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法则》 一颗桃君解读
《巴菲特法则》| 一颗桃君解读
关于作者
玛丽·巴菲特,享誉国际的巴菲特投资技巧图书作者、演说家,沃伦·巴菲特前儿媳,同时还是一家年收入几百万的商业电影剪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拥有众多大型客户,包括可口可乐公司和麦当劳公司。
戴维·克拉克,投资专家,也是巴菲特家族30多年的朋友,被认为是研究巴菲特投资方法的权威人士。他有关巴菲特法则的著作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
关于本书
在投资世界中,沃伦·巴菲特的名字就意味着成功。这是一部讲述巴菲特独特的投资指南的书,详尽阐述了巴菲特的取胜策略。
核心内容
巴菲特投资的根本原则,即企业前景投资法则。这个法则的精髓以及你如何运用它。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给大家说的这本书叫做《巴菲特法则》,讲什么的呢?当然是讲巴菲特老爷子的投资策略。
大名鼎鼎的股神沃伦·巴菲特,说出来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史上最伟大的投资家”,这个称号就是给他的。他有多牛?只说一条吧,他玩股票,将10万美元玩到了200多亿美元,这些钱100个普通家庭10辈子也花不完呢。2008年《福布斯》排行,巴菲特老爷子的身家甚至盖过了比尔·盖茨成为了世界首富。
这老爷子究竟有什么法宝?应该没有人不想跟着他学投资吧?然而,巴菲特让外界总是感觉特别的神秘,因为他要求所有的亲戚和朋友,不许对外界透露任何关于他投资的事。实际上,巴菲特大多在家中办公,他的家人对他如何做投资这事,天天耳濡目染的,单拿出来谁,都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只不过,人家一家子贯彻巴菲特老爷子的八项规定,闷声发大财就是了。
巴菲特是怎么传授他的投资心法,给他的这些富二代子女呢?每年圣诞节的时候,巴菲特会甩给他的儿女包括女婿儿媳们一人一个信封,每个信封里有1万美元,让儿女们将钱换为等价值的股票,而这些股票正是巴菲特近期投资过的。毫无疑问,这些富二代获得了内部消息,买的股票就会疯涨。看看人家老爷子,送的圣诞礼物都是能不断增值的。巴菲特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后辈们关注那些他投资过的上市公司。欸,说到这有人就会问了,你是咋知道这些的呢?因为本书的作者正是这些后辈中的一个。
玛丽·巴菲特,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还是一个女企业家,她成功地经营着两家公司,后来,嫁给了巴菲特的儿子,成了世界首富家的儿媳。慢慢的,她对巴菲特的投资魔术越来越着迷,就找来巴菲特公司的年报,还有巴菲特写给合伙人的信来看,还经常去听她公公巴菲特在斯坦福大学的讲座。如果这场婚姻一直甜蜜美满,她或许就要遵守三缄其口的规则,但是后来,她离婚了。之后她决定向世人揭开巴菲特的面纱,道出巴菲特的投资心法。很快,她拉上了投资分析专家大卫·克拉克,与她一同写作了本书。这个大卫也是巴菲特家多年的好友,被认为是最能领会巴菲特投资术的年轻人。
这本书能帮到你啥呢?可以说,巴菲特花费了大量时间探索出的,独特的企业前景投资法则,都在里面了。从基本概念到数学方程,这些都能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下面让我们就从巴菲特投资的原则,选择投资企业的标准和方法,何时买进卖出这三方面来说说如何投资。
我们先来说说,巴菲特投资的一个根本原则——企业前景投资法则。啥叫企业前景投资法则?简单来说,在做投资时,不要只思考股市本身的问题,而是应该思考,如果你拥有这家上市公司普通股票时,你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比如你的股票经纪人打电话跟你说:快买某只股票吧,上礼拜涨了3个点!应该买吗?不!这个股票经纪人做投资,就跟赌马一样狂热,运气好的话可以赌中那匹黑马。但实际上普通股代表的是股东的权益,作为投资人,要站在企业角度看问题,好像自己在经营这个企业一样。当你单纯因为股票价格选择这只股票,是不太理性的做法。巴菲特从来不会问要买什么股票,而是会问买哪个企业的股票,计划投资多长时间。
那么确定了买什么,接下来就是看什么时候买。巴菲特说,买什么和以什么价格买,这可是完全分离的两码事。在股票证券市场,支付价格决定收益率,一旦有了报价,你就可以算出预期收益率,然后再跟投资其他公司的收益率进行比较。这种看似很简单的比较方法,也正是巴菲特能够快速做出决策的原因。所以,一旦看中了哪家公司,只需要等它在适当的价格被出售就行了。计算一下预期投资可以生成的收益率,判断那是不是自己正在寻找的。
让我们来打个比方,如果有人要将临街的零售药店卖出,巴菲特会翻看账本来确定这笔生意可以赚多少钱,在确定盈利的情况下再行确定这种获利能力是不是持续的,接下来就可以询价了。知道了药店的价格以后,还要跟其年收益进行对比来确定它的具体收益,10万美元的售价和2万美元的年收益将带给他20%的投资年收益率。最后要做的就是,再多跑几家正在出售的商店,来对比看看20%的年收益率算不算高。对于巴菲特来说,长期持有好公司比华尔街人士所提倡的短期套利更具价值。巴菲特会在一个企业看似前景黯淡时买进这个企业的股票,因为他认为,优秀企业不景气的时候,反而正是投资的好机会。让我们来听一个有关于这方面的真实事例。
美国富国银行,是美国经营得最好和实力最强大的银行之一。1990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富国银行为了应对,提取的呆账准备金约为13亿美元。这里要解释一下,呆账准备金指的是,公司对可能收不上来的钱数的预测,这项数据将记录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当一家银行提取呆账准备金时,它是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损失做好准备,并不代表这些损失已经发生,也不代表一定会发生。
