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式扩张》 杨蕾解读
《闪电式扩张》| 杨蕾解读
关于作者
里德 · 霍夫曼是美国企业家兼投资人,被称为硅谷“人脉王”。他曾在1998年,担任PayPal的创始董事和执行副总裁。和彼得·蒂尔、埃隆·马斯克成为同事。2003年,他创办了全球知名的职业人脉服务商领英。2009年,他成为风险投资公司格雷洛克合伙公司的合伙人,投资了一系列硅谷互联网企业,包括Airbnb、Dropbox、Instagram等。他同时还是微软的董事会成员。
关于本书
本书前身是斯坦福商学院的一门课,由里德·霍夫曼主讲。霍夫曼把课程浓缩成这本书,目的是告诉广大创业者,如何把自己的公司从一个普通公司,通过闪电式扩张,变成全球性的大规模公司。
核心内容
霍夫曼的另外两本书《至关重要的关系》和《联盟》,和《闪电式扩张》是一个系列,这个系列的名字叫作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在《闪电式扩张》里,霍夫曼从自己的经验,以及与大量科技公司领导层的对话和研究中,提出了“闪电式扩张”这个方法论。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杨蕾。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闪电式扩张》。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初创公司如何成为行业领跑者。
闪电式扩张,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手机里的大多数软件,都经历过疯狂扩张和烧钱的阶段,比如网约车、外卖、共享单车软件等等。
就拿共享单车来说。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领域融到了258亿元,在资本的驱动下,仅仅一年的时间,用户规模就从2016年底的0.28亿发展到超过2亿。尽管竞争还在继续,但在这个极速扩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浪费和失败:废弃的共享单车堆积如山,数十家公司纷纷倒闭,曾经的行业巨头ofo小黄车如今也风雨飘摇。
共享单车行业出现的问题并不罕见。每当有新的风口项目出现,我们就会看到:创业者扎堆而来,资本趁热砸钱,行业竞争迅速进入非理性状态,乱战之后,一片狼藉。对于类似的疯狂和浪费,人们一直有一个疑问:激进烧钱、疯狂扩张真的有意义吗?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对创业公司的极速扩张现象,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解释,就是“闪电式扩张”。
这本书的作者是里德•霍夫曼。除了是硅谷人脉王之外,他还是在线支付服务商贝宝(PayPal)的创始成员、领英的CEO,以及Facebook和爱彼迎的主要投资者。他现在也是美国顶尖风投机构格雷洛克(Greylock)的合伙人。
作为企业家和投资者,霍夫曼从自己的经验,以及与大量科技公司领导层的对话和研究中,提出了“闪电式扩张”这个方法论。在书中,他解释了什么是闪电式扩张,进行闪电式扩张的方法,同时,他还提出,企业要进行“负责任的闪电式扩张”,也就是说,既要快速扩张,也要对企业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负责。
好,接下来,我会从以下三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什么是闪电式扩张?
第二,如何进行闪电式扩张?
第三,怎样进行负责任的闪电式扩张?
什么是闪电式扩张呢?霍夫曼给出的定义是:使公司能以惊人的速度达到庞大规模的一般框架和具体方法。闪电式扩张的核心是: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状况时,要优先考虑速度,然后获得快速增长。
在霍夫曼看来,亚马逊公司的发展,是闪电式扩张的最佳示范。1997年,亚马逊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前,这家公司有一百多位员工,收入是510万美元。2018年,亚马逊的净销售额是2329亿美元,员工人数也超过了56万。体验过这种惊人速度的创业者,曾经对霍夫曼说:“这种感觉简直就像是用鱼叉捕鲸鱼。”
霍夫曼在书里提出,过去25年,美国硅谷能够出现世界上大多数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就是因为它们使用了闪电式扩张。
想要更好地理解闪电式扩张,需要先了解它的边界。我们可以从进行闪电式扩张的前提和基本要素出发,来理解它的边界。
首先来看进行闪电式扩张的前提。要想进行闪电式扩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当创业公司拥有了一个杀手级的产品或服务,它的目标市场清晰且规模庞大,推广渠道也很强大,这时就有机会成为规模化企业。
