最高的。你不管说什么,别人都会重视。
其实,类似的事情,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你看,过去统治者说自己是被神授命的,只有自己能跟神沟通。本质上,其实就是占据了人和神,这两个网络之间的结构洞。
这个思想实验的目的,是想把结构洞的力量,放大到极致。只有放大,才能引起注意。因为在现实中,并没有这么大的结构洞。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忽略,身边的那些,小结构洞的力量。
比如,在公司里,部门跟部门之间,就存在结构洞。假如你能连通两个部门,你就占据了这个结构洞。再往上,公司跟公司之间,行业跟行业之间,都可能存在结构洞。你占据的结构洞越大,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距离越远,它带来的收益就越大。
好,以上就是第三部分内容。人类网络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我们主要说了一种,叫作中心度带来中心度。说白了,就是赢家通吃。在人类网络的扩张中,你已经获得更多连接的节点,将在未来获得更多的优先连接。而对后来者来说,机会往往隐藏在结构洞中。找到两个尚未建立连接的网络,占据这个结构洞,建立新连接,就能获得收益。
这本《人类网络》咱们先讲到这。再次强调,这本书原本的内容,要比我今天的解读丰富得多。我觉得,假如你想了解社会网络,那么这本书可以作为首选。现在,这本书的精排电子书,已经上线。你只要在首页搜索书名《人类网络》,马上就能看到。当然,假如你想省时间,那么我向你推荐郑路老师的课程《社会网络20讲》。课程总时长不到3个小时,但是对这门学科的分析,非常精辟,其中的案例也很有趣。最后提醒,听书已经上线了红包分享功能。你可以点击文稿里的红包按钮,把它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你还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部文稿和脑图。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讲述:李南南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划重点
1.在人类网络中,点跟点之间的连接,形成了超级节点。而超级节点,又无声无息的影响着其他节点。
2.美第奇家族虽然没有直接掌握这些资源。但是,他们却掌握着通往这些资源的路,谁都绕不开。这是第四种连接节点的方式,做中介。我们用中介中心度来描述它。
3.在人类网络的扩张中,你已经获得更多连接的节点,将在未来获得更多的优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