后来,损失的确发生了,但是没有想象中糟糕。富国银行丢掉了1991年的大部分盈利,但是基础仍然是稳固的,当年拥有2100万美元的净利润,相当于每股净利润0.04美元。然而注重于短期投资回报的华尔街,将富国银行看成了好像是一家随时会破产的地区小银行,反应过激。在短短4个月里,富国银行的股价从每股86美元疯狂下跌至每股41.3美元。只是因为它在1991年市场低迷的时候没有明显盈利,它的股价就下跌了52%。巴菲特趁此良机,以每股57.8美元的价格买了富国银行500万股,获得了公司10%的股权。巴菲特的做法,真真是与众不同。但他有着最精明的打算,不是瞎干碰运气的。
因为经过巴菲特的观察,富国银行是全美国管理得最好、获利最多的货币中心银行之一。这类货币中心银行在金融交易中,具有类似“收费桥”的垄断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私营小公司,还是大型公司,一定会有银行账户、企业贷款、汽车贷款或房屋贷款。银行就向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收取利息和手续费。富国银行所在的美国加州人口稠密,大小商店、企业相当多,还有无数金融机构,都是富国银行的客户。
1997年,果然如同巴菲特的预料,富国银行的股价已经涨到了每股270美元,巴菲特在1991年的投资最终带给他24.6%的税前年复利收益率。而在那个时期中,确实有很多小银行消失了。这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就是一家公司如果管理良好,又是消费垄断型企业,它很可能在经济衰退、市场低迷的时候存活下来,而且会在日后发展得更好。但弱小的公司就很难幸免于难了,它们的倒下也为强大的公司腾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市场下跌时,反而是对优秀企业最好的买进机会。
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前景投资法则,也是巴菲特投资的根本原则。我们总结一下。简单来说,关于企业前景投资你只需知道两件事:买什么,和以什么价格买。不要只盯着哪只股票的价格,而是要看这个企业的经营前景如何。一旦选中一家公司,计算收益率,等待以合适的价格买入。
说到收益率,我们必须说说巴菲特的一个必杀器,那就是,复利。复利,说全了,叫年复合收益率,指每经过一次计息后,都要将所剩的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利息,说简单点就是上期的利息在下一期里面就是你的本金,利滚利的意思。
让我们举个例子,相信你就能很好地理解。如果你有10万本金,以每年10%的复利率增长,则10年后将达到约26万;如果以每年20%的复利率增长,10年后将达到约62万,在20年后将达到约380万,30年后将增长到惊人的2300万。哪怕相差几个百分点,在时间的积累下就会产生巨大的收益差异。可以说,复利是巴菲特开启成功之门的关键,他竭力追求的是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高的复利,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到这里,巴菲特投资的两个指导原则,企业前景投资和复利就说完了。下面我们就来点实际操作的方法。
到底哪些企业是能够年复一年,带来巨大回报的优秀企业呢?巴菲特把投资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商品类企业,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另一种则是具有“消费垄断”特征的优秀企业。
先看这头一种,如果这家公司的商品价格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最重要因素,那它就是家商品类企业,就比如纺织品制造企业、食品原料生产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天然气石油公司、木材企业、造纸企业等等。因为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都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所以消费者往往注重于价格。就比如在给汽车加油时,相信你更注重的是低价而不是汽油的品牌。这就决定了在商品类企业中,低成本的企业最终将胜出,这样才能有更大的盈利空间。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就必须保持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
商品类企业有着很明显的特征,巴菲特总结为利润率低、股东权益回报率低、顾客缺乏品牌忠诚度、存在较多同类生产厂商、所属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利润反复无常、盈利状况几乎完全取决于管理者有效利用厂房和设备等有形资产的能力。一句话吧,说白了,不值得投资的企业能带给投资者的收益顶多就是个平均水平。
那么如何鉴别优秀企业呢?巴菲特拼了命要找的,是那些垄断性企业,也就是刚刚我们说的第二种企业——带有消费垄断特征的企业。这种企业,有着强大的品牌知名度,提供的产品大家都渴望,而且只有这家有别家没有或者远远赶不上这家的好,这就如同收费桥一样。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想要不游泳不坐船通过一条河,就只能选择过桥,因此也只能缴纳过桥费,这时候的收费桥体现的就是垄断性。想要发现这样的企业,可以到便利店、超市、酒吧、药房等地方逛一逛,相信你会豁然开朗;或者你可以想一想,你孩子每天早上喝的牛奶,是什么品牌的?每个便利店都会卖什么牌子的香烟?世界各地都能买到的碳酸饮料是什么?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比如苹果手机、可口可乐。当然,除了具有垄断性优势以外,适合投资的企业,应该还需要同时具备其他的特点,比如,处在上升趋势、没有债务负担、保持较高股东权益回报率、能够留存收益、具有投资高回报新项目的能力等等特点。好了,说完了值得投资的企业具备的垄断优势等特点以后,我们看看,应该到哪里寻找这样的优秀企业?
巴菲特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超市或者便利店的门口,试着找出这些商店必须供应的品牌产品,这个办法可比翻财经杂志和指南管用多了。或者干脆拿出纸笔开始想想,你每天都会用到的商品品牌,这些品牌的公司往往都是收费桥一样的公司,他们具有品牌吸引力,他们的产品是商家们一定会卖的。还有就是广告公司。广告早已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激烈战场,大的企业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可以是以亿为单位的。这是一条不归路,他们不得不持续地打广告战,这就决定了广告公司收益是极大的。
还有一种,你可能性想不到的,那就是不需要产品和高技术工人的公司。啥公司呢?提供刚需服务的公司呗,比如保安公司、快递公司等。这些企业提供了消费者持续需要的服务,但不需要大额的资本支持,也不需要招高学历的员工,只要小偷还继续偷东西,淘宝还继续发光发热,这些公司就会赚钱。总结起来,其实我们刚才说了三类公司,第一类是商品不愁卖的公司,第二类是广告公司,第三类是提供人人都需要的服务的公司。往哪里投钱?瞄着这三类公司找吧。
我们已经说了这么多买进的方法,那么什么时候又应该卖出呢?投资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熊市、牛市市场理论,而巴菲特的方法则是置之不理。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决定购买或者卖出股票的是收益率。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对他来说无关紧要,他甚至不太考虑这些,他主要考虑的是自己一直在关注的企业。巴菲特知道,在无法预知的牛市,可以涌现许多绝佳的机遇,但他更知道,遇到熊市时,许多公司的股票被贱卖的时候,也可以为他提供商机。在1987年的股灾中,整个市场特别疯狂,人们纷纷抛掉手中的股票,一心想着在雪崩时规避风险。这时,巴菲特却一直站在深渊底部,默默等着他钟爱的优秀企业。
果然,当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遭受重创时,巴菲特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仅没有抛售股票,而是一举追加了10亿美元。他没有在这种时候抛售股票来套取现金,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将别人公认的恐惧看作是一种机遇。这种自信正是源于,他是根据企业前景进行投资决策的,与华尔街那些大型投资公司所倡导的主流思想截然不同。企业前景投资更多关注的是规律,信奉它的智慧,其他人的愚蠢就会成为你收获的田野。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前景投资具有商业价值时,其他人由于恐惧和贪欲所导致的愚笨才会给你带来收益——利用他们犯错误的机会,遵守规律,你就能收获投资硕果。
说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内容就讲完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本书旨在教你巴菲特独特的企业前景投资法则,不要只盯着哪只股票的价格,而是要看这个企业的经营前景如何。一旦选中一家公司,计算收益率,等待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复利,能让你的投资翻倍。一旦购买了某一只股票,就要长期持有,只要该企业的经济状况不会明显恶化。那么应该到哪里寻找这样的优秀企业?我们要选择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重点关注三类企业,商品不愁卖的公司、广告公司和能够提供人人都需要的服务的公司。什么时候应该买进?巴菲特坚持在价格具有商业价值时买入优质企业。巴菲特会在一个企业看似前景黯淡时买进这个企业的股票,因为他认为,优秀企业不景气的时候,反而正是投资的好机会。当遇到所谓的熊市或牛市,巴菲特选择的是对于各种市场理论置之不理,将别人公认的恐惧看作是一种机遇,坚持根据企业前景来进行投资决策。
我也想跟您分享,我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巴菲特一生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调整完善自己的投资方式。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前辈的成功经验,掌握投资要领,只有懂得这套投资方式的来龙去脉,才可以真正被自己吸收,便于日后在实战中提高自身的本领,对未来做出预测和判断。当然了,想要在投资领域成功,除了学习方法和分析工具,当然还需要商业头脑,不仅是分析所得的结论,而且还要有商业天赋所具有的那种灵感。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巴菲特,但是至少可以使自己不断接近,成为投资的成功者。
今天的听书就到这里,最后为你推荐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华尔街之狼》,也许你看过这部影片之后,会对今天我们讲的内容产生更多思考。
撰稿:一颗桃君 脑图:摩西 讲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