比如,贝佐斯在1994年创办了亚马逊,他选择从图书业务开始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图书市场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因为书籍比较耐用,尺寸也标准,非常适合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在图书业务的基础上,后来的亚马逊成了在线零售、云计算等领域的领导者。当然,闪电式扩张并不适合所有人,在一些行业中,企业不需要实现规模化,也能成为行业最佳。同样在1994年,一位餐厅老板购买了一家法国餐厅,后来,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餐厅,但只有一个店面,每天只服务60个客户。
霍夫曼认为,创业公司想要获得巨大成功,还需要有一个巨大的新机会,并且,新机会里还没有出现占主导地位的玩家。我们知道,大的技术创新通常会带来全新的市场,但一些小的新技术扰乱了现有市场之后也会产生新市场。比如,手机摄像头的普及让每个人都能录制视频,Youtube这样的视频网站就出现得恰逢其时。
在霍夫曼看来,在全球化网络时代,“巨大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 ,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迅速拓展到全球市场。坏消息是,新机会中的竞争者也更多,竞争非常激烈。这时,创业公司就需要进行闪电式扩张,尽量占领足够大的属地,快速把自己的据点布起来,累积自己的竞争优势。霍夫曼说:“如果获胜的奖励足够高,并且争夺胜利果实的竞争足够激烈,那么闪电式扩张就将成为一种理性的甚至最优的策略。”
接着,我们来看看进行闪电式扩张需要哪些基本要素。霍夫曼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创办一家公司就像跳下悬崖,在下落过程中组装一架飞机。”
“创办一家公司就像跳下悬崖”,这半句话是说企业家要有勇气,接受自己会做出错误决策的风险,愿意用低效的方式换取更快的行动能力。“在下落过程中组装一架飞机”,这后半句话意味着,有了勇气之后,企业家不能盲目往前冲,还要有技巧,给自己面临的风险排个序,要了解哪些因素会导致自己的成功或失败,你要随时监测这些因素。
另外,这架组装出来的飞机还需要燃料和氧气,也就是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家需要想办法说服资本市场为自己的企业投入足够多的资金,也要想办法吸引人才市场的注意,包括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一旦企业家筹集到了上述这些基本要素,他的目标就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从0到1,再从1发展到10亿。
为什么闪电式扩张能够拥有这样惊人的力量呢?在霍夫曼看来,力量的背后是“首个规模扩张者优势”。就是说,一家公司只要占据了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制高点,周围的人就会认识到它的领导地位,最优秀的人才和资本都会纷纷涌入。接着,优秀人才又可以帮助企业继续提高生产和销售能力,提高快速扩张的能力,而大规模资本的注入可以助推爆炸性的增长。
比如,中国和美国硅谷都被看作是最容易出现一流的新公司的地区。如果某个领域的首个巨头公司诞生在中国或硅谷,就会吸引来自全球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而这又会进一步增强它保持增长的能力。在霍夫曼看来,这正是优步获得巨大规模和价值的关键原因。成立于2009年的优步,在上市前至少进行了15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了150亿美元。
霍夫曼还提醒说,就算一家企业具备了进行闪电式扩张的前提和基本要素,也不代表就应该去进行闪电式扩张。他说“如果你承担的额外成本和不确定性,实际上并没有给你带来优势,那么最好还是遵循传统的商业规则”,“只有当你认定速度是实现大规模目标的关键策略时,才需要进行闪电式扩张。”
前面我们提到,创业公司想要获得巨大成功,需要有一个巨大的新机会。在霍夫曼看来,当一个市场敞开了大门,这个时候,企业面临的风险并不是效率低下,而是过于谨慎。霍夫曼说:“效率和确定性在稳定成熟的市场里非常重要。但是它们对世界上的颠覆者、发明者和创新者的帮助却并不大。”
那企业应该怎么进行闪电式扩张呢?霍夫曼总结了三种关键方法: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它们共同造就了高风险、高回报的闪电式扩张。这三种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商业常理,霍夫曼在书里专门用了三个章节的篇幅去解释它们。由于篇幅有限,我在这里,先为你挑选了三个规则。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得到搜索《闪电式扩张》的电子书,查看更加详尽的解释。
第一个规则是,创业公司要重视高毛利率。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毛利率就是毛利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在霍夫曼看来,毛利率越高,意味着每一美元的销售额对公司来说就越有价值,公司有了更多的现金。
比如,你的公司有100万个客户,每年会产生1亿美元的销售额,不管毛利率是多少,你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成本都不会变。如果公司的毛利润是8000万美元,这比1000万美元的毛利润高出很多倍,公司就可以用这些钱实现增长和扩张。谷歌就是一家现象级的高利润公司,2016年它的利润率高达61%。这使得它能够进行大手笔投资,进行激进的实验,就算投资失败了,它也有能力迅速恢复。
像谷歌这样的高科技企业的毛利率都很高,因为复制软件的成本基本是零。于是,高科技公司的管理者经常会忽视高毛利率的力量。霍夫曼认为,如果有可能,企业家应该尽量设计出高毛利率的商业模式,它可以让你获得更大的成功回报。高毛利率业务对投资人也很有吸引力,他们通常都愿意为这样的业务能力支付溢价,也就是说,拥有高毛利率的企业有机会以更高的估值筹集到更多的资金。
不少投资人都赞同这条重视高毛利率的规则。加文•贝克是富达投资集团的基金经理,他曾经对创业公司的CEO提出建议:“我们应该通过努力,使用毛利率产生的资金来推动增长,而不应该不断通过引入资金来稀释股权。最终,真正能让你控制自己命运的方式只有内生资金,而不是资本市场的仁慈。” YC中国创始人陆奇也在给本书的序里写道:“过多地依赖融资烧钱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商业模式和充足的毛利,才能有效地支撑企业成长。”
第二个规则是,忽略愤怒的用户。这个规则非常反常识。当用户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投诉,这种反馈是企业进行改进的重要参考信息。如果投诉无门,用户很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影响到企业的商誉。对于客服服务,企业一直以来奉行的金科玉律都是“用户永远是对的”。但是在霍夫曼看来,用户觉得自己被忽略了,这个问题在闪电式扩张过程中只算是个小火苗,它不够大,也不够致命,只能任它燃烧。
霍夫曼以贝宝公司早期的经历说明了,为什么要忽略愤怒的客户。在2000年,贝宝每天都会收到来自用户的成千上万封邮件。那时,贝宝的团队只有40个人,他们需要筹集首轮风险投资、跟行业对手竞争、与其他公司谈判合并问题,根本腾不出手来解决客户服务问题。愤怒的客户在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又打来电话投诉,对此,贝宝的决定是不接听电话。
不过,忽略用户只是一种临时解决方案。当贝宝融到了大量的钱,合并问题也解决了之后,他们这才拿出时间和资源去组建客户服务团队,在30天里招募并培训了100个新客服员工。
第三个规则是,允许做一次性的工作。直白一点说,就是要容忍自己的产品有缺陷,不怕推倒重来。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免会有完美主义倾向,要把自己的产品方案反复打磨,足够满意了才向市场推出。这种想法有它的合理性,但对于创业来说,很可能会错失快速扩张增长的窗口期。你总想着慢慢打磨,把产品做到极致,一亮相就赢得用户好评,但很可能你的产品根本等不到和用户见面的那一天。霍夫曼说,只花你十分之一时间的平庸产品,就算以后必须被抛弃,也可能比设计精妙的产品更有用。
我们可以从爱彼迎如何解决出租房照片拍摄问题的例子,更好地理解这条规则。
早期,提供房源的房东需要在爱彼迎上发布房屋的照片,但是他们自己拍的照片质量很差。爱彼迎一开始的解决方案是,两个创始人借来相机自己上门去拍,每天一共也就能拍10栋房子。随着公司的发展,创始人自己拍不过来了,就找来朋友、兼职摄影师、甚至是爱好摄影的房东,来给房源拍照。后来,爱彼迎组建了一个小型摄影师团队,通过电子表格来管理拍照任务。当这个团队也拍不过来的时候,爱彼迎才放弃了一次性的解决方案,采用了可以扩张的方法:通过在软件内编写代码,把拍照任务自动化管理。
为什么爱彼迎不早点实现任务自动化呢?霍夫曼说,在爱彼迎的发展早期,团队里只有一个工程师,如果他把精力用在这个任务上,就会耽误影响公司增长的其他工作。创业公司在早期都会面临类似的、资源有限的问题,霍夫曼建议,通过做一次性的工作,做那些以后必定会被抛弃的“无用功”,可以为公司节省时间和资源,获得真正的增长。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怎样进行负责任的闪电式扩张。进行闪电式扩张的公司,在还没完全成熟之前,通常就已经成为社会的关键角色,影响相关的社会结构。比如,Facebook等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消费信息的方式以及沟通方式。它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有问题的企业文化、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对抗,以及有问题的决策。
优步这家公司就遇到了上述所有问题。我来帮你回忆下,优步曾经是硅谷最贵的独角兽,它的企业文化推崇增长至上,这带来了巨量增长,但也带来了无数的麻烦。比如,优步的人力资源部门无视员工对性骚扰的投诉,公司存在性别歧视的风气。为了躲开全球执法机关,优步多年来一直使用一种名叫Greyball的程序,阻止执法部门和监管机构访问。甚至,优步当时的首席运营官还建议,公司花钱请人挖掘记者的黑历史,让记者“闭嘴”。
因为这一系列丑闻和来自投资人的压力,2017年,优步创始人卡兰尼克被迫辞去了CEO职位,达拉·霍斯劳沙希担任新任CEO。与进攻性极强、无视规则的卡兰尼克相比,霍斯劳沙希是一位稳健经营的专家,在他的带领下,优步在2019年5月挂牌上市。
霍夫曼把优步的转变称为从海盗到海军,也就是说,卡兰尼克就像海盗船的船长,而霍斯劳沙希是纪律严明的海军司令。
霍斯劳沙希是如何扭转局势、应对挑战的呢?在上任前,霍斯劳沙希就花了六个月时间在欧洲、亚洲和南美地区道歉。上任后,他重新规定了优步的企业文化规范,他在一篇帖子里说,“随着我们从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的时代走向负责任的增长时代,我们的文化需要不断发展。”他也会倾听优步司机的担忧,给那些被优步影响到营生的出租车车主设立困难基金。
除了优步之外,其他使用闪电式扩张的公司,不免也会面临类似的挑战。难道所有使用了闪电式扩张的公司,都要走一遍优步的老路吗?对此,霍夫曼又提出了一个说法“负责任的闪电式扩张”,也就是说,将责任与速度结合起来,要对企业行为的社会影响负责。
如何在不牺牲增长速度的情况下负责任地进行闪电式扩张呢?这需要企业家具备区分风险的能力。霍夫曼在书中提供了一个风险评估框架,他把风险分成了两对,已知风险与未知风险、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可能会直接影响和破坏整个系统。比如,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出致命性的全球流行疾病,这就是系统性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只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比如,大科技公司对行业的垄断。
当企业家确认了自己面对的风险属于哪类之后,就需要做出反应。霍夫曼在书中也总结出了常见的反应,这里为你选取了三类反应:
第一类反应是,立即采取果断行动。2011年,爱彼迎的一位房东发现访客毁了她的房子,偷走了财产。爱彼迎的最初反应是报警,给房东经济补偿。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解决背后的系统性问题——房东失去了对爱彼迎的信任。为了挽回信任,爱彼迎创始人不但公开承担所有责任,还为房东们提供了最高5万美元的财产损失赔偿。
第二类反应是,现在先采取短期行动,但以后再采取永久行动。比如,对于做支付系统的贝宝公司来说,信用卡诈骗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但他们没有立刻提出解决方案,而是自己承担成本,因为他们要用短期行动给自己争取时间,用来给产品中加入诈骗检测功能。
第三类反应是,现在注意到了问题,承诺以后会采取行动。如果你发现某个风险现阶段还可以控制,但未来可能会变成系统性风险,就不能忽略它。
还是以贝宝公司为例,除了信用卡诈骗,这家公司还面临怎样防止人们利用贝宝进行非法交易的问题。当时的贝宝并不具备法律会计或警务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非法交易的可能性还比较低。于是,贝宝的管理层就决定,延后处理这个问题,同时呢,他们也承诺,要建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基础设施,方便以后的管理。
好,到这里,《闪电式扩张》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完了。下面为你总结一下:
首先,我为你介绍了什么是闪电式扩张。它是使公司能以惊人的速度达到庞大规模的一般框架和具体方法,它的核心是: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时候要优先考虑速度,然后获得快速增长。
创业公司拥有了一个杀手级的产品或服务,它的目标市场清晰且规模庞大,推广渠道也很强大,这时,它就有机会成为规模化企业。当创业公司的企业家具备了勇气和技巧,公司也获得了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就有可能进行闪电式扩张。
接着,我们知道了进行闪电式扩张的关键方法是: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为你挑选了3条规则,分别是重视高毛利率、忽略愤怒的用户、允许做一次性的工作。
最后,从优步的例子出发,我们发现进行闪电式扩张的公司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有问题的企业文化、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对抗,以及有问题的决策。对此,霍夫曼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负责任的闪电式扩张”,就是要把责任与速度结合起来,对企业行为的社会影响负责。
每天听本书曾经为你解读过霍夫曼的两本书《至关重要的关系》和《联盟》,这两本书和今天的《闪电式扩张》是一个系列,这个系列的名字叫作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如果你对这个系列感兴趣,不妨找来听听。
撰稿、讲述:杨蕾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划重点
1.闪电式扩张的核心是: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时候要优先考虑速度,然后获得快速增长。
2.进行闪电式扩张的关键方法是: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
3.想要获得快速增长的公司需要进行“负责任的闪电式扩张”,把责任与速度结合起来,对企业行为的社会影响负